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上井冈     
赵斌 《党史文苑》2007,(5):55-56
井冈山是令人神往的。不仅仅因为是著名的革命圣地。那里还有壮丽的自然山川。又红又绿的井冈山,以数量众多的红色景观。以色彩斑斓的自然美景。以走不完的红军路。听不完的红军故事,吸引着人们前往参观学习。去年7月。我们一到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就策划上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洗礼的事宜。在文杰、秀奇、字慕等学兄的组织策划下,我们一行13人乘车沿着毛泽东曾经走过的路,又一次登上井冈山。  相似文献   

2.
1928年9月,针对井冈山党组织大发展带来的党组织严重不纯、红4军八月失败带来的严峻考验等问题,毛泽东与边界特委领导开展了一场洗党运动。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整党运动,以地处井冈山根据地腹心的宁冈、永新两县为重点,党组织全部解散,重新登记,主要以投敌叛变或被俘、不  相似文献   

3.
张鸣 《福建党史月刊》2013,(19):24-24,25
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武装上井冈山。次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失利后的部队来到井冈山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为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2月,彭德怀率工农红军第5军来到井冈山与红4军会合。不久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以6个旅约3万兵力向井冈山进攻。  相似文献   

4.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井冈山茨坪红军路,是为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建的革命斗争史博物馆。195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兴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浩浩荡荡逾百万的红卫兵如潮水般涌上革命圣地井冈山,情景蔚为壮观,也是井冈山有史以来在特定时间段里上山人数最多的时刻,演绎了那个年代特有的一幕……红旗、红歌、红宝书、红袖章……1966年的秋冬,百万红卫兵串连至革命摇篮井冈山,把井冈山变成了一片红色海洋。入夜,群山叠嶂的井冈山,天高云淡,皓月当空。白天忙于走红  相似文献   

6.
熊来平 《党史文苑》2011,(10):64-65
井冈山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井冈山红色资源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把井冈山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现实途径之一,又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实效性,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井冈山红色资源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把井冈山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现实途径之一,又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实效性,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览》2013,(9):30-30
在带红军上井冈山之前,毛泽东并未上过井冈山,那他为何会选中井冈山呢?1927年2月,毛泽东到湖南衡山县城时,访问过当地的妇女会干部张琼。张琼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捕,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国民党鞭长莫及。从此,毛泽东就对井冈山有了印象。1927年9月初,在部署完秋收起义工作后,毛泽东郑重地对众人说:倘若暴动失利,退路在哪里?第二团团长王兴亚说:"要是咱们打输了的话,就退到我的两个老庚  相似文献   

9.
旗帜的力量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讲到中国红色政权的伟大意义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正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原本名不见经传,自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此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井冈山才声名鹊起。毛泽东在井冈山战斗、生活仅一年零三个月,但他对井冈山情有独钟,先后为其赋词《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均以"井冈山"为题,又都提到"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  相似文献   

11.
肖小华 《世纪桥》2010,(2):45-46
<正>如果不是钉在墙壁上的那块简易的木碑文提醒我,我怎么也没想到这幢破败的祠堂竟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赫赫有名的红28团的团部旧址?红28团团部旧址又叫谢氏宗祠,座落在井冈山的茅坪村。这座载着历史功绩的革命旧址,由于年久失修,如今已变得破烂  相似文献   

12.
1928年5月,贺昌以中共中央巡视员身份,奉命巡视湖南,并担负了领导重建湖南省委的艰巨使命。其后,在不足两个月的短暂时间里,贺昌和其他同志一道,迅速恢复重建了湖南各级党组织,密切了井冈山根据地与中央、湖南省委的联系,并指示发动平江起义,促成了红5军与红4军的井冈山会师,奠定了湘鄂赣根据地形成的基础。贺昌及其战友在湖南卓有成效的工作,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非同寻常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初夏时节,巍巍五百里井冈山,竹海莽莽,杜鹃怒放。 汽车飞驰在去往井冈山的路上,那首“井冈山上太阳红”的激昂旋律一直在耳边萦绕,令人激动,产生无限神往。我禁不住想.这个“中国革命的摇篮”,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阀对井冈山的"会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4军主力3600余人转战赣南;3月,向闽西挺进,把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播散在汀江两岸。在闽西,红4军先后消灭了军阀郭凤鸣、陈国辉等部,解放了长汀、龙岩、永定、上杭等县城,在各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共闽西地方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作战,举行武装暴动,组建赤卫队,一支以  相似文献   

15.
卢丽刚 《党史文苑》2014,(11):10-10
井冈山斗争时期,杜修经曾经以湖南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多次到过井冈山。1928年6月15日,他在《给湖南省委的报告——红军情形、湘赣边界特委情形、湘南情形》中说:"土地分了,即有农民自然的呼声,如,‘这样要共产党真万岁就好’。"根据杜修经的这段话,有学者提出,最早喊出"共产党万岁"的就是那个时期的井冈山农民。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在哪里?陈鲁民驻京某部团政委在作传统教育时,向战士们提问:“谁知道井冈山在哪里?”一阵沉默之后,有些战士说:“在日本。”又有个战士起来纠正说:“不对,井冈山是个歌星,前几天我还在电视里看到过。”团政委的心被震动了,我们的心也被震动了。不知道井冈...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20,(1):F0002-F0002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在全国率先宣布脱贫,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在脱贫“摘帽”后,井冈山市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发展战略,正在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奔向高质量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是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对此后的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井冈山精神不仅是当年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前赴后继,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9.
正"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江西井冈山被誉为"革命摇篮",那里的一茏茏竹子、一个个南瓜,曾被中国的作家和艺术家反复描绘和歌唱。今天,根据重庆搪瓷厂美工谢绍章的回忆,我们来看看井冈山名门望族谢氏家族的八角楼和三角炉。三角炉很少有人知道,1970年代曾  相似文献   

20.
“审问王光美”1967年4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了30万人批斗会。在江青、陈伯达的直接操纵下,一伙人对王光美拳打脚踢,王光美坚持原则,不屈淫威。“红代会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的《井冈山》杂志社,1967年8月10日出了《井冈山》专刊,登了《三审王光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