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往开来 到达英国一周后,我就同戴维结了婚.我对他的家人很少谈我的身世和我在中国的生活情况.戴维的亲戚问起我的过去时,我只说我是个孤儿.每当我想起我的家和我对我父亲的谴责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内疚.然而,戴维待我很好,我有了一些平静.就我当时来说,那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2.
吃人嘴短     
我们的朋友戴维非常热爱烹饪.他常常会给我们打电话说:"到我这儿来吃饭吧!我这里有一条羊腿."那口气就好像是这条羊腿突然从天而降,碰巧落在了他的怀里似的.戴维说话速度非常快,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尽快回答类似"你今天晚上做什么饭"这样一类的问题.我丈夫埃德和我上次去戴维家吃饭时,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请注意我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相似文献   

3.
选择相信     
流沙 《新青年》2002,(8):29
权威的化学家亨夫利·戴维一口咬定在伦敦街头不可能实现用汽灯照明。道理很简单,把汽灯用于公用事业,还存在技术上和物质上的条件。许多人跟着权威的化学家选择了“不相信”。但不久,用汽灯照明实现了,整个伦敦街头雪亮如昼,据说戴维晚上走在伦敦的街头,人们看到他的脸很红。史蒂文森发明火车后,诸多行业的专家对火车能在铁轨上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前进发出嘲笑:“天哪,这庞大的家  相似文献   

4.
又见伦敦     
来到伦敦的第二天一早,我和夫人便不顾因时差带来的困顿,匆匆出发去游览伦敦的市容了。18世纪英国文坛上因独立编纂《英语辞典》而名扬天下的大师塞缪尔·约翰逊说过:“一个人如果对伦敦厌倦了,那他就是对人生也已经厌倦了,因为伦敦有人生能赋予的一切。”作为外国人,我们当然急切地想知道,伦敦能够赋予我们的到底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漫画与幽默     
等火车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建筑师,抱怨说每当火车经过,房屋就要摇动。“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来看看!”“等火车一来就知道了。”当建筑师来调查情况时,夫人对他说,“简直可以把我从床上摇下来。你不信就躺在上面试试,一会儿你就明白了。”建筑师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这位夫人的建议。他刚刚躺到床上,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你躺在我的床上干什么?”愤怒的丈夫质问道。被吓得魂不附体的建筑师抖得像风中的树叶一样:“我在等火车,你不相信?”医生和孩子一个医生常和他的小病人开玩笑,想以此来检查他们…  相似文献   

6.
爱情抑郁症     
罗克 《新青年》2004,(11):25-26
我和杰伦是邻居,从小就在一起玩,读小学的时候,还在同一个班.记得在三年级时,一次班会上,讨论主题是有关个人理想.我当时第一个举手发言,立志未来要做一名白衣天使,那个年龄,"天使"两个字在我心目中是那么神圣.杰伦紧跟我站起来发言,说他一定要当一名医生,老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抱负,他转过头看了我一下,然后才朗声说道:"因为医生可以和护士永远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
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人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就在2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他的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的一勺芥末放进嘴里骤然,泪水如泉。第一位佯装无事地问他:“你怎么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20年前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第二个答道迟钝有个农夫跌断了腿,去看医生。医生问他是怎么把腿跌断的,他说:“25年前,我在一个财主家当长工。有一天晚上,财…  相似文献   

8.
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工作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卖,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顾得厉害,回到家时肉羹已冷,且溢出了许多,我们吃的时候已经没有父亲形容的那种美味。可是我吃肉羹…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03,(5)
细雨姐:我有一个怕人知道的秘密,正处在花季雨季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听听你的看法。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们都喝了一些酒,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后来,由于大家都没有尽兴,我们就又去一个朋友家接着玩。在那个朋友家,一个一直表示喜欢我的男孩对我说,他有点事要和我单独谈谈,把我叫到了一个房间里。因为我们平时的关系就很不错,我也以为他真的有事要对我说,于是我跟他进了房间。当时别的朋友都在客厅,而他进屋之后一把就抱住我,说爱我,而且还强吻了我。当时的我因为喝的酒太多,没有太大的力气挣扎,而他也因为外面有很…  相似文献   

10.
马老师:您好!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来打扰您,请您听听我的倾诉。我是一名初三的女孩,刚开学的时候认识了他。他是我们的任课教师,40多岁。身为班干部我经常出入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他也经常去那里。我们之间就逐渐地熟悉起来。我觉得他对我的学习很关心,和我在一起也很风趣。他还鼓励我有什么问题经常去问他。就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他有时还对我动手动脚的,我没太在意,因为我听说这位老师就是这样,他是把我们当成他的孩子了。后来我问他问题的次数逐渐的少了,因为他对我说过“我喜欢你”。那是在一次无意的谈话中他说出…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2003,(7)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名将要升入高中的学生,但我是重读生。本来,对我来说,能我为什上高中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可是,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之下,我对一切充满了希望。他是我来这个复读班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当时我和他一起从走廊走进教室,这样,我们认识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比我好,后来他成了我的前桌,他就一直在学习上帮助我。可是,以后老师把他调到了第一排,而我,在原来的座位上又退后了一排,本来就看不清黑板的我,现在更看不清了。因为座位离得远了,他对我的帮助比以前少多了。最糟糕的是,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堆密…  相似文献   

