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说“戒”     
说“戒”李荣东河涓州大凡读过《由厢记p的人都知迈,枯恰论有个外号叫“·\戒”,这就是指“五荤”(信佛的人称大蒜、小蒜、洋葱、葱、韭为五荤)不吃,三厌天上自雁、地上的狗和水中的乌龟不食。法国大作家雨果主“论俗念”中对“戒”进行了诠释。他说:“我们的季一...  相似文献   

2.
钱财物质.是人们生活之依靠,正当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追求不能是无限度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则.做到“欲而不贪”,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以义为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相似文献   

3.
十来年前,我曾写了一篇小文《寻找老百姓》,大意是我们中国已经成了名片大国,有名片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名片上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姓名、通讯地址、电话等等,往往要添加上各式头衔(如官衔、职衔、誉衔、虚衔之类)。这样的名片太多了,铺天盖地,这就会使人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我们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人上人”,简直快要没有十足的普通老百姓了!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中国,许多人把人口看作是“包袱”和“负担”,而不看作是资源。例如,《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先生在《中国人口太多这是一个常识》一文中说:“人口太多,地球不堪重负:人口太多,国家不堪重负;人口太多,社会不堪重负;人口太多,家庭不堪重负;人口太多,个人找不到工作不堪重负……”那么,人口究竟是负担还是资源?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讲究民主。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感冒”,并不是从本质上反对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因为千篇一律、空洞无物的东西太多,特别是对动辄就摆出居高临下的架式“教训人”、“压服人”这一套很厌烦。对过去那种层层传达、你灌我受、你讲我听的教育方式已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6.
“不抛弃不放弃”!汶川抗震救灾中人们的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让人刻骨铭心.不抛弃不放弃.展现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执著。这种态度、情感和执著,产生了无穷的力量,延续了无数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获得叫失去,有一种接受叫拒绝。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拒才能有所取,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种生活的辩证法。此中道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那“知”和“晓”,对多数人而言,大都停留在观念层面,一旦面临现实的诱惑、利益的勾引,还能真的心知肚明、保持冷静、不失常态么?  相似文献   

8.
徐云鹏 《今日浙江》2010,(19):62-62
近阅《金庸传》,其中有当年邓小平与查良镛关于领导者智谋问题的对话,绕耳不绝,感触颇多。邓小平同志意味深长地说道:“政治家不要主意太多”,“太多了就会让人无所适从。”时至今日,这句话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和尚烧戒起源我们在电影、电视上见到和尚的光头上,用香火烧灼出几点伤疤,这叫烧戒。佛家称之为“焦”,俗称烧香疤。凡愿遁入空门的人,剃度之后即为正式的佛门弟子。奇怪的是,佛教发源地印度的和尚,他们从不烧戒,不受这种皮肉之苦。那么,在我国和尚为什么要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语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把立德放在了做人的第一位。做人要有道德,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无需做更多的阐述或张扬,但中国人目前缺的正是常识。其实我们完全不可太看重新的真理的发现,仅就一些传统的常识的实践,恐怕就够中国人努力几个世纪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常识积累也实在太多了。  相似文献   

11.
老鼠大概是这天底下最没有人缘的动物了。从《诗经》里的“硕鼠,硕鼠,莫食我黍”,到张爱玲《色·戒》里细眼尖脸“有鼠相”的汉奸“易先生”,老鼠总是与贪婪、狭隘、狡猾、肮脏等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法制不健全的社会产生这样一种“管理文化”:管人,就必须粗暴,无法与被管者平等相对;不让粗暴,就只能放弃职责,这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权力的价格     
权力有价格吗?眼下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权钱交易”。可见,说权力有价并不新鲜。但是,你见到过权力明码标价的市场价格吗? 有一次,我在出租车中与司机聊天时,就从中发现了这样一项权力的价格。 “既然有这么多人想经营的士,政府为什么不发给‘票’(经营执照)呢?”我问道。 “因为政府说,出租车太多了。”司机回答。 “那么,出租车真的大多了吗?” “确实是太多了嘛,你看满大街跑着多少出租车。” “你现在的收入比你前两年在工厂干活时的收入高得多吗?” “那当然,起码也得高个三四倍吧。” “既然如此,那就说明出租车并不…  相似文献   

