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尚道 《台声》2007,(12):83-88
电影作为人类传播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媒介,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文学、雕塑等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呈现出其他艺术所无法企及的感动效果,人们随着剧情的编排和人物的演出,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感受着感官的刺激和心灵的洗礼。1895年年12月28日,出身自法国里昂照相材料制作商家庭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格兰咖啡店印度沙龙中公开售票放映10部影片,这些影片是用他们所发展出来的电影机cinematographe拍摄与放映的。这一天也标志着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进献了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来庆贺,第一套电影专业器材和专业素材从此进入中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从此吹响了中国电影的号角,开始了长达百年、缤纷艳丽的光影之旅。暮然回首,当电影在1895年诞生之时,正是日本向华发动甲午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从1895至1945年的50年间,台湾遂落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日本殖民化统治中,作为文化产品之一的台湾电影自然也不能幸免。然而回顾台湾电影发展的历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低落还是辉煌,台湾电影总是以一种凝重的符号,记录着人们心底潜藏的梦想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一) 电影传入台湾是一九○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日本人高松丰次郎在台北西门町日新新闻社前的空地上盖屋,用从日本带来的一台放映机放映英杜战争等十几部影片。台湾总督府并让高松丰次郎拍摄日本人统治台湾纪录片二万呎带到日本,在帝国会议的总预算会上放映,作为统治台湾的现状说明,这是在台湾拍摄影片的开始。一九二一年台湾总督府为进一步推行殖民统治,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在总督府文教局设巡回电影班,并从东京聘来日本摄影师荻屋在台北设立制片机构,拍摄宣传性的新闻纪录片。第二年日本松竹蒲田映画株式会社田中钦到台摄制台湾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上海市、西藏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厅)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放映走私影片的活动十分猖獗,它不仅冲击了国内电影市场,而且阻碍了民族电影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维护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贯彻落实国务院《电影管理条例》,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走私影片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是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文化市场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电影市场的管理工作,加大打击发行放映走私影片、维护电影市场正常秩序、强化电影市场监督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电影市场的稽查管理工作。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设立的电影审查机构是国家唯一批准的电影片进口审查  相似文献   

4.
<正>5月26日,第十一届两岸电影展之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开幕。该活动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电影基金会、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开幕式后,放映了台湾影片《狂徒》并进行了主创交流活动。据介绍,本届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和承德两地举行,期间展映《狂徒》《寒单》《山的那一边》《疯狂电视台疯电影》《只有大海知道》《小美》6部影片。主办方还策划了李行电影展和"两岸电影创作人才与市场"主题论  相似文献   

5.
陈瑜艳 《人权》2008,(1):34-35
陈云林,现年54岁,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一位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他3岁的时候摔断了右腿,最终导致终身残疾。从1983年至今,20多年来,陈云林一直拖着残疾的右腿,挑着放映机,奔波于台州市三门县、天台县的各个村落,为村民放映电影4000多场,往返行程5万多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走了一圈多。  相似文献   

6.
印度人酷爱电影。来印度后,大街小巷花花绿绿醒目的电影海报比比皆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实在经不住“诱惑”,于是有天晚上,就抽空来到附近一个影院,看了来印度后的第一部电影。印度的电影院按语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印语影院和英语影院两种。前者以放映本国产影片为主,后者主要放映一些最新的原版进口影片。我们那天选择的是一家英语影院,一张中等价位的票要价约合人民币20多元,也算不菲。由于路上交通比较拥挤,等我们到达时离放映时间已所剩无几。都知道看电影最怕看不见开头,更何况是英语片,心里火烧火燎的。一进门,令人诧异的是…  相似文献   

7.
未英胡同     
逝去的岁月和逝去岁月中的故事,像焚毁了的花朵,很难再拾起来,那些变成黑色或灰色的碎片都散落在哪儿了呢?50年代,我在北京断断续续住了三年多,大部分时间住在西单未英胡同四号,那是一条很僻静的胡同。四号是个三进大院,当时是总政治部电影处和创作室。第二进的北房改建为一个小型放映间,来看电影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元帅和将军,经常可以在那个简陋的放映间里看到罗荣桓、贺龙、萧华……等高级将领。1955年春我被列入“胡风反革命集团”可疑分子名单,就是贺龙在那个小  相似文献   

