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易靖茗 《台声》2011,(9):76-77
8月22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美术馆、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台湾美术院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开创·交流——台湾美术院院士作晶大陆巡回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受文化部之邀,共有18位在台湾画坛的翘楚院士,每人携带作品来北京展出。中华文化联谊会顾问周和平、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梁国扬、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等,以及两岸各界嘉宾300余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瑞毅 《台声》2003,(5):18-19
2003年2月28日至3月9日,由台北中山纪念馆等单位主办的“裂变·蜕变———大陆现代水墨画展”在台北中山纪念馆中山画廊举行。画展期间,召开了“为现代水墨艺术立说学术研讨会”,并在台北首发了德国慕尼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裂变·蜕变———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一书。该画展和学术研讨会以及现代水墨专著,受到台湾美术界以及各界有关人士的广泛好评。《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和台湾当地的《联合报》、《大成影剧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这次学术活动。严格选择画家,确保参展作品的学术水准为此,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先生推荐…  相似文献   

3.
孙宁宁 《台声》2002,(5):40-41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中国画研究院、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财团法人智邦艺术基金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宇宙心印———刘国松七十回顾展》已于2月下旬在台北智邦艺术馆拉开帷幕,并将于5月下旬至8月初在北京、上海、广州巡回展出。刘国松先生是台湾著名画家,1932年生于安徽,祖籍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刘国松在水墨画的理论与创作上有杰出的贡献。中国美术史的近现代部分总会涉及刘国松先生,而论其画风又总是强调“创新”、“改革”。观刘先生之画,第一印象是鲜明…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0)
正4月23日至5月20日,"苍穹之韵——刘国松水墨艺术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展。此次展览精选了台湾著名艺术家刘国松自1949年至2016年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作70余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艺术家近70年的创作历程和成就。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华文化联谊会、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台办等机构联合举办。展览开幕前夕,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哈佛大学教授施扬、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刘国松等10位华人学者和艺术家入选该院院士,刘国松的入选也是华裔美术家首次获得这一荣誉。  相似文献   

5.
宝岛写生行     
应台北的一个基金会和一家画廊邀请,去年7月,我和夫人蒋采苹到台湾访问。作为画家能一睹祖国美丽的宝岛的风光风情,与那里的同行进行交流,真是机会难得。 壮丽风光 由北京到香港转机再到台湾桃园机场,全程实际飞行仅4个小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比去西藏近多了。继而又想,若是能直飞台湾,那就更方便了。头几天,主人带我们到阳明山和碧潭等几处著名风景区参观,入眼尽是绿色的山水  相似文献   

6.
4月的上海,杨柳吐绿,鲜花绽放,到处春意盎然。4月18日,台湾著名画家周荣源的“宝岛风情”画展,在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豫园拉开序幕,展出的水墨和水彩作品近百幅,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祖国宝岛的自然风光、民俗民风、人文景观、都市生活和乡镇习俗等风情,让前来观赏画展的上海民众,仿佛走进了祖国宝岛台湾……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3)
<正>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蚌埠,1949年定居台湾。他是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创始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国际影响。自1965年至今,刘国松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及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80余次,其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等全球87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是当代被国际艺坛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  相似文献   

8.
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美术交流,中华文化联谊会与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再度合作,邀请台湾著名画家陈其宽教授于2000年9月19日至24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陈其宽教授是著名的建筑师,又是卓有成就的画家。他于1921年生在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台湾现代水墨画展”于8月14日至23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有楚戈、李锡奇、洪根深、袁金塔、李振明、刘国兴、李重重7位台湾现代画家的89幅作品参展,他们的画作代表了台湾近40年来老中青三代人在中国画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风格与面貌。50年代中期,五月画会与东方画会相继成立,掀起了台湾的现代艺术运动。60年代初,又有部分现代画家有鉴于全盘西化的不可行,同时对中国艺术传统的发扬有份责任心与使命感,遂又发起“中国画现代化”运动。“中国画现代化”运动在台湾发起之后,影响了东亚…  相似文献   

10.
5月25日 ,由北京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美术馆、台湾现代水墨画联盟共同主办的台湾国画精品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后举办了海峡两岸美术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两岸画家、专家就中国水墨画的继承、创新、发展等问题 ,各抒己见 ,深入交流。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靳尚宜指出 :这次展览是台湾水墨画界来大陆展出规模比较大的一次 ,有几十位画家参展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包括各种不同年龄层次 ,通过展览看到台湾水墨画的发展趋势。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 ,历史悠久 ,在世界上是很有地位的 ,和西方油画是相对应的大画种。如何…  相似文献   

