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设立,从理论上讲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起着积极作用,但从司法实践来看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司法机关对本罪存在认识上的不一致,从而导致对本罪打击不力,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下几个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国有资产统计局的数字,从1982年至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损失高达5000多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元。近5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推动,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入场交易等现象不断出现,虽然我国制定和出台了不少规定和政策以遏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但5年来的事实表明,每天仍有1个亿的国有资产在流失。如何从根本上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及检讨(一)“两权分离”理论没有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及法律对策周阳一、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一)国有资产产权流动与重组中造成的流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一是在国有企业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时,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低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二是在国有企业和外商合资合作...  相似文献   

4.
1999年8月份,江泽民主席在东北主持召开的八省区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同时指出,我国的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不仅要管好用好而且要使其保值和增值。作为担负着反贪防腐重任的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有责任与义务对国有资产流失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原因1.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不法行为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有企业正在加快进行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  决策失误,特别是投资决策失误,是国有资产流失最普遍、最严重的渠道。许多投资决策缺乏可行性分析,违反决策程序,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投资往往由企业主要领导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致使相当一部分国有资产打了水漂。  乱办实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些实体的绝大部分资产实际上是国有企业的,但由于在成立之初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造成现在产权不清。有些人便通过“改革”的…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的低效运行和流失现象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出现失误、失职,甚至有些国有企业经营者利用职务之便,侵害国有资产权益,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那么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管理,怎样建立一套有效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监控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企业经营者在缺乏监控激励机制情况下出现的问题 我们知道国有资产的管理基础是每一个企业,企业中生产经营的核心是经营…  相似文献   

7.
试论强化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检察监督机制唐光诚近些年,国有资产流失已达到触目惊心的严重程度,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国有资产流失的检察监督职能。然而由于国有资产流失涉及到行政、经济、法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特...  相似文献   

8.
强化和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已经成为当前国企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笔者针对国企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以期提出相应的对策。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产权制度上的缺陷。产权不清晰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目前国有资产产权在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界定清楚,其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国有资产管理者和国有资产运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清。这种情况首先使实际运营中的国有资…  相似文献   

9.
隐形国有资产流失和防治对策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徐澜波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引起政府和各界有识人士的广泛重视,有关对策性规范也正在陆续出台。笔者在此拟对隐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及防治对策中易为人忽视的问题提些个人看法。一、要特别注意国有资产的隐形流失及...  相似文献   

10.
国家将严查国有资产流失大案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国内外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新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清产核资的12.4万户国有工商企业,全部资产损失达2231多亿元,全部资金挂帐2206.9亿元,两项加起来占清产核资国有工商企业全部资产的10.7%。这些初步核查已足以揭示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性。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调查,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新的国有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国有企业较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少数管理干部的失职行为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根源。管理干部失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产权制度的弊端导致管理者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 传统产权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端:企业的产权主体形同虚设,产权关系模糊,权责关系不明确。在这种体制下,一部分管理者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始滑坡,忘记了自己肩负的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其职责,管理松懈,有章不循,甚至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使企业管理秩序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负面效应导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是一个严重问题,据我们对赤峰市宁城县的调查,流失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管理不严,有账无物。主要是有的企业私自将国有资产卖掉,还有的长期外借或丢失,造成资产账上有,而实物早已不存在。二是经营不善,企业亏损。有的企业搞负债经营,贷款过多,负担利率过重,经营效益差,或者决策失误,造成严重亏损,早已资不抵债。三是资金被拖久,有的已成死账。有的企业产品销售后资金得不到及时回笼,间接造成资产流失。有的企业资金被骗,致使国有资产付之东流。四是随意担保,造成损失。有的企业随意为其它企业或个人担…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给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与此同时,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如何正确认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做到保值增值,防止其流失,是党和政府、全社会都必须关注的大问题。笔者根据厦门市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特别是查处案件中发现的一些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违法犯罪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l、国有企业在向股份转制过程中,有的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还兼下属子公司总经理,大权独揽…  相似文献   

14.
遏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方式——货币投资、实物投资、技术成果投资和投资效益形成的资产,以及由国家法律确认的各类资产。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是,近十多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和测算: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失高达5000多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元;①近两年,每天有1个亿的国有资产在流失。②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遏止国有资产流失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损失民事责任论原永红近些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令国人震惊。按照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仅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实践中真正追究刑事责任的又寥寥无几。这突出反映了在我国国有资产法律保护中还存在漏洞,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在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同程度地发现经营性或非经营性的潜亏问题,有些潜亏数额还较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笔者简要分析造成潜亏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建议。造成潜亏的主要原因1.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备。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许多有关企业问题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等有关规章制度仍不完备,现有的一些相关法规也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之执行不力,造成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增大了国有资产流…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近年来成为国内外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为此,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的法规和政级,特别是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于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国有资产流失巨大类件及其有关责任者。本刊发表此文,抛砖引玉,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对此深入研讨,并赐佳作。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搞现代化企业制度,就是提出了对现有的企业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流失与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据估算: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流失约500亿元,90年代以来,每年流失达800-1000亿元。这种大规模流失是通过各种合法的、准合法的及非法的手段分割形成。一、国有资产流失形成巨大黑洞 我国的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公司)。当前,许多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效益不佳的后面隐藏着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存在于企业决策立项、基本建设、物资采购、生产经营、销售分配、评估交易、股份制改造等各个环节上。主要表现为: 1.盲目决策,巨额国有资金…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方式包括货币投资、实物投资、技术成果投资和投资效益形成的资产,以及由国家法律确认的各类资产。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全体劳动人民的血汗。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是,近十多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流失的形式也日见多样化。尤其是近几年笔者在司法实践当中,还发现特殊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即企业在依法解决经济纠纷的法律诉讼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这种情况下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以其自身的方式特…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然而近十几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制度、体制问题。一、缺乏权利制衡制度约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实践证明它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磨合期,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而造成制度性“真空”缺乏权利制衡机制运行效力,为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和环境,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