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依靠养殖,科技致富的大军里,有一支巾帼红颜,她们依靠养殖,勤劳致富,它就是六师新湖农场杰茂巾帼科技示范园娘子军,巾帼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宋艳玲,今年48岁,她所负责的园区共有10户,养殖面积在9300平方,年养鸡11万只,年产鸡蛋350吨,在这个巾帼科技示范园有6名女职工组成,2009年,杰茂养殖区被兵团确定为巾帼科技示范区示范点。  相似文献   

2.
王云萍是农五师八十三团一片区一位普通的女职工,是一位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翻开她致富的履历,一个个闪光的荣誉,记录了她一串串奋斗的足迹。1993年,由于家庭贫困,王云萍早早地就弃学务农,参加了连里的土地承包;刚种植棉花,手中没有一分钱,又不懂技  相似文献   

3.
巾帼奋进曲     
农一师七团女工委积极开展巾帼科技致富活动,女职工用勤劳和智慧展示了巾帼致富的风采,充分发挥了半边天作用。种田就种高产田2007年荣获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的七团四连女农工李官贤,1997年怀揣着对西部的美好憧憬来到了兵团。她边学边干,2006年,她种的天杂1号,夏季遇到了高温天气,红蜘蛛很快蔓延,  相似文献   

4.
周桂英是农五师八十一团十连一名女职工。因为饲养波尔山羊使她家从一贫如洗到现在年收入53.745万元,她从无名小卒成为团场2002年度"十大标兵""、三八红旗手"、兵、师"庭院养殖致富能手"。1995年,周桂英和新婚丈夫从安徽阜阳农村来农五师八  相似文献   

5.
巾帼风采     
农十师一八八团一连女职工牟秀庆通过辛勤劳动,科技种田,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6年来创利润30余万元,成为该团的致富女能手。2000年,她被授予“兵团优秀青年标兵”称号,2001年又被授予“弘扬兵团精神模范个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46岁的王霞玲是农二师二十一团八连一名普通的女职工,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从2006年起,她依靠兵、师、团党委的优惠政策,带头运用加压滴灌、育苗移栽新技术,在承包的35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勤劳致富,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浇灌出理想之花,近几年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率先走上了小康之路,成为团场农业一线女职工"巾帼科技致富"的领头雁。2010年荣获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六师奇台农场妇联积极开展"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周荣养殖小区、110社区二连巾帼科技示范园区获兵团巾帼科技示范园区荣誉称号;109社区二连种养能手孙艳梅、开垦庙社区大棚蔬菜种植能手何慧莲、留守办一队女职工陈华来等一批巾帼科技致富能手脱颖而出,带动更多的妇女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总场小学、社保所荣获兵团"三八"红旗集体,总场小学荣获师市先进家长学校荣誉称号。110社区四连王国侦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平安家庭。该场妇联连续6年荣获师市先进妇联组织,妇儿工委两个规划终期评估先进单位,2007年荣获全国先进妇联组织荣誉称号。该场妇联还深入开展提升女性素质工程教育,为妇女增收创收服好  相似文献   

8.
<正>王晓燕是农七师一二五团十四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她热爱兵团,热爱兵团这片热土,在承包土地的20年中相信科学,大胆实践,先富带后富,发挥了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被师、兵团评为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9.
提起青年创业致富能手李海青,是农二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明星人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曾多次被农二师评为"新长征突击手"、"致富标兵"等荣誉称号;2005年和2010年两次被兵团团委、兵团农业局评为"兵团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  相似文献   

10.
说起农五师八十二团女职工张玉华养殖品种兔,在当地着实有一些名堂。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品种兔300余只,一跃成为养兔致富的女能人。 张玉华以前从来没有养过兔子,更别说养殖品种兔了。2000  相似文献   

