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河洛文化是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但是,“河洛居天下之中”,它又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所以,河洛文化不仅是中原文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主体文化。与我国其他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闽粤文化等不同,河洛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主导性,它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关系更为紧密,经过十三个朝代的升华,它把中国的古老文明润泽到全国大地。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是文化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子系统,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依托地域文化发展大学文化,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生涯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和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状况。淮安文化是中华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其内涵和价值对提升大学文化氛围,发展学生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是文化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子系统,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依托地域文化发展大学文化,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生涯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和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状况。淮安文化是中华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其内涵和价值对提升大学文化氛围,发展学生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树俊 《学习论坛》2009,25(6):63-67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历史地看,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的积淀.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首先来自于泰州本土的自我创造.泰州区域文化的形成是在泰州自有人类活动起不断创造、发展、传播的结果.但是泰州区域文化的形成有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和积淀过程--多次接纳外地尤其是中原人口的迁移,加之泰州文化与中原文化一直处于互动交流之中,因而泰州文化是一种超泰州地域、融会中原等地域文化的复合性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有着更大的开放性.中原文化促使泰州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进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区域文化的一大精品.  相似文献   

5.
闽台文化根源于中原汉文化,它传承了中原汉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在文化的不断交融、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很鲜明地域特征。因此,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  相似文献   

6.
魏晋文风的演进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融合有很大关系.汉晋时期,儒、佛、道思想的地域分布差异对文风影响较大.此期文化中心的东迁致使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中原文化日益共起,通脱不羁的中原文风由此兴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使中原文化不断吸纳各地文化,魏晋文风也得以会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与洛河交汇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和主干,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之曙光。河洛文化具有传承性、厚重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河洛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有利于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维系这个民族的最为强大的纽带。然而,中华文化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加之自古以来中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差异大,交流不便,且人口众多,族群并非单一,故而,在中国境内,存在着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提得比较多的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关中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包括台湾在内的闽南文化,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岭南文化等等。其中湖湘文化,更因在近代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9.
中原文化的本质是根文化,内涵丰富,有姓氏之根、名人之根、文物之根等。中原根文化已成为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形成了寻根经济。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的既定战略,也是河南发展的历史机遇,开发根文化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神圣性、传承性和丰富性等显著特征。中原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打造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根基,中原文化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而且中原文化携手周边文化共同繁荣。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原文化拥有强势的话语权,尽管中原文化与各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但是,中原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广。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原文化充当主体,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中原文化理应发挥核心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文化与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文化”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认真研究和科学把握“先进文化”范畴的科学内涵 ,以及不断创新先进文化 ,无疑对于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文化的内涵及分类何谓文化 ?这是研究和探讨先进文化首先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前几年“文化热”时期 ,曾有人统计 ,给文化下的定义有 14 0余种。直到目前为止 ,仍然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可见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是何等的复杂多样。我们认为 ,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一 ,从宏观方面界定 ,所谓文化 ,其…  相似文献   

12.
让网络文化真正成为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民族精神面临挑战,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探索和实践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文化走向网络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正引导一场文化的创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和文化古国,在网络时代不只是保存和发展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维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创造属于中华文化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思念 《学习论坛》2010,26(9):55-58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关注点中。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正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意义,发挥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作用,形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蓬勃气象,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百花园和众多文化流派,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创新文化建设是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相互关联的,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当前文化形态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要求我们从生态文化的视角把握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原则。生态文化对系统性的肯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对科技创新制约作用的理解,要求我们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应突出系统性原则和环境友好性原则。创新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原则和环境友好性原则在创新文化观念建设、科技创新活动、政府创新制度建设、企业创新活动等方面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余谋昌 《新视野》2003,(4):64-67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它包括人类文化的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一系列变化。建设生态文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从伦理的角度来区分文化的类属的.因此,它们必然存在一定的伦理际遇.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价值功能是相通的,建设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有着共同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18.
推进文化创新 发展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宪臣 《学习论坛》2004,20(1):27-29
创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综合创新是保持中国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大胆开拓、综合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中国文化的先进性.这其中包括内容创新,使中国文化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形式创新,用新颖进步的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制创新,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要求文化领域和谐发展。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丰富发展了主流文化,也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主流文化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坚持主导和引领非主流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文化本质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文化的理解大体有两种思路:作为"功能性"的文化和作为"主体性"的文化。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人化"。文化作为人的一种对象性活动,其合理性的内容表达是对人的本质以及人的主体能力的证明。在人类文化变迁中,不同文化形态间呈现出了多元互补、加速度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