12.
国庆在英伦     
包同曾 《海内与海外》2008,(10):59-59,77
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的国庆节,我是英国度过的。这是我所经历的最特殊,也是终生难忘的一个国庆节。 在那段喜庆的日子里,我参加了留学生们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有伦敦的盛大的联欢晚会,海外学子载歌载舞,抒发对祖国的深情和思念;有剑桥、华威等大学的留学人员组织的“中国日”活动,通过图片展、服装秀、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国文化,展示建国五十年来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各国写长篇小说的华文作家屈指可数,而新加坡作家流军却是写得最勤、作品最丰的一个。他的小说时常刊登于国内的文艺杂志,也在国内出版,所以国内文艺界对流军先生并不感到陌生。去年10月下旬,流军来到北京。他这次是来治病的。他患的头晕病,看了很多专科医生,新加坡最先进的医疗仪器都检验过,诊断的结果是神经紧张和敏感。新加坡中央医院的脑科医生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医治这种病症的特效药。有个北京的朋友告诉他北京有几个老中医对头晕病很有研究,如果有信心,不妨来一趟。于是他就来了。我认识流军已经整十年,我们…  相似文献   

14.
张洁,辽宁省沈阳市人,旅英年轻女商人。在英国商界,她不仅使自己原来的上司成了她的下属,而且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伦敦枫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最近,张洁在回国探亲期间,讲述了她在英伦打拼天下的一段传奇经历。初战告捷,英国老板竖起大拇指1993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来到伦敦普利茅斯大学深造。初到英伦,我一开始也像其他中国留学生那样到餐馆、酒吧打过工。到了第二年,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了,而且学业也不像初来时那样紧张,我想自己应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尽快融入伦敦主流社会。于是,经过一番努力,我成功地应…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关系,我在荷兰结识了不少华侨和华裔荷兰人,总使我忘怀不了的是老华桥张国松先生和他的大女儿彼得斯夫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就来到西欧,曾当过前国民党政府施肇基大使的厨师,先后在伦敦、罗马、荷兰等地漂泊,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定居荷兰,开办了一家中国餐馆,四十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医学大国,但不是医学科学强国。为了使中国医学科学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江西有一位普通医生,沥血磨难30年,历经错划成“右派”和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判刑12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等人间巨大不幸,四译世界医学不朽巨著《希氏内科学》,最终译成出版,填补了中国医学史的空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高度赞赏。国家卫生部特设并授予他“医学翻译特别奖”。此殊誉建国以来,国家卫生部只授予了他一个人。  这位普通医生就是全国卫生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王贤才。6月下旬,王贤才在江西医学院知名人士楼里,向笔者讲述了他凄美…  相似文献   

17.
很少有一位美国总统在卸任后仍然风光无限,他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在任的总统。这也许就是克林顿了。4年前,克林顿从总统宝座上下来,他出书、访问、演讲……每一项活动都影响着人们。所有的报道都在重复一个相同的结论:克林顿为什么那么忙,是因为自己惹下风流官司,背负了1000多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克林顿这辈子从来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他就是一台工作机器。是什么让一个人变成工作机器的?我们来看两个小小细节。克林顿在任时,曾说过这样一段十分悲观的话,他说,我父亲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他还很…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2005,(8):34-35
好像好多次了,我都收到来自山西某镇煤矿的信件. 我不知道写信人是谁,因为他给我的信从来不留下姓名.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给我写信,因为在他的信中除了谈煤矿的生活,很少涉及到我.然而可以推测到的是,他该是我的一个读者朋友,因为他在信中提到去镇上惟一的书报亭买杂志的细节.或许,他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了我的文章,并在文章后得到了我的地址,于是就有了他的来信.  相似文献   

19.
长生药     
编文/程雯绘画/缪印堂笑画集锦有位医生得了重病,眼看快要死了。在病床上,他痛苦地喊道:"假如有个技术高明的医生,能治好我的病,我宁愿将自己现有的长生药送给他,答谢他的救命之恩。他吃了我的药,能平安无事地活上几百年!"长生药@程雯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夏末的一天,我碰到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敬群。他问我在读什么书,我说我在读《伦敦传》,这是一本英国作家兼记者彼得·阿克罗伊德写的,很厚,规模约在80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