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狮子过天桥、刀尖狮技、高桩飞狮……一只只威风凛凛的"狮子"或在高台上、或在梅花桩上腾挪跳跃,它们时而回首摆尾,时而单腿直立,时而卧居山川,时而冲向九霄,甚至还会冲观众眨眼吐舌,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整个场面既惊险又有趣,让大批驻足观看的游客在捏一把汗之际大开眼界……这是2013年4月一年一度的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在田阳敢壮山景区举办的狮王争霸赛上,田阳壮族舞  相似文献   

2.
在进贤县的街头巷尾,你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位老同志。他时而环顾四周,时而驻足沉思.时而和路人交谈。他走在你身边也许不起眼.但在当地,不少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南昌市第十二、十三届市人大代表、进贤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木和。在进贤,不管是听过他讲话的干部或是与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还是接触过他的普通老百姓,都会被他那种爱岗敬业、勤致清廉、公正无私的精神所感动、所鼓舞。  相似文献   

3.
和春村位于漳州市华安县西北部,是马坑乡第一大村,人口一千多人,距贡鸭山风景核心区五公里。因这里偏僻,地势险要,交通不便,所以很少有人问津。 从华安县城向和春村出发,越野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时而在山中盘旋,时而在云海上穿梭,时而在森林里前进,仿佛天地间一切都在流动。汽车经过了罗溪村、高石村、贡鸭山村、福田村,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和春山。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一年深秋,我们由昆明飞抵思茅,然後改乘汽车,穿越纵贯滇西横断山脉的丛山峻岭;汽车时而盘山而上至海拔一两千米的高峰,时而逶迤於海拔五六百米的峡谷和平坝。大约走了五百公里,来到滇西南边境的西盟山。这里是从北向南流的澜沧江、怒江两条大河之间的阿佤山区,有史以来就是佤族居住的地方。今天这一带聚居着二十六万多佤族同胞和数十万各族人民。西盟山之巅就是西盟佤族自治县城所在地。  相似文献   

5.
午后,七月的阳光,透过随风轻摆的纱帘,斜斜地照射在洁白的墙上,形成了一幅变化无穷的画面。床上的老人时而睁开双眼看着墙上的图案,时而紧闭双眼像是在回忆着什么往事。病房里一片寂静,只有那监护仪不时地发出着有规律的“嘟、嘟”声。  相似文献   

6.
山路弯弯     
突然心血来潮,要去看望山里的朋友。披着晨雾踩着露珠匆匆向县城边那座山走去。一条曲里拐弯的山路象梯子般架在天地间,我踏着被无数山民的双脚磨损的山路拾级而上,两边时而簇拥着密密匝匝黑茫茫的树林,时而突兀着磷峋壁立藤蔓披拂的山岩,时而可见轻轻摇曳的叫不出名的各色山花。行不到*半,我便汗水淋漓了。终于有了个可供小鼓的缓坡,其左侧有珠三四人才能合抱的黄桶树。我坐了下来擦汗间,见一位身着红色毛衣的姑娘拿1柬山花向上走来。我和她闲谈中了解到,她是县城姑娘,两年前从学校毕业分到山那边的乡上搞民政工作。与她*同上…  相似文献   

7.
在祖国的西南角上有这么一片土地,从高空俯瞰,它群山环绕,绿意盎然,这片土地除了山,还是山,除了水,还是山。  相似文献   

8.
余纪宣 《今日浙江》2014,(11):42-42
正时而笑声连连,时而一片寂静,时而掌声阵阵……近日,余杭区塘栖镇剧院内,来自塘栖镇的6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把座位占得满满的,连过道上也站了许多人。该区"正风肃纪"主题廉政小品巡演正在这里举行。一个个小品接连登场,让观众连呼过瘾,在座党员干部的心头更多了一份警醒和反省。如今,正风肃纪廉政小品巡演,在余杭区扬起阵阵清风正气,传递反腐倡廉正能量。自编在廉政小品巡演中,《打虎出龙》给  相似文献   

9.
曹昭民  殷永 《春秋》2012,(6):61-62
安丘大鼓是盛开在齐鲁曲艺大观园的一朵奇葩.它诞生于宋,形成于清,繁荣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百年来,安丘大鼓或吟诵耕作纺织、采摘渔猎,或歌唱乡野民风、田园生活,时而激昂高亢,时而悱恻缠绵。一缕三弦.半片月牙板,和着悠悠鼓韵,至今仍然回响在渠乡的青山绿水之间。2011年10月.安丘大鼓传人丁淑红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9日,国产影片《暖》荣获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这无疑给中国电影注入一股暖流。一时间,该片主创人员集体亮相东京的照片占据了各类媒体的头版……其中那位乍一看并不觉有多妩媚,但有着绝对感染力笑容的女人紧紧“牵”住了我的视线,她就是《暖》片的女主角李佳。坦白说,她并不像一个演员,因为她没有一般演员的雕琢气及脂粉气,在她身上你能感受到她溢出的一种纯粹,像是几种纯色:时而是健康向上的绿、时而是洁净恬淡的白、时而是热情开朗的红、时而又像是鲜亮明快的黄;无论哪种境际折射出的色 那都是一种纯色。  相似文献   

11.
"河以委蛇故致远,山以陵迟而能高。"水长山隈,我们驱车疾驰于松江白山之间。眼见的胜境好景:时而野花烂漫,草甸没胫;时而山色翠微,荆榛蔽芾。一座一座村落过去了,又迎来一座一座村落;丛丛林莽过去了,跟着又迎来新的林莽。大路朝天,有时其直如矢;有时又曲曲如盘。尽管我们刻刻都在攀高山行,可在感觉上,却竟如前进在平川上似的。古词的所谓"陵迟",实是山势斜平的一种最精当的形容。车行3、4个小时,我们终于被突然告知,已来到长白天池脚下的歇宿之所,它就是国家体委兴建的冬令登山基地。此处海拔已高达2300米以上。什么叫2300米呢?其  相似文献   