11.
王亮 《两岸关系》2014,(12):25-26
<正>11月,"APEC蓝"增色首都天空,让北京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APEC峰会甫一落幕,京城就激荡起两岸经贸合作的新色彩——11月13日,2014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盛大开幕。此前,台湾名品博览会已三度造访京城,吸引参观采购37.5万人次,促成合作商机2.8亿美元,成果丰硕。本届博览会共有来自宝岛的250多家参展企业、近千位参展商带来万余种精致商品,让北京市民又一次实实在在享受了一场宝岛风情盛宴。  相似文献   

12.
尚道 《台声》2010,(4):54-55
3月6日,以“大器·遇合”、“五行再生”为主题的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的是台湾已故艺术大师杨英风与其子当代雕塑大师杨奉琛的作品。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文化部副部长杨至今、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国台办副主任叶克冬,海协会副会长李炳才、王富卿,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侯湘华、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以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等两岸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剪彩。  相似文献   

13.
金芒  徐波 《台声》2002,(2):22-22
2001年12月18日上午10时,由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主办的台湾画家舒风老先生的彩墨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西北厅举行。北京市台办的有关领导和书画家联谊会的众多画友出席了开幕式。今年80高龄的舒风老先生原名光巽、字适逸,1921年出生于南京。自幼喜爱美术,研习画谱,后又精研美术大师的作品,探索承传出新的画风。舒老先生1949年移居台湾,在从事装潢业的同时,仍湾,在从事装潢业的同时,仍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绘画艺术。他师从于故乡的傅抱石先生,并深受张大千先生的影响。在舒老先生的山水画中,以水、墨、彩融…  相似文献   

14.
宝岛风情画     
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始建于1959年.1994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负责改建装修,当年9月正式重新启用.改建装修后的台湾厅,建筑面积695m~2.设计者参阅了大量的台湾地理、历史、民俗、神话传说等文学及录像资料,并征求了部分台湾同胞的意见与建议,将宝岛风光与民俗高度结合,使台湾厅的总格调既与大会堂的整体艺术风格相一致、又突出了宝岛台湾的地方特色.真可谓一幅美丽的宝岛情画.  相似文献   

15.
台湾女画家吴和珍系北京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家,1982年就读于台湾“国立艺龙学院”美术系,199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随著名画家景玉书教授研习油画,并获硕士学位。先后在台北“首都艺术中心”举办“大陆记游”个人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台湾文化风情画展”,获得海峡两岸观众和同行的好评,被誉为具有文化意识的优秀艺术家。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曾给予其作品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宝岛台湾     
李立 《统一论坛》2007,(3):52-55
美丽的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只隔一湾浅浅的海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两岸尚未统一。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宝岛台湾,本刊特推出"话说台湾"栏目,详细介绍台湾的历史、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风俗等,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宗文 《黄埔》2009,(1):55-56
怀着对祖国宝岛台湾的多年憧憬,带着对台湾同胞的一片深情,由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的赴台“民风、民俗文化参访团”一行17人,于2008年10月15日抵达台湾,开始了为期八天的参访。参访团成员中有黄埔杂志社的工作人员,有来自云南各地的黄埔亲友和云南省海外联谊会、省黄埔同学会的工作人员。大家都是第一次到台湾,一踏上宝岛的土地,激动、兴奋的心情流露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18.
白宗仁 《两岸关系》2011,(12):63-64
艺术创作本无定法,水墨的表现形式,每个时代各有不同。在当代美术史上,刘国松是现代水墨画的推动者,是中国画革新的代表性画家之一,是两岸美术交流的先行者,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陆举办画展的第一位台湾画家。他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上百次展览,曾当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获得多项国际性大展殊荣,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从春到秋,鄂尔多斯高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从宝岛台湾慕名而来的旅行者和观光团体。草原名胜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和鄂尔多斯民族风情深深地吸引着台湾同胞。   四月份,台湾“劲报”记者连隽伟专程来伊盟采访成吉思汗大祭,并在草原采风,回台湾不久,连隽伟寄来了他采写  相似文献   

20.
陈筠 《两岸关系》2009,(9):27-28
“白云怀古国——黄君璧画展”8月8日至1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国台办副主任叶克冬、文化部副部长李洪峰以及前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柏村、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台湾政界、企业界知名人士出席了画展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