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7日至12日,由温州市龙湾区政府、温州市台办主办的"永昌两岸缘·邻里一家亲"两岸基层文化系列交流活动在龙湾成功举办。活动期间,来自台湾南投的40余位嘉宾参加两岸文化大联欢,实地参观永昌一小、永昌堡、雅林现代农业观光园、温州非遗馆、温州茶城等,开展国学朗诵、书法交流、包粽子等民俗文化互动,举行茶文化交流暨产业推介对接座谈会,交流双方在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管理、休闲农业等方面的做法和  相似文献   

2.
<正>4月16日至19日,第七届湖台邻里节在湖州南浔举办,来自台湾南投县的120位基层代表开启"邻里走亲"之旅。基层代表走亲戚话家常,了解南浔社区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成果。邻里走亲越走越亲4月16日,活动开幕式在南浔举办。九州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王明鉴、浙江省台办副主任何永明、湖州市台办主任徐新等领导及来自台  相似文献   

3.
邓靖  丁俣 《台声》2019,(19)
<正>9月22日,由全国台联、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主办,甘肃省台联、中评社、台湾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协办的第二届"两岸一家亲"学术论坛在甘肃省榆中县举行。本次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1·2'讲话与祖国和平统一"为主题,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大陆研究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湾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2)
<正>10月30日,2015海峡两岸汉字节在厦门海沧开幕。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为本届汉字节题词:"弘扬文化,促进交流。"汉字节以"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为主题,由"展、研、评"三大板块活动组成,是2015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的重要配套活动。汉字节系列活动将从10月30日起至12月31日在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台湾台北市等两岸城区同步举行。  相似文献   

5.
5月17日至5月19日期间,在温州、平阳两级台办的邀请下,台湾中华浙江省平阳同乡会148人前来平阳,参加2019"浙江·台湾邻里节"。19日晚,平阳县委在鸣山村文化礼堂举办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县委宣传部长林华代表平阳县委致辞,欢迎台胞回乡,也期待能在更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台湾同乡会派代表上台表演了《回乡的我》《阿母的手》《爱拼才会赢》等节目。本文就是这次活动中一些台湾乡亲回故乡参加2019"浙江·台湾邻里节"的参观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邻里"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守望相助、分享关爱、互存互恤的邻里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流传至今,而且在两岸均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月15日至19日,由国台办交流局指导,两岸关系杂志社、湖州市台办主办,南浔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湖台邻  相似文献   

7.
正9月17日至21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指导,《两岸关系》杂志社、湖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德清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湖台邻里节在湖州市德清县成功举办。该活动以"相望情牵两岸、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交往,增进湖台两地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1)
<正>第三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来自两岸及香港10位青年才俊,共谋"两岸一家亲"的青年作为——2016年12月13日上午,由全国台联与中评智库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出席论坛并发表两岸交流新观点,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来自中评智库、北京大学、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2年以来,湖台两地已举办了四届邻里节活动。2012年第一届湖台邻里节成功举办,湖州市安吉县山川乡与台湾南投县鱼池乡,山川乡高家堂村、马家弄村与鱼池乡中明村、五城村开展对口交流,打开了湖台两地基层交流新局面。近几年又连续举办了三届湖台邻里节,对口交流乡村也增加至15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2月29日,第五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榕城福州举行。本次论坛以"两岸族韵·中华一家"为主题,旨在通过探讨两岸少数民族文化渊源与传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岸一家亲"理念,揭露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文化台独"图谋,并为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探寻可行路径。本次论坛由国台办新闻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全国台联及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指导,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和台湾《旺报》共同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2日,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网络文化与媒体传播"为主题,通过两岸资深媒体人互动、网民学者交流,探寻两岸网络文化的发展创新,探讨两岸青年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探索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道路。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中华文化发展台湾促进会秘书长沈永峰,台湾海基会前专职顾问、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朱瓯,台湾中华文化复兴在理党主席兰梁筱娟等嘉宾,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和青年代表1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3月1日,以"小吃大师迎宾酒三山五园皇家游"为主题的2018第七届高雄·北京特色周在台湾高雄开幕。活动由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台湾餐饮产业工会等共同主办,分为"海淀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北京小吃街""京台厨艺交流赛"三个部分。"高雄·北京特色周"自2011年元宵节期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过六届,逐步发展成京台两地民间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13)
<正>6月13日,第三届两岸公益论坛在福建厦门开幕,300多位两岸公益机构代表和爱心人士围绕"公益——让社会更和谐"主题,深入交流实践经验,探讨两岸公益合作。为期2天的第三届两岸公益论坛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致公党中央海外联谊委员会、两岸交流基金、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台湾创价学会等机构联合主办。国台办副主任龚清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致公党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9,(21)
<正>11月5日,以"两岸同源,美美与共"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节,在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均庆院举行。海峡两岸各界人士1000余人齐聚这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温定光缘,畅叙两岸情。本届文化节由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主办,举行定光佛祭典朝拜和金身绕境巡安、海峡两岸书画创作笔会、客家美食节暨台湾台东伴手礼展销、海峡两岸乡村振兴研讨会、千年古寺水陆法会等活动。定光佛被誉为"客家人的保护神",是两岸文化交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5月21日至25日,第六届"两岸一家亲——渝台少数民族交流活动"在重庆举办。来自台北、新北、南投、花莲、苗栗、台东等地的54名台湾少数民族代表相聚重庆彭水县,感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共话中华民族情畅叙两岸一家亲"这已是我第3次到重庆参访,也是第3次到彭水自治县,我对重庆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9,(15)
<正>7月21日至26日,由山西省台办、山西省妇联、阳泉市政府、台湾中华两岸婚姻家庭交流协会主办,阳泉市台港澳办、阳泉市妇联承办,临汾市台港澳办协办的"山西在台新娘故乡行"活动在晋举行。此次活动以"两岸一家亲·共叙晋台情"为主题,包括"交流座谈、参观考察、亲子共游、互动体验"等4部分内容。12个在台山西籍两岸婚姻家庭共23人参加了活动。山西省委副书记林武表示,举办"山西在台新娘故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2)
<正>6月3日,第二届京台学者共研会系列活动——"文化视野下的台湾发展与两岸关系"研讨会,在台湾大学开幕。本次研讨会由台湾大学"国发所"主办,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和台湾丝路文化协会合办,台湾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协办。参会的两岸学者普遍认为,共研会立意精,从学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20日至24日,"‘爱行千里·画我江山’两岸油画家台湾写生作品展"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来自两岸书画艺术界的嘉宾120余人参加开幕式。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台联、中国油画院、台湾书画专业人才联谊会主办,北京市台胞交流服务中心承办。开幕式上,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致辞表示,北京市台联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和中国油画院、台湾书画专业人才联谊会共同举办展览  相似文献   

19.
付敏 《台声》2018,(11)
正5月15日,厦门理工学院第七届台湾师生交流周开幕,来自台湾铭传大学、世新大学等台湾高校50多名师生,在厦门理工学院展开了一系列交流活动。本次交流周包括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两岸青年优秀影像作品展、时尚艺术与传播高峰论坛、闽台大学生48小时短片大赛以及"声音艺术与实验"时尚秀等多个活动。此次活动由厦门理工学院新丝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13)
<正>6月14日,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俞正声在致辞中首先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委托,向参加论坛的两岸同胞特别是来自台湾的乡亲们致以诚挚问候。俞正声说,本届论坛以"关注青年、服务基层"为主题,充分体现了论坛面向两岸基层民众的方向,彰显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