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胡军  周照 《廉政瞭望》2005,(4):48-49
干上反贪这一行,与形形色色的贪官打交道,我发现,准确洞察贪官的心理,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运用得好,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时下有一种倾向,抓住了大贪官人们觉得很解气,抓住了小贪官人们又不以为然。在一些地方,查处级别较低干部的贪污受贿问题,人们甚至颇有微词:他那点破事儿算什么?有本事抓几个大贪官出来看看!有些人甚至对违法违纪者表示同情,违法违纪者本人也满肚子冤屈——我这点事能算得上违法违纪?比我严重的人和事多着呢,你们为什么不查,为什么抓住我不放?  相似文献   

3.
大伪若善     
古人云:大伪若善。大凡贪官,其表演功夫都属上乘,拿老百姓的话说叫懵人一愣愣的。贪官往往能说会道。贪官十有八九都曾高唱“反贪曲”,其言凿凿,其语切切,人家不仅站得高、看得远往往还有独到见解。成克杰、胡长清都曾多次发表廉政演说,有数条反贪名言被媒体传播,胡建学对钱字的解释更是“别具匠心”,而且有著作出版,很可惜,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只不过是一种装饰、一种故作姿态、一种欺骗而已。我认为,贪官吞噬人民的血汗钱令人痛恨,而贪官的言行不一对老百姓公开欺骗更令人难以容忍。我想,对贪官不仅应判处贪污受贿罪,更应判处欺诈罪。贪官…  相似文献   

4.
贪官的贪欲一旦膨胀就会眼球变色耳朵失灵,上级领导的教导、父老乡亲的嘱咐、同级官员的忠言、基层群众的呼声,全被忘得一干二净。其实,也不可一概而论,莫看贪官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有一类人若是石榴裙轻轻一掀,樱桃口微微一启,他们定会惟命是从,叫其打狗绝不敢骂鸡。能够把贪官调教得像哈巴狗一般乖巧的人并非什么“训官高手”,她们是些被世人所鄙视的贪官情妇。报刊曾登载的几位贪官的例子,就很耐人寻味。南京奶业集团原总经理金维芝的情妇小A足足比他小20岁。小A从在六合县某招待所当服务员开始,便让当时的“金县令”养成了“早请示、晚汇…  相似文献   

5.
某贪官的辩护律师曾这样为其辩护:“我曾给30多位高官做过辩护律师,此人是唯一一位没有婚外私情的贪官。”似乎他算是贪官里比较优秀的一位,应予宽大处理。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先生杂文︽贪官智商不如鼠︾︵︽半月谈内部版︾1999年10期︶颇有趣先前曾在报端看到过﹃贪官短命﹄的文章言称国外有科学家曾对不少贪官做过﹃跟踪考察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贪官大多短命原因在于他们做了恶事坏事丑事亏心事心理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恐惧状态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诱发各种疾病故而贪官多短命应该说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不难理解﹃贪官短命﹄文章的作者既有对贪官的憎恶鄙视也有对那些有贪心贪行贪迹的贪官的﹃劝诫﹄与﹃劝善﹄然而这种良苦用心只不过被那些贪官视为﹃驴肝肺﹄罢…  相似文献   

7.
当年一曲“十五的月亮”唱红祖国大江南北,“军功章徇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脍炙人口。然而,曾几何时,有些人用自己的行为将歌词改写为“铁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近年来,伴随着一个个贪官的被查处,贪官背后的“贪内助”现象引人关注。众多案例表明,在一个个中饱私囊、私枉法的贪官身后,往往有一个贪婪的内当家。大贪官戚火贵临刑前悔恨地说:“我如果有一个好老婆的话,如果她及时提醒我,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于是,“贪官都是贪妻惹得祸”,成为一些人的共识,此论不时见诸于报刊。乍听起来,此论似乎有一定道理。的确,“家风”不…  相似文献   

8.
贪官的胃口     
人吃饱了饭,肚子就不会饿。这不是废话吗?可话还得说。因为在当今社会,有些事把人们弄得越来越糊涂了。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对我说,肚子吃得太饱,就撑得慌。而那些贪官们的胃口,咋就没个饱呢?是啊,如果贪官们的胃口和平民百姓的胃口一样,不就不叫贪官了吗?依我之见,凡称得上贪官者,大都是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在单位里是绝对的“大哥大”。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即使你有贪心,可谁会给你送呢?这就应验了人们常说的“行贿要有钱,受贿要有权”。贪官权有多大,胃口就有多大,此话一点不假。当然,贪官们的胃口也不是一开始就像…  相似文献   

9.
贪官谋财,最普遍的是为自己的子女着想。为官一任甚至为官一生,若不为子女解决点什么,贪官们大多心理上过不去。为了满足这份扭曲的亲情,他们不惜以身试法,在许多有利害关系的问题上,以亲情代替原则,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取私利。吉林省有个千万巨贪乔利平,在自我剖析犯罪原因时就说:“我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过分溺爱,甚至置国家于不顾。孩子要买房子,我就用公款给他买房子;孩子要车,我就把公车给  相似文献   

10.
论“捞名”     
北某县原县委书记刘欣年经常在大庭厂众之中鼓吹“三个一点点”:“你送我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活脱脱一副贪官嘴脸。但现在像他这样不注意名声的“傻冒”贪官已不多见,大多数贪官在捞财之外更注重捞名了。比如,他们鼓吹的不是搞腐败的理论而是反腐败的“经验”。江苏某市原市委书记刑党婴在一次市委民主  相似文献   

