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警队始建于1842年,人数仅有从军队转业来的32人;1844年5月1日制定并实施第一部《警察条例》,授权警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是世界上建立较早的一支正规化的警察部队,距今已有155年的历史。根据1996年底的  相似文献   

2.
香港警察被誉为亚洲"最优秀的警队",其高质量的警务实战训练在国际警坛上享有盛誉。为保持训练效果,香港警务处枪械训练科设置了为期42天的"武力使用教官课程班",目的在于培养素质高超的警务实战教官,为实战训练服务。与香港警方的武力使用训练课程相比较,内地公安院校的警务技战术教学仍存在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借鉴香港武力使用教官课程训练内容,提升公安院校警务技战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香港警察被誉为亚洲“最优秀的警队”,其高质量的实战训练在国际警坛上享有盛誉。文章从探析香港警察实战训练入手,分析介绍了其主要特点,并结合公安边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公安边防部队实战训练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提升公安边防部队战斗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香港警队训练的依据是《香港警察通例》等,并据此建设相适应的训练场地和设施。其训练场地和设施具有依需而建、讲求实用、追求实效和贴近实战的特点。内地公安机关要认真学习和借鉴香港警队在训练场地和设施方面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突出为实战服务理念,合理配置单警装备,充分发挥教官团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从新加坡经验看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加坡警察部队高度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不仅使警队备受社会公众的尊敬和爱戴,而且也增强了警务保障能力,使新加坡成为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我国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尚未设立专职警察公共关系部门,没有配套制度,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创新能力不强,形式单一,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为此,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警察公共关系;要设立专职部门,保证人员配置,实现公共关系工作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此外还要注意发挥代表性广泛的社会团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警棍作为警察执行任务或自卫时所使用的专用警械装备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比较大陆警队与香港警队在警棍的佩带规范性、使用技巧、使用目的等方面的异同认识,不向的警棍使用理念会产生不同的使用警棍的效果,从而启迪我们的警务战术训练理念,以便更好地为警务实战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7.
恐怖主义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地球.各国政府为对付恐怖分子及其暴力活动,相继建立了专业化的、具有极强战斗力、杀伤力的反恐怖队伍.英国也不例外,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防暴警察特种部队--特别空勤团(简称SAS).为对付日益猖獗的"爱尔兰共和军"及其恐怖活动,特别空勤团这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于1972年被正式改编为英国反恐怖特种作战部队.至今,特别空勤团仍有一部分队员驻扎在北爱尔兰,成为辅佐英国防暴警察部队,稳定北爱尔兰局势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武装执法力量.英国特别空勤团的编成与训练值得世界各国警察部队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具有悠久历史的皇家香港警察,在维护香港社会秩序和治安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香港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香港警察无论在组织、机构、管理、装备及工作方面均进行经常性的改进。使各项措施均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香港警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良好的分析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才能。因此,警务处一向十分重视警队成员的素质,对所招募警员的要求更日趋严格。从1980年起,警务处将投考警员的最低学历提高到高中程度后,素质已大为提高。投考警务督察的  相似文献   

9.
德国边防警察部队的编成与训练是由国家颁布的建立边防警察的法律为依据 ,并结合本国实际 ,经过长期实践 ,总结后形成的一整套科学、合理、适用的队伍建设之框架。其中 ,无论是警察部队的组成、职能、招募、训练都值得中国警察学习和借鉴。特别是新世纪 ,我国警察 (公安 )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不但要适应公安工作实际 ,更需要学习国外警察培训方面先进的东西 ,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差距 ,加大对公安院校改革的力度 ,加大对公安院校建设的投入 ,从而为公安实战部门培养和输送真正合格的警察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论香港警队媒体应对制度及对我国公安工作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警方从维护自身形象出发,高度重视警队与市民的关系问题,并付诸行动,尊重礼待传播媒介人员,成立警察公共关系科,明确职责任务,建立完善警队与传播媒介工作机制。这些对新形势下我国公安机关处理与新闻工作者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