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各种思想文化急剧变化。在此期间,陈独秀民主主义思想形成发展为比较完整的形态,并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国防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军事问题的基本认识,对于研究评价陈独秀早年在联共(布)强势指导下放弃大革命的领导权,乃至他一生对国防和军事问题的看法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略论陈独秀的政治个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丽娟 《理论学刊》2004,3(2):100-102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学术见地以及他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对于陈独秀的个性与人品,也有学者撰文加以探讨,但是从政治心理的视角对其个性进行分析的论著尚不多见。本文拟就此作一番抛砖引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对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 ,然又有着种种是非的历史人物 ,陈独秀在中国现代史的舞台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与研究也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人们对陈独秀的研究基本上沿袭共产国际对他的批判 ,一直没能有所突破 ;进入 80年代后 ,特别是在 90年代 ,由于各种人为禁锢的解除 ,史学界对陈独秀研究的思维更加多样、视角更为广阔、途径更加宽泛 ,从而取得的成果也更加丰硕 ,对陈独秀的研究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一、陈独秀研究的必要性长期以来 ,对陈独秀的…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现在对于他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他的历史地位逐渐得到了恢复.但是,对他的评价仍然分歧很大,他的历史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至少有七大历史贡献,五大杰出成就,并为后人做出了一个杰出表率.  相似文献   

5.
马惊涛 《世纪桥》2000,(6):60-62
作为一名对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又有着种种是非的历史人物,陈独秀在中国现代史的舞台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与研究也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在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对陈独秀的研究基本上沿袭共产国际对他的批判,一直没能有所突破;进入八十年代后,特别是在九十年代,由于各种人为禁锢的解除,史学界对陈独秀研究的思维更加多样、视角更为广阔、途径更加宽泛,从而取得的成果也更加丰硕,对陈独秀的研究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本人才疏力浅,无法在宏观上对陈独秀进行整体的评判,只能挂一漏万,就我所知对一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与中国近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在中国近代革命史、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中不仅积极参予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文章,发表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演讲,阐发了较为深刻而又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因此,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尤其是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陈独秀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如所周知,陈独秀从青年时代起,就积极参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者和立场坚定的革命者。但直至中国共产党创建前,陈独秀的主要社会职业却是教…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陈独秀在建党前后若干问题研究的进展,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选择20世纪50年代初、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出版的三部党史权威著作,通过比较其中对于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共合作策略等五个问题的表述和评价,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陈独秀研究的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8.
还原陈独秀     
关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创造了党,有功劳"。然而,自1949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陈独秀被扣上了"大叛徒"、"反革命"、"大特务"等莫须有的政治帽子,致使他在五四运动时期的历史功绩被抹杀,那段原本清晰的历史一度变得模糊和混乱起来。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与章士钊相识于20世纪初,那是一段风雨如晦、灾难深重的岁月.章士钊当过国民政府的部长,又是蜚声沪上的大律师;而陈独秀则不同,他愤世嫉俗,牢狱、困厄、疾病几乎伴随他生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民初以来,随着中国政局的急遽变化,陈独秀参与了关于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探讨和论争。陈独秀关于国家结构的思想主要经历了从主张联邦制到单一制,再到民族分权联邦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他的每一次思想转变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政治根源,是20世纪初中国错综复杂政局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对陈独秀的历史功过进行了述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陈独秀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既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工作,又具体践行了中国化的内容,总的来说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不可遗忘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不能不谈及陈独秀。关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创造了党,有功劳”。但是,自1949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陈独秀被错误地扣上了“大叛徒”、“反革命”、“大特务”等政治帽子,致使他在五四运动时期魄历史功绩被抹杀,那段原本清晰的历史也一度变得模糊和混乱起来。  相似文献   

13.
张家康 《湘潮》2014,(2):9-12
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中说,陈独秀之所以在政治上不能成功,就在于“他远远缺乏与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各个阶级、阶层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也缺乏中国政治需要的灵活性极强的各式策略和权术,更缺乏具有人身依附特征的实力基础(如军队、干部)”,他又“忽视了农民作为中国革命主力的地位(所以反对苏区和红军)”,这是他“注定要失败”的主要原因。毛泽东作为陈独秀之后的后起之秀之所以成功,所具备和拥有的恰恰是陈独秀缺乏和忽视的,这正是毛泽东与陈独秀在本质上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张红 《北京党史》2010,(1):4-10
<正>陈独秀(1879—1942),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而又十分特殊的领袖人物,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以致很长时间内"盖棺"却难以"论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一生的思想发生过几次重要的转变,对于他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至今仍众说纷纭。对陈独秀的思想转变及其一生功过的评价,也有过两极分化的趋势。如何正确看待陈独秀及其思想转变,应将其放在所处具体的、历史的环境中去。正如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中所指出的,"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作为中共的创始人,中共历史上唯一连任五届的总书记,是研究中共党史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其中,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是陈独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同时也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1月.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和安徽北京大学校友会联合在合肥市安徽大学召开了“陈独秀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陈独秀的政治、文化、教育思想及其与20世纪中国的发展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讨,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不能不谈及陈独秀。关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创造了党,有功劳"。  相似文献   

19.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是个心力交瘁、疾病缠身的老人。当北大向他发出蔡元培纪念文章征集函时,他立即抱病撰写《蔡子民先生逝世后感言》,深情地回忆起他二人近40年的交往,并抒发“四十年来社会政治之感触”。相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挟着血雨腥风,踉踉跄跄走到20世纪,已如强弩之末,气数将尽。但是,蔡元培与陈独秀作为晚清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代“臣民”,他们与封建主义的决绝也决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夜,伴着历史的阵痛,他们注定要经历一…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有着重要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一生,矛盾和误解很多,通过不断解密的相关档案再次探析关于他的三次"右倾机会主义"大让步,我们将重新认识这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