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宪玲 《前进》2006,(10):25-26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太原经济圈”是太原实现率先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着眼于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发展的大格局,不失时机地加快太原与周边城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积极促进太原与周边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建设有特色有活力的“大太原经济圈”,不断增强太原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太原应对未来挑战,赢得发展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构建太原经济圈是一个重大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基本的思路是以太原为中心,由太原市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核心区,包括太原市域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  相似文献   

2.
白金 《前进》2004,(6):22-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就山西来说,亟需对全省的区域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省委书记田成平曾指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将全力推进“五大经济结构调整”。其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以太原率先发展为龙头,充分发挥太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太原经济圈。作为距离太原最近的城市,晋中在大太原经济圈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构成大太原经济圈的基本要素所谓城市经济圈,最早是由法国地理学家哥特曼于1961年在他…  相似文献   

3.
武小惠 《前进》2007,(1):35-36
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构建太原经济圈为重点,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这是加快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逐步形成,太原作为京津冀大都市圈的西部中心城市,为建设大太原经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建设和发展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和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决策,也是建设和发展长江中游经济圈、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省委书记俞正声代表省委对武汉提出希望,要求武汉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促进武汉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本刊特刊发一组关于建设武汉经济圈(城市群、城市带)的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6.
本刊综述 《创造》2014,(11):30-31
正滇中城市经济圈要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滇中城市经济圈以占云南省29%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省44.06%的人口和65.56%的生产总值。然而,滇中城市各自为政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打破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更宽的视角和更广的空间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城市作为经济活动集中分布的地点,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对经济区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涛 《思想战线》2012,38(2):131-132
滇中城市经济圈涵盖昆明、曲靖、玉溪、楚雄4个州市,是云南省经济最为发达区域,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10年,滇中地区4州市人口数量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7.4%,GDP占全省的59%,财政收入占到全省的66.4%。①一、滇中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是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白晋虎 《前进》2009,(5):36-38
长期以来,省城太原的城市定位和发展取向,主要是围绕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来布局和展开的,一直到2006年,这一情况才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委市政府站在城市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审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太原发展的新定位,从而做出了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决策。  相似文献   

9.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立及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天津在城市快速扩展以及城市内容功能与空间关系的转变过程中,将津城定位于“环渤海经济中心城市、发达港口城市和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天津的城市发展定位及发展战略,未来天津城市空间规划新格局及新城市中心的形成、城市中央金融区所构筑的国际化城市生活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曹伟  王婧雅 《小康》2013,(8):44-47
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制约发展的"魔咒",作为山西省综改区先行之地的太原市,率先突围需要在哪些地方着力?《小康》记者约访五位重量级专家,就城市定位、城市群发展、都市圈打造以及城市转型发展共同把脉太原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鄂东城市群发展、加强武汉与周边城市联合协作”和“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的战略思想,有利于各城市从战略高度寻求合作的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发展武汉都市经济圈是湖北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12.
加快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尤其是带动武汉周边城市发展”决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3.
《思想工作》2005,(3):10-11
地处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的赤峰,不论在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还是北京经济圈,都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赤峰的城镇化程度,采取“西移北扩东进”战略,扩大赤峰城区框架,提高城市品位,接纳农牧区人口到城市就业,投身到环渤海经济,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对接,将赤峰城区建设成百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发展区域经济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举措之一,也是赤峰市几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多年的夙愿。  相似文献   

14.
孟宪玲 《前进》2010,(10):43-44
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太原城市群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北京在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后,于2009年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新战略,正在进行具体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在2020年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构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邕江和主要交通干线为主轴,由中心城市(南宁)—副中心城市(各县县城)—重点城镇—小城镇组成的大南宁城镇体系,打造大南宁“一小时经济圈”。邕宁,作为距离南宁城区最近的一个县,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融入大南宁的规  相似文献   

16.
白晋虎 《前进》2008,(12):40-42
现代城市以文化论输赢。通过创办大型文化品牌活动,凝聚城市人气、塑造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于9月1日至7日的成功举办,就是太原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战略任务的具体实践。回顾这次大型文化活动,有许多方面值得深入总结。  相似文献   

17.
《山西政报》2013,(Z2):5-7
晋政发[2013]3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支持省城太原率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支持省城太原率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太原作为我省省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原的发展首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为切实增强太原市在全省发  相似文献   

18.
为“让世界了解太原,让太原走向世界”,充分展现太原25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全面展示太原作为省会城市与时俱进,率先发展的精神风貌,大力促进太原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为把一个更加繁荣富裕、文明发达的现代化的太原呈现给世人,太原市委、市政府把2003年确定为“招商旅游年”,同时举行纪念太原建城2500年系列活动。引导舆论大造声势奏响2500乐章2003年2月21日,太原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太原市招商旅游年暨纪念建城2500年新闻发布会”。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外80多家新闻媒体的140多名记者。会后,韩国…  相似文献   

19.
詹勇 《北京观察》2012,(8):26-26
目前闭幕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今后五年的北京城市发展,规划了远景目标和路线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并且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六大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申维辰 《前进》2010,(3):4-5
<正>太原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少数几个建于春秋时期的文化古城,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历史底蕴深厚和发展方式粗放同时并存。"十一五"以来,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市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战略,努力把太原建设成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宏伟目标。几年来,全市上下大张旗鼓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