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李霄冰 《世纪桥》2015,(2):86-88
在西部地区改造传统农业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探寻桂林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一是特色农业发展;二是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三是绿色农业发展战略;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五是是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的启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之路;走创新发展之路;走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王七章 《探索》2003,(2):134-135
在我国加入WTO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形势下,在西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依靠科技支撑,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这是增强西部山区农业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 ,给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利用外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已成为河南吸引外资投向的新亮点。改革开放 2 0年来 ,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产品供给由严重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进步。农业发展如此迅速 ,利用外资功不可没。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能整体推动农业发展的战略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经济新飞跃的有效组织形式 ,也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地域闭锁,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严酷,许多地方成为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贫困地区.以辩证的观点分析西部地区诸多不利因素中的有利因素,提出组建富有地域特色与市场竞争能力的绿色食品农业基地、苜蓿草业基地、杂粮豆薯基地,化不利为有利,将有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助于"山川秀美"工程和中央确立的西部大开发大政方针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宁夏南部山区及整个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戈 《实事求是》2001,(5):47-49
新疆地处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虽说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比较低 ,但却具有发展大农业的客观条件 ,有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既没有必要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 ,也没有必要走东部地区的老路。在西部大开发中 ,面对加入 WTO的新的历史条件 ,我们应从新疆的实际出发 ,发挥新疆农业的比较优势 ,克服新疆农业的制约因素 ,大力推进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新疆农业的产业结构特色 ,变新疆为农业强省 ,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一、新疆农业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 ,用行政控制的办法调节生产数量 ,成为各级政府解决农业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单纯…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中,中国要重点完成下列战略任务:一是大力加强农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节水的农业,积极帮助和引导乡镇企业提高管理、经营水平。二是继续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中国不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步缩小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三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改造和提高传统加工工业,重点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的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劳动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造就新型农村、村镇建设与环境整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在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主要表现在产业体制成本、市场需求和产业技术等方面。选择合理的产业政策,因地制宜地确定地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实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西部大开发中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产业结构、所有制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一是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二是以优化所有制结构为目标,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经济成分多元化进程,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三是以优化城乡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化、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农村特色产业、城市经济在GDP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0.
臧旭恒  曲创 《发展论坛》2000,(10):28-30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继 20年前的沿海开放发展战略之后的又一项战略性部署。西部大开发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与我国东部地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密切相关。西部是全国的西部,西部大开发不只是一项区域性的发展战略,而且是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旨在拉动国内需求、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全局性、长期性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对我国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意义   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的选择与调整意义重大,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第一,西部大开发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是调整区域结构 ,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并且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要和根本的地位。而在西部开发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广大西部地区来讲 ,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方向指引下 ,抓住这个发展机遇 ,选择合理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 ,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关键。发展绿色经济就是扬长避短、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亮点。发展绿色农业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单一 ,…  相似文献   

12.
西部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峰 《探索》2001,(2):120-123
西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贡献率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民增收缓慢.西部农村发展落后的实质在于农业产业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组织形式单一,缺乏规模效益.产业布局不合理,难以实现产业的整体效益和良性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粗放以及农民非农化就业机会少,农民收入来源局限.因此,西部农村实现发展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技术变革、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无论国家是将我省全部还是部分纳入政策共享、统一规划的西部之中,从地缘上看我省与西部相连,在农业产业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农产品生产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置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宏观大背景之下,西部农业乃至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都将会给我省农业发展带来较大的促进,应抓住机遇,深入研究,借势加大我省农业的发展力度。一、全面分析和认识国家西部大开发决策对我省农业发展的影响目前,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路初步形成,开发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五大内容。围绕着西部开发的总任务,国家必将在政策、资金、金融信贷、技术引进等方面对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制约了产业生态化发展、农业耕作方式没有达到产业生态化发展要求等问题.长春市要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统筹协调发展应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提供土壤.  相似文献   

15.
从西部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各自具备的发展条件看,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基础条件不足.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形态所派生的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弱化了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3,(7):45-46
如何实现农民的致富增收,是摆在镇乡面前的一大难题。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只有通过对农业进行有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农副特产品,走产业化经营道路。虾子镇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并走出了一条极具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辣椒产业化。 一、辣椒产业化发展历程 虾子镇是农业大镇,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  相似文献   

17.
赤峰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兴起,为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在经营规模、投资渠道、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要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地区农业经济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必须结合市情,把园区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产业政策和重点方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一、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市场建设发展分析虽然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起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来说,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但是中部地区能够发挥农业基础相对较好、发展的内在潜力较大等优势,并在“特”字上作文章,因而在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  相似文献   

19.
浅析西部大开发给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为处于西部地区且经济较落后的贵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对于已形成雏型正在寻求更大发展的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来说,也同样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江泽民同志近期针对  相似文献   

20.
李红梅 《新视野》2005,(5):21-23
西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不应继续走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老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经济落后地区已经难以顺利介入世界工业化发展链条,只能另辟奇径.一味按照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去安排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发展模式,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必然事倍功半,使原有的民族文化消逝殆尽.西部经济发展理应走跨越式发展道路,跳过工业发展阶段直接进入服务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