8.
贺岁片     
孙琳琳 《传承》2009,(23):60-61
2007年11月20日,"冯小刚贺岁电影十周年大放送"活动现场,主办方特意安排放映了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虽然这部播放了10年超过300次的拷贝的影片因为划痕其间被迫中断播放,但在整场的放映中,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从最初的展映、到互相开放市场上映影片,再到合作拍片,这些合作让世界电影人和观众在交流中不断受益。在交流中增进了解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几代电影人的梦想,他们期待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这个梦想从启动至今可以说初战告捷,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加强。1982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在意大利举办"中国电影回顾展"集中放映135部中国电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放映活动都在持续增加,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24)
正这部纪录片,只有短短的27分钟。它包含的信息量是如此巨大,让观看者只觉得太过短暂。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介绍说,这部影片于1958年在新西兰国内上映,很多的新西兰民众当时在电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50年代的新西兰民众对于中国是不了解的,而这部纪录片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或多或少改变了新西兰人对于中国惯有的印象就在今年5月,新西兰驻中国大使馆举行了一部关于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媒体放映会,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走进红色中国》,它是由新西兰电影制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人民群众放映电影42年,郭建华的人生道路是一部电影一部电影摞起来的。郭建华希望法治宣传片和科教片源源不断地在农村放映,声情并茂地给农村居民带去法律知识和好的收成。2016年12月4日早上7点刚过,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就来到开封市祥符区世纪广场。作为祥符区人民检察院的义务普法宣传员,她要和检察官们一起向村民发放普法宣传册。郭建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收集村民的需求,为下一部普法宣传片做策划。"‘12·4'每年只有一天,但在开封,在祥符区,普法宣传随时都在进行。"郭建华的这份自信来自她42年来坚守基层放映电影的工作经历。郭建华说:"过去,影片少,有啥就放啥。现在不同了,可以结合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村民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2.
孟庄 《人民公安》2007,(2):9-10
2006年12月2日晚,一部由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以大学校园犯罪为题材拍摄的DV电影《马家爵》,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放映。这是继山东青岛之后,在西安高校内的首场放映。据组织此次活动的学生会负责人讲,预计有近3000名学生观看。这部电影以"马加爵事件"为原型,融合了目前高校内的很多现状。整部影片约60分钟,真实地演绎了马家爵在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有人认为马加爵事件过于血腥,不宜搬上荧幕;有人认为马加爵事件拍成电影可以反思现实、教育后人。您持什么观点?  相似文献   

13.
引言在一九六四年一月号的《中国建设》英文版上,曾刊登过一篇轰动一时的文章——爱新觉罗·溥仪撰写的《从皇帝到公民》。同年,他所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出版,并立即被译成英、日、印度尼西亚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港澳报刊也兢相连载,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稍早一些时侯,一九六一年,日本朋友曾来北京摄制了纪录溥仪后期生活的影片《皇帝与庶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电影工作者,也曾为这位「末代皇帝」拍摄过纪录片。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底,中国新闻社拍摄了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这些影片都曾在国外放映,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14.
建议大家一定去看一下《天狗》。这部农村题材的影片以其平民性和现实性让影评界激动不已,这部思想性、观赏性、主旋律、艺术性兼具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在北京的一些大学放映时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15.
何必 《人民公安》2007,(2):10-10
2006年12月2日晚,一部由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以大学校园犯罪为题材拍摄的DV电影《马家爵》,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放映。这是继山东青岛之后,在西安高校内的首场放映。据组织此次活动的学生会负责人讲,预计有近3000名学生观看。这部电影以"马加爵事件"为原型,融合了目前高校内的很多现状。整部影片约60分钟,真实地演绎了马家爵在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有人认为马加爵事件过于血腥,不宜搬上荧幕;有人认为马加爵事件拍成电影可以反思现实、教育后人。您持什么观点?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2日晚,一部由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以大学校园犯罪为题材拍摄的DV电影《马家爵》,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放映。这是继山东青岛之后,在西安高校内的首场放映。据组织此次活动的学生会负责人讲,预计有近3000名学生观看。这部电影以“马加爵事件”为原型,融合了目前高校内的很多现状。整部影片约60分钟,真实地演绎了马家爵在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有人认为马加爵事件过于血腥,不宜搬上荧幕;有人认为马加爵事件拍成电影可以反思现实、教育后人。您持什么观点?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2日晚。一部由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以大学校园犯罪为题材拍摄的DV电影《马家爵》,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棱区放映。这是继山东青岛之后。在西安高校内的首场放映。据组织此次活动的学生会负责人讲.预计有近3000名学生观看。这部电影以“马加爵事件”为原型.融合了目前高校内的很多现状。整部影片约60分钟。真实地演绎了马家爵在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 有人认为马加爵事件过于血腥。不宜搬上黄幕:有人认为马加爵事件拍成电影可以反思现实、教育后人。您持什么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如何走向市场?怎么拍出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怎样评奖更能激励影人的创作…… 在新修改的《电影管理条例》生效之际,我们采访了冯小刚、夏刚、冯小宁三位不同风格的电影导演,他们的观点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救活农村电影队,加强农村电影工作,首先需要各级政府把农村电影工作当作两个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把农村电影的放映,作为考核基层干部工作实绩的内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电影放映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多渠道解决农村电影放映的收费问题。农村电影放映难,难在收费上。农村电影收费,有条件的要采取售票放映的办法,不具备售票放映条件的,可以从集体提留中提取一部分作为电影放映的经费,也可以每人每年提取一定的电影费,则电影队按计划进行放映。第三,要有计划地恢复和新建一批集体或国办队_一个时期,农村电影队中,个体队…  相似文献   

20.
《创造》今年第二期“百家言”栏中有一小文谈到了时下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确实讲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最近,笔者对云县的农村电影市场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了解,其境况令人担忧。1987年,云县农村电影迅速发展到56个电影放映队,全年放映电影1万余场次,以后五年,农民每年可看到电影10至12场。这是云县农村电影发展最繁荣时期。1993年后,云县电影放映急剧萎缩。到1998年,全县仅有7个队放映活动较为正常。农民“看电影难”,其症结是:认识模糊。有的人认为,现在是搞市场经济,电影是一种商品,让它投入市场任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