12.
美哉夕阳     
刘瑜澍 《今日民族》2012,(12):54-55
"彩云追夕阳,青山映碧水,梯田绕山梁,歌舞美名扬,亿万斯年‘恐龙乡’……"在别人的描述中,夕阳是一个美得像梦一样的地方.怀揣满心期待,在一片翠色的掩映中我们走进了晋宁县夕阳彝族乡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大绿溪村. "嘣哒,嘣哒,嘣哒哒……"一阵欢快的鼓点声传来,循声找去,只见身穿绿裤粉衣,戴着大红头巾的鼓手们在舞台上时而猛捶鼓面,时而用肘敲击鼓沿,时而手腕翻动一阵急敲,时而抬腿轻跃变换队形.舞台上,鼓手们的红头巾和鼓棒上的红飘带点亮了太阳,舞台下,观众们的喝彩声震响了山谷.一问之下才知原来是绿溪村民族文化展演舞台正在上演节目.  相似文献   

13.
《春秋》1997,(2)
又踏上这片热土1979年7月26日,骄阳似火。一辆专列,风驰电掣,呼啸着从苏北平原驶入齐鲁大地。车上坐着一位慈祥的老人,他那深邃而明亮的眼睛,那饱经沧桑的面孔,透射出坚定、自信和睿智。他,就是邓小平。火车一驶入山东,小平的脸上便闪现出一种兴奋的神态。他时而举目远眺,时而蹙额凝思。此时此地,这位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曾叱咤风云、立下显赫功勋,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设计了中国四化建设宏伟蓝  相似文献   

14.
正人与动物的关系,由来已久,我们对动物的态度,时而为神、时而为敌、时而为友、时而为役、时而为靶、时而为需、时而为师、时而为侣……恩恩怨怨,莫衷一是。从师法自然角度,本文大胆提出"学习动物好榜样"的口号,将国际通行的动物福利和动物保育,从我们特有的人文现象结合生命共同体的观点,娓娓道来,最后在无为的思考中结束。明朝叶子奇在其《草木子·观物》中对动植物的认识:"动物本诸天,  相似文献   

15.
林延生 《台声》2001,(2):26-27
应台湾中正文化中心、红剧场、经纬新象的邀请,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徽州女人》剧组一行46人去年底赴台演出,并获圆满成功。  12月6日晚,极富民族建筑特色的台北戏剧院灯火辉煌,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簇拥着进入拥有1500个座位的富丽堂皇的剧场。随着巨大的画幕在天籁般音乐声中缓缓拉起,观众渐渐被带入了100年前的徽州村落,带入了剧情。演出过程中,剧场内时而掌声雷鸣,时而笑语连连,时而唏嘘一片。观众们为《徽》剧深邃的人文精神、独特的艺术风格、优美的黄梅戏音乐、精湛的表演所倾倒,同时,也为这个发生在世纪初的有关离散…  相似文献   

16.
正除了山,还是山;除了雾,还是雾。翻过九山七水、爬过十岭八岗,坐落在碧罗雪山之巅的泸水市六库镇新寨村狮子山组在雾气蒙蒙中随着轻风忽现忽隐。狮子山脚下,掩映在一片又一片果树林里的几户人家青瓦白墙、亮眼悦目。在这座叫做华龙山的山脊上,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正在书写……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4,(7):3-3
<正>三次进入海峡论坛,身份各不同,一次嘉宾、一次记者,这次是组织者。身份不同,角度有异,感觉却千差万别,如六月盛开的花。海峡论坛,并不久远,但亦已花开六度,令数万两岸同胞尽欢颜。依稀记得,六年前以嘉宾身份走进厦门国际会议中心时的光景。偌大的中心会场,高朋满座,座无虚席。会中,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笑声叠起,时而掌声不断,高潮处竟此起彼伏。会下,新朋老友,新知故交,握手相拥,嘘寒问暖,谈笑风生。一片欢乐的海洋,一派蓬勃的生机。那时刻,那场  相似文献   

18.
三都自治县老王山的春天,云雾环绕,身处老王山半山腰时,乍暧还寒,乍晴还雨,虽变幻无常,却犹如人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云开雾散,放眼四周,到处都是一层层梯土,一片片茶园,镶嵌在高山上。  相似文献   

19.
李博宇 《人民公安》2006,(17):46-48
王登清是一位慈眉善目的四川老头.今年刚好60岁,眼看就要从绵阳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这些天.他在收教所大院里转得更勤了。天刚亮.在收教所的果园、苗圃间就能见到王所长流连的身影.他时而仰头摇晃摇晃树枝。时而蹲下去伺弄伺弄花草,心里盘算着哪棵树该修枝了.哪片花草该浇水了。他太熟悉这里的一切,甚至能记住每棵果树上结了多少果子,就像熟悉这里的60多位学员。  相似文献   

20.
张凡 《小康》2013,(9):86-88
在昆明城郊大石坝村,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抵达顶峰,可以俯瞰昆明全城。在那里安葬着500多名抗战期间牺牲的空军将士,这片公墓时而被记起,时而被遗忘"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刚刚翻新的一抔抔黄土,将一个星期前还散落的白骨、棺材全部掩埋起来。雨后的林间,数百座坟冢依偎着,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