11.
王会亮 《先锋队》2011,(2):42-42
近年来,贪官落马后,妻子跟着受“牵连”的案件越来越多。为何揪出贪官会带出妻?我觉得这与一个女人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友贵 《学习月刊》2014,(18):113-113
十八大以来,中央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处理了众多的贪官。心理专家在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后,对这些官员走向犯罪原因进行心理分析,认为大部分官员走上腐败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绑架"。一、心理绑架的形成与发展心理绑架和暴力绑架一样,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不过,在具体的心理绑架形成与发展阶段上,心理绑架则是软性、渐进式的,不必动一刀一枪,就用一句广为人知的比喻来说,类似"温水煮青娃"。  相似文献   

13.
贪官爱财,然而也爱自己的子女,连子女都不顾的毕竟是少数。但一个钻进钱眼的家长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并不容易,事实是绝大多数贪官最终不仅自己锒铛入狱,毁了全家幸福,而且有可能连子女也一并卷进“漩涡”。贪官谋财,最普遍的是为自己的子女着想。为官一任甚至为官一生,若不为子女解决点什么,贪官们大多心理上过不去。为了满足这份扭曲的亲情,他们不惜以身试法,在许多有利害关系的问题上,以亲情代替原则,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取私利。吉林省有个千万巨贪乔利平,在自我剖析犯罪原因时就说:“我…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小节问题,许多领导干部都是非常注重的。可以说,小节紧连着大节,大节体现在小节。然而,注重小节者并非廉官独有,有时,一些丧失大节的贪官对小节的在乎程度也是超乎人的想象。贪官重小节,自然有他(她)的良苦用心。依笔者揣测,首先是刻意追求做掩护。在人们的印象中,贪官大都花天酒地,气势凌人,然而这样往往招人耳目,容易“翻船”。“聪明”的贪官却不这样,他们和廉官一样对“小节”非常在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让人很难相信如此一位“好干部”竟然与“贪”联在一起?!其次是“低调处理”保安全。看起来谨小慎微,没…  相似文献   

15.
政和民谣:贪官不贪官 豪宅区里看群众盼脱贫 干部住宫殿 贪官独白:当官不发财 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 退休没本钱  相似文献   

16.
近来,有关贪官“迷信”的话题很是引人关注。据报载,原湖南省娄底市委副书记、纪委副书记罗子光“迷信”数字,他的前任的“坐骑”的车牌号码最后两位数是“17”,而他则强行霸占了单位里尾数为“66”的车牌号码。应该说,很多贪官都有一些个人“癖好”,但我们对于贪官的如上言行,不能简单地以迷信视之。对于迷信活动的本质,是人们在对自身命运感到无奈时的一种心理要求。贪官的如上举动,有多少人会相信是贪官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另一个被认为是“迷信”的贪官丛福奎,当别人送钱给他时,他总是不要,他要人把钱作为善款捐给女大师,人们说到他时…  相似文献   

17.
谁害了贪官     
不少贪官因“拔出萝卜带出泥”而东窗事发。有人扼腕叹息,甚至破口大骂:如果不是某某不仗义,乱“咬人”,某某贪官不会丢了乌纱,更不会身陷囹圄。 到底谁害了贪官,人人心知肚明,不值得一辩。但颠倒黑白的议论却颇有市场,其中不乏贪官的亲信、好友,也有与贪官素昧平生,不带瓜葛的党员、干部,他们有的凭着庸俗的感情替贪官鸣冤,有的带着浓浓的江湖气习为贪官叫屈。无论他们出于何种动机,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危害都显而易见,令人深思:一是混淆是非,道德低下。给贪官送礼、行贿或者与贪官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已经大错特错。事发后再守口如瓶,“坚贞不屈”,那就错上加错,指责检举人、揭发者“不仁不义”,既为法纪所不容,也有悖于“明礼诚信”的道  相似文献   

18.
说长道短     
不少贪官因“拔出萝卜带出泥”而东 窗事发。有人扼腕叹息,甚至破口大骂: 如果不是某某不仗义,乱“咬人”,某某贪 官不会丢了乌纱,更不会身陷囹圄。 到底谁害了贪官,人人心知肚明,不 值得一辩。但颠倒黑白的议论却颇有市 场,其中不乏贪官的亲信、好友,也有与 贪官素昧平生,不带瓜葛的党员、干部, 他们有的凭着庸俗的感情替贪官鸣冤, 有的带着浓浓的江湖习气力贫官叫屈。无论他们出于何种动机,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危害都显而易见:一是混淆是非,道德滑坡。给贪官送礼、行贿或者与贪官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已经大错特错。事发后再守口如瓶“坚贞不屈” 那就一错再错,错上加错。指责检举人、揭发者“不仁不义”,既为法纪所不容,也有悖于“明孔诚信”的道德规范。二是纵容贪官,助纣为虐。正确的舆论应该监督、揭发贪官丑行,让贪官无处藏身,使贪官无地自容。可舆论一旦同情贪官,包庇贪  相似文献   

19.
如今,凡事一旦与贪官的所作所为沾上边,哪怕再干净的东西也会被污染,就说"愉悦感"吧。"愉悦感"原本是个褒义词,主要说的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舒适的心理感受。这种  相似文献   

20.
廉政十章     
谭德宝 《先锋队》2011,(12):60-60
一 公家库里几多银,我劝贪官莫动心。天网恢恢终不漏,铁窗镣铐冷冰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