11.
27岁的黄晓梅是农五师八十九团一连农工。近年来,她通过学习科学技术,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养牛致富的路子。 1999年,黄晓梅从各类报刊上了解到养奶牛致富的信息,她结合当地团场人喜喝鲜奶的实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凑了3000余元买了两头刚产仔的黑白花奶牛。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牛奶的销售逐渐有了一定的收入。2000年,她又投资1.8万元买回4头即将产仔的黑白花奶牛进行养殖,当年就收入2万余元。 2001年,团工会把黄晓梅作为团场庭院经济养殖  相似文献   

12.
正说话快人快语,干活手脚麻利的罗喜花带领周边承包户发展规模化大棚种植,在"双创"道路上实现了一个个目标。她多次荣获"三八红旗手""行业标兵""科技致富能手"等荣誉,2013年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2016年荣获兵团"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创业:闯出一片新天地今年47岁的罗喜花是2004年团场建筑行业改革时转行到农业连队的,当时为解决转岗职工就业问题,七师一二八团以团场建棚、  相似文献   

13.
农四师七十团渔场青年女职工胡霞丽承包渔池养殖整整15年了,这位矜持稳重的养鱼人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她那微笑的面庞上永远抹不去坚强和刚毅。 在她十多年的养殖过程中,她辛勤劳动,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助人为乐,一心奉献,2000年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2001年被评为兵团致富标兵。在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中,她深深地体会到:养鱼不靠科学技术,光靠蛮干是达不到稳产、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七师一二五团二连,有一个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的女能人李云风,一提起她,周围的姐妹们都会竖起大母指,是她让周围的姐妹们尝到了大胆承包、科技种植的甜头。她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团"三八红旗手"、农七师致富带头人,2011年又被兵团评为巾帼致富带头人,她所种植的葡萄园区被评为兵团巾帼致富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5.
“近5年来,我一手抓好大田种植,—手搞好庭院养殖,种养结合,优势互补,每年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这是农五师八十五团二连女职工王付美在全师做经验介绍时的感慨。早在2001年就已靠连续3年承包百亩大田在连里先富裕起来的王付美,不满足只是靠单打一的大田种植收入,她瞄上了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牛羊育肥庭院养殖。说干就干,当年她承包的110亩大田的棉花纯收入达到了3.8万元,发展庭院养殖育肥羊只200只,出售后获利2.8万元,实现了她双增双收的致富计划。  相似文献   

16.
巾帼飘香     
过去的几年里,有过贫穷的日子,有过失败的教训;有过艰辛的奋斗,有过成功的喜悦;更有着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神。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她就匆匆起床了,简单梳洗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她就是四师巾帼致富带头人——刘文莉。2012年出栏育肥猪534头,利润20万元,承包种植土地28亩,种植收入2.1万元。  相似文献   

17.
农五师八十一团工会女工委用科学技术提升“巾帼科技致富”的科技含量,每年参加培训的女职工4092人次,团还举办特色种植养殖学习班。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市场的发展前景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特色种植养殖、温室大棚等内容为主的实用技术。在培训方式上,以集中理论培训与分散实际指导相结合,以“请进来、走出去”相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农五师高级中学应届毕业生在高考中,牛康同学以702分的好成绩荣获兵团高考状元,在新疆名列第18名, 创造了农五师乃至博州高考的奇迹;何大炜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秦林、李墨分别以686分、667分名列全州第3名和第6 名。人们在惊叹农五师高级中学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更敬佩承担这一届毕业  相似文献   

19.
<正>连续多年科技培训和团工会、女工委、计生办的政策、资金帮扶使农五师八十四团派生出了越来越多的"你做生意,我种地;你搞运输,我养殖",夫妻创业致富的"二人赚"家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团各连队有近80%的家庭夫妻通过"二人赚"共同谱写家庭增收致富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四师七十一团一批复合型致富能人在生产中积极实施多项经营,增加了收入,为推动团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已有120多人被兵团、师、团场授予“科技致富带头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六连青年职工陈新,善于经营,每年租赁承包土地几百亩,还利用冬闲搞起了庭院养殖。通过科学管理种地,年年创高产。经过滚动发展,目前他已有牛羊近200头(只)。3年下来,小陈种地养畜两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