14.
说“法轮功”是邪教,也许有人不相信。邪教可是“与国际恐怖主义同样可怕”的人类不醒之噩梦,“法轮功”真如邪教的梦辰一般让人惊魂不定吗?如果把“法轮功”与邪教放在一起来个“大比拼”,结论就会不言自明了。教主崇拜专家说邪教的第一大特征是教主崇拜,信徒唯教主是从,不惜为教主而生而死。北美州有一个膜拜UFO的邪教团体─—“天堂之门”,信徒们都相信教主爱泼怀特和他的妻子是天外来客,会把他们带往天国。爱泼怀特说,为了进入他所许诺的天国,“天堂之门”的信徒不仅要放弃“家庭、感情、私欲、人也甚至如果需要的活放弃你…  相似文献   

15.
记者:徐老师,您当年选择分析哲学作为主攻方向,是单纯的学术兴趣么? 徐友渔:不全是。经过“文革”,我们这一代人都有反思,都希望中国能有所改变,自己能有所贡献。这方面我跟别人思考进路不太一样,许多人有抱负,也许理想也很纯净,但往往想法很直接。比方考虑到中国贫困、被人欺凌,需要发展经济,于是就去学经济学;或者因为中国的政治制度需要改革就力图去从政。而我自己习惯在思想层次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6.
老姜戒酒     
常言道:“戒烟容易,戒酒推”,老姜——这位“宁肯缺一顿饭,也不肯少一口酒”并时常张扬“我与酒有不解之缘”的人,居然始料不及地戒了酒,这实在令周围的人惊诧,成为小小海岛上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老姜何许人也?他是县冷藏加工厂的大库保管员,也许是职业的原因,平日酒杯不离手,加上脾气倔犟,爱叫真儿,人送外号“老犟”。这天吃晚饭的时候,儿子说要去考公务员,老姜听罢,呷了一口酒,慢条斯理地说:“唉,算了吧,我看这考试只不过摆摆形式,走走过场,这样的‘好事’,还不够拉关系、走后门那些人的,能临到咱门下?”老姜嘴…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没有什么话比“坚持原则”更常用,同样也没有太多人怀疑这种回答中所包含的力量和正确性。“坚持原则”这句好像是不证自明的,合乎逻辑的,冈而几乎没有人怀疑这样一点:只要坚持了原则成功准会降临。这会完全正确.只要你知道在任何场合中“原则”是什么的话。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窄的“专业”中.就是真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法是人们普遍需要遵守的强制性行为规范.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相应惩罚。正因如此,人们对法都有所敬畏.其实这是好事。荀子说“畏法而尊绳”,然后“国常不乱”。只有畏惧,寸会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若无所畏,就可能无所不为.甚至无法无天。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青春,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说:“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就显得太多了。”对汉源人李桂林而言,他同妻子陆建芬耗尽16年青春、坚守大渡河峡谷二坪村小学,为边远彝村所做的一切,是他们人生“一部绚丽的乐章”。  相似文献   

20.
骄傲是一个人意志脆弱的表现,是政治上不成熟的标志。古往今来实践证明:骄傲必将摧毁一个人的进取心理,涣散艰苦创业的斗志,丧失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必将导致身败名裂。古人为防骄戒覆,曾将欹器置于座右,以此注水“满则覆”之道理,时刻提醒或告诫自己“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如何才能满而不覆呢?我认为应像老子李耳讲的那样做到“四不自”:一是不自见。不要只看见自己的优势和成绩,一个人走向社会或踏上工作岗位,凭着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取得一定成绩并得到社会好评或领导肯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一个良好开端,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