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来自东北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记得刚记事时,爸爸是一家全民所有制水泥厂的采购员。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爸爸每个月都会去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枣庄市,河南省郑州市等地采购原材料,去北京、天津、上海的机会更多,基本走了个遍。那时我最高兴的就是盼着爸爸出差回来,每一次他都会带回来一些好吃的,让我们"饱饱口福"。太贵的东西,爸爸买不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学创新,就在我们师生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在我们师生平凡的教学与学习生活中。一、妙引,让思维瞬时"井喷"【教学片段一】师(投影)小方兴冲冲地走进家门,对爸爸说"明天放假,同学邀我下午参加生日聚会,您看我买什么礼物好?"爸爸说"爷爷生病,明天我们得去看望他。"小方说"我们明天上午去爷爷家吧,上午我有空。"爸爸提醒他"明天上午你要参加培训班,那不是上个星期报的名吗?"  相似文献   

3.
送爸爸回家     
叶芳 《台声》2001,(7):36-39
3年前,随爸爸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游历台湾本岛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然而今天,他却与我们天各一方已经整整 1年了。   从 1993年起,爸爸开始踏上回归故乡之路,第一次是妈妈相伴;第二次是他独自前往;第 3次回去时,他把我们姐妹 3人都带了去,让我们认祖归宗。而那次回来后,他被医生诊断出得了胰头癌。经过北京 301医院外科专家蒋彦永医生大胆而高明的手术,他很快就痊愈出院。术后 1年,我再次陪他飞向海峡彼岸,最后一次探望家乡亲人。作为女儿能整整两个月陪伴在他身旁,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但毕竟他已是病魔缠身,体力明…  相似文献   

4.
“妈,快开门,我回来啦!妈,你看。”何冬放下书包,从书包中取出一只精致的长方形盒子,炫耀地送到妈妈的眼前。“巧克力?我的小祖宗,你哪有钱买这么一大盒巧克力?”“同学送的。”何冬骄傲地一扬头。“好了,好了,先放在这儿,你快去做作业。”玉琴催促儿子。刘玉琴望着桌上的巧克力,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儿子是班级的班长,学生为了讨好巴结他,常送一些糖果呀、玩具呀,甚至还有送笔记本、钢笔的。社会上的请客送礼风已刮到了校园。世道也就是这样,何冬爸爸辛辛苦苦工作十几年,仍然是个不上品的办事员,还不是因为不会拍拍…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21):63-63
我们村全是某专家讲如何从表面辨别真正的成功人士:第一,自己不开车;第二,没有名片;第三,衣服没有明显商标;第四,没有小区名,只有门牌号;第五,经常在郊区活动;第六,包里现金很少。一位农民兴奋地打断专家,说:"我们村全是这种人啊!"知父莫如母晚上10点,妈妈对儿子说:"你爸爸去喝酒快回来了,你快点儿出去接他回家。"儿子有点儿不明白:"爸爸每天晚  相似文献   

6.
郑立学 《今日民族》2006,(12):33-34
我去拜访岩兵时,他刚从北京潇洒了一把风风光光回来。去年11月中旬,我借出差机会去拜访岩兵。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很小,不足万人,岩兵很出名,几乎人人知道,所以很好找,随便问个人,他都会告诉你。岩兵家在西盟电视台背后的文化馆宿舍,一幢钢筋混凝土高楼,这跟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住房大同小异。进了岩兵的家,最显眼的是客厅正面墙上挂满岩兵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乐器,这是他的骄傲,也是他身份的象征。墙角电视机柜旁摆满了各式各样佤族的生产生活用品及饰品,让我感到进了岩兵的家就像进了一座佤族的博物馆。热情爽朗的岩兵见了我高兴地笑着:“…  相似文献   

7.
幽默六则     
《劳动保障世界》2009,(7):63-63
哭了 我7岁的儿子汤姆正要和我一起去看电影,这是他第一次去看电影。这部电影真的催人泪下,因此,我告诉他这部电影非常悲伤。但他并没有被吓倒。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我问他有没有哭。“哭了。”他说道。“在哪一部分?”我问。“你不愿意给我买爆米花的那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趣味概念     
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 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 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 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于是,甲就去买 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  相似文献   

9.
于兆文 《中国保安》2009,(10):71-71
宏儿,见字如面: 你去北京当保安已半年有余了,胃病好了吗?一切还如意吧!家里情况都很好,只是父母对你有些牵挂。可能是你爸爸平时很严厉,你从小有什么话都愿意跟妈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你爸就是嘴上不说,其实他把什么话都放在心里,他对你的爱和牵挂绝不会比妈少。你每次打电话回来,他虽然不抢着说话,过后却总是问个没完没了,我有时生气甩给他一句:"你自己不会问啊?"可过不了多久他还是要问。我有时爱唠叨,  相似文献   

10.
记忆的温度     
陈斌华 《台声》2014,(2):51-52
<正>2001年2月,我与现任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作为新华社也是大陆首批驻点记者到台湾采访时,第一次到高雄住在福华饭店,饭店的公关胡一凤女士(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的姐姐)负责接待我们。席间闲谈,我随口说自己在台湾最爱吃的水果是猕猴桃(台湾叫"奇异果")。胡爸爸是原籍安徽的国民党去台老兵,阔别数十载,思乡甚殷,平常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大陆寻奇》。晚饭后,一凤姐回家告诉父亲晚上接待了我们。老人很激动,闻听我爱吃奇异果后,当即要子女开车带着去超市买了两盒奇异果,让一凤姐  相似文献   

