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我省在政策牵动、市场拉动、改革推动、科技带动下,通过实施水稻100万亩、玉米100万亩、马铃薯100万亩的科技"三百"工程,全面完成了增产增收任务.全省粮食面积94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270万亩以上,增长3.0%;总产量达3326.5万吨,增产143.2万吨,增长4.5%;种植业为农民人均增收235.7元,是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全省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共有401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4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而1997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173万余人,仅占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2%左右。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息烽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着眼向外输出,立足就地转移,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息烽约有3.1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另外还有隐性失业劳动力折算约为1.8万人,加之土地破碎,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弱,农民光依靠土地上产出人均仅400元。如果农民收入继续依靠仅有的人均1.2亩地,息烽农民永远也实现不了小康。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提高一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业就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并要求全县干部要从认真实…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很大成就,仅1998年至2002年期间累计劳务输出482万人次,年均96.4万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然而,由于贵州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据2000年的统计,贵州农村劳动力总数1599.08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1305.28万人,在二、三产业就业的267.6万人。全省现有耕地面积2765.22万亩,根据贵州目前的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可耕地少,而农业人口众多,随着生产的发展,必然要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江浙地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江苏全省现有2600万个农村劳动力,平均每个劳动力只拥有耕地2.8亩,按照目前的生产条件,每个劳动力可以经营5亩土地,如果达到这个水平,全省就有1100万个劳动力剩余。将来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每个劳动力可以经营10—15亩土地,还会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产生。从全国来看,“七五”期间大约有1亿4千万个剩余劳动力需要安置。其中,农村  相似文献   

6.
资中是一个有人口132万的丘陵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14万,有农村劳动力6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2004年,全县劳务输出人数达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65元.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中,该县狠抓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龙骏  李小玉 《求实》2006,(12):11-12
一、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1.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再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好于全国总体水平.2006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64万人,同比增长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9万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4050"人员再就业2.3万人,同比增长3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控制在全年计划4.5%的范围内,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9%,其中: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413万人.我省农民增收的2/3来自劳务收入,其中外出务工收入比去年增长了9%,特别是近几年我省抓了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亮点,也带来了全省城乡就业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岳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认真做好农村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岳阳市劳务经济的现状及特点岳阳市总人口520万,其中农业人口409万,现有农业劳动力212万。2002年,全市成为非农劳动力的农民有85.87万人,其中:劳务输出62.1万人,乡镇企业安置15.5万人,进城投资兴业4.9万人,村级企业就业3.37万人。2002年岳阳市劳务收入53.49亿元,是全市财政收入的两倍,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4.8%;使农民年人平增收13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  相似文献   

9.
穷村怎样才能尽快提高收入水平,致富奔小康?最近,我就这一问题,在五河县农村进行了一次调查。 五河县地处淮河中游,面积1580平方公里,人口63万左右,其中农业人口约56万,农村劳动力近29万,是个农业县。有耕地115万亩,正  相似文献   

10.
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湟中县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1万亩.辖10镇5乡393个行政村,总人口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9%,是全省农业人口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使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51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嵩明县有农村富余劳动力44867人,但近几年每年在外务工的总人数基本保持在5000人左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很大,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低值低效的传统农业上,农民持续增收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2.
开县是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151万,其中农业人口136万,而全县耕地面积只有100万亩,人均不足0.8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44万。近10年来,开县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13.
化隆回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农村人口21.31万人.农村劳动力11.1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4.42万人。近年来.化隆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地关于农民增收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大力引导,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年农村工作的两个重点之一。最近,我们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到湘乡市调研。这个市既是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又是我省第二批小康县(市)。全市有9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耕地65万亩,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98元。该市农民增收情况有一定代表性,引发了我们对全省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一、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是买方市场逐步形成后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42元,提高到1998年的2037元,增长了14倍。但是,从1997年开始,我…  相似文献   

15.
人往哪里去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与城市失业、待业相对应的是,农村也积淀了十分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据测算,我国现有的农业劳动力约有1/3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2-1.5亿人;并且,在2000-2005年间,由于农用耕地的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还要产生600万个剩余劳动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首先就要解决剩余劳动力"往哪里去"的问题.实践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解决隐性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民增收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任务重大而艰巨。一、解决好农民增收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农产品的生产。当前,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仍是农民收入的基础来源,种植业也是农业的主要载体,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生产的基本价值所在。从全社会来讲,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农产品  相似文献   

17.
张万平 《奋斗》2010,(9):55-56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更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一、阿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2009年,哈尔滨市阿城区全区转移10.7万人,实现收入7.5亿元。按转移产业分布,第一产业转移1.46万人,占转移总数的13.6%;第二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8.
李昌来 《当代贵州》2008,(24):44-4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依靠改革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农民增收的问题逐步凸现出来。部分富余劳动力开始流动于城乡之间从事“额外”的种植业、养殖业和“赚现钱”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洪山区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从事农业或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有19余万。依照全区目前的农地面积,耕作水平和农地利用情况来看,现有的耕地无法承担过多的农村人口。土地资源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人的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2800万,其中农林牧渔劳动力1600万,占57.14%,乡镇企业职工近700万,占25%,其它劳动力500万。在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从8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了一个全省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阶段。这种变革的轨迹是农村劳动力从事种植业的人数所占比重的逐步下降,从1978年农村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仅有361万人到1995年的1231.1万人。其中,进城务工经商、搞建筑、跑运输的农村劳动力有近400万,另外,还吸纳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省份至少150万到200万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度按30%计,有930万,苏南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乡镇企业所吸收。苏北地区仍有近600万的剩余劳动力。在城乡比较利益面前,这些剩余劳动力随时会涌入进城的民工大军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