11.
爸爸的压岁钱艾明波过年了,当我把压岁钱送给女儿时,心猛然一动,伸出去的手竞好久没有抽回来,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给我压岁钱的情景。少年时代的我最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糖果,放上鞭炮,穿上新衣服。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生产队分红了,爸爸领我兴高采烈地来...  相似文献   

12.
撒马拉转塔     
一  毛姆有篇小说名叫《撒马拉相会》,说巴格达的一位商人派仆人去集市买粮食,工夫不大,仆人面色苍白狼狈不堪地跑回来。浑身发抖地向主人报告: "主人,我刚在市场被人挤了一下,抬头一看竟是死神。她见是我,立即做了一个吓人的手势。我想死神一定是冲我来的,现在求您赶快借我一匹快马,我要逃离巴格达,躲到撒马拉去。 "商人闻言立即借给仆人一匹快马,让他逃往撒马拉。当天商人自己去市场买粮食,不料也碰到死神。商人感到很奇怪,就问死神早晨碰到仆人为什么做一个吓人的手势。死神说: "那不是吓人的手势,而是我被你的仆人吓了…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岁末,我们到燕崖乡双泉村看望一个基层农业战线上的老代表——刘宝吉,当问他先后任县、市人大代表20多年来最得意的一件事是什么的时候,他笑笑说:我最得意的就是为老少爷们算了三笔账,都成功了。我们听得一头雾水。他却说:听我慢慢道来。他算的第一笔账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说,我叫它"发展账"。1983年春天,我到烟台去参观学习,看见烟台的果农都赚了大钱,当时就有了在我们村发展红富士苹果的想法。回来后我就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会,研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事。哪知道,村里的老村长第一个就不同意,站出来反对。我现在仍记得老村长当时说的话:宝吉啊,你可得想好了,一旦不行,老少爷们跟着你吃饭去,行吗?面对老村长和乡亲们一双双充满厚望和怀疑的眼睛,我给老村  相似文献   

14.
正"刘阿姨,我买一盒山枣糕。""刘阿姨,我买一袋山薏米。"近日,笔者在浦城县水南街道圆弧市场见到了村民刘三妹,她正在摊位上忙活着。刘阿姨说:"人大代表介绍我儿子到深圳打工,我留在家里带孙子和照顾残疾的老伴,这是人大代表帮我找的摊位,可以卖点土货,赚点钱补贴生活,我们家已不再是贫困户了。"像刘三妹一家一样依靠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 北京的士司机小赵一听说记者要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去采访,第一句话就是:"我怎么也忘不掉我看的第一部电影《地道战》!这部电影我总共看了11遍!"我父母是门头沟煤矿的工人,那时最让我们兴奋的就是看电影。我们常会透过破旧的会场窗户,贪婪地看那些电影,如《地雷战》等等。"1963年出生的小赵现在成了老赵,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雅兴去影院看电影了。但那个饥饿时代的经历和记忆,对于他来说,却比什么都值得珍惜。在去八一电影制片厂半个小时的路上,他说的全是小时侯看电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最让王培全快乐的是,他有72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女在身边;而最让他困惑是,他的"培心雨林"孤儿之家至今没有得到合法的身份。"王爸爸,您每一次到这里来看我们,都和我们聊到深夜。每一次,您离开的时候,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并异口同声地说:王爸爸开车路上小心!"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88岁高龄的黄建忠,是受邀去北京参加大阅兵活动的广西抗战老兵中最年轻的一位。70多年前,参加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抗击日军,成为了他一生中最荣耀的记忆。这位刚从北京大阅兵回来的抗战老兵,虽已是耄耋之年,身体却依然硬朗,精神矍铄。1943年,他在昆明一家报社当学徒,彼时处处看到抗日救亡的游行宣传、话剧演出、歌曲演唱,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8.
阿西从日本回来,问起同学,我告诉他:"麦德哈来北京了,有一句话他重复好多遍:18年了,别提它了。"阿西摇着头说:"哪有18年呢。"我只好用2005减去1986。两个人顿时神情落寞起来。毕竟时光在飞逝。  相似文献   

19.
萨茹拉的信     
张叔叔:您好!近来工作还忙吗?你们那儿的天气还是那么湿热吗?我们这儿的天气从现在开始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忽冷忽热,真让人受不了。我回来后特别想念你们。还记得吗?有一次您来我的房间里和我们谈心,您坐在那张椅子上的姿态特像我的爸爸,您和我的妈妈谈话时我便坐在一旁观察你的一举一动,有的动作像得不得了,好久没有看见过爸爸坐椅子的样子了,我真的好想爸爸呀!已有7年没有喊过“爸爸”这两个字了,我渴望在梦里梦见爸爸,想看看他现在是否还好,但我很少梦见爸爸,有时我梦见他背对着我,我使劲地喊爸爸,爸爸却始终不理我,…  相似文献   

20.
山之子     
一孙勇9岁的儿子孙昊见了生人腼腆得像个小姑娘,写作业有问题都是缠着妈妈给他讲,孙勇倒像个客人似的,他感慨地说:“我这儿子跟我不染(方言:不亲热)。”孙勇的妻子武玉霞说:“他老不在家,这孩子从小跟着我,风里来,雨里去,他的警察爸爸像个收不回来线的风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