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08,(19):58-59
“五朝弊政皆亲历,遵从马列无不胜”。这是董必武在《九十初度》中的感言。他一生经历了满清王朝、民国初元、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割据和蒋介石政权。他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法学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民主政治思想是他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45年他就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实行民主政治”。他对中国宪政的内在特有品格给予了科学界定,并亲身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传承了邓小平同志一系列重要思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引用了邓小平同志有关民主与法制的一段著名论述:“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一生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提出“国以民为本”、“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依法办事”等法制思想、理念。他的法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民主法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本法律观等法学理论、理念的渊源。学习、弘扬董必武法学思想,要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运用分析实证的方法来分析邓小平的法律思想,并将其放在严格的典型的法律理论中作一定的分析和评价。按照顺序,分别论及邓小平所理解的法律,他对民主和法制的理解以及他对法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和理论构成了周恩来精神.其民主思想及其活动和民主风格是周恩来精神的突出体现。他的民主思想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6.
武俊 《中国司法》2004,(10):5-6
8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座谈会,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首都法学界法学家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刘飏主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题,阐述了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没有党的…  相似文献   

7.
高层     
《中国监察》2011,(18):4-4
何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发展 全国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发展。加强基础性、战略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直非常注重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1980年和1986年,比较集中的阐述了他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接班人,他在总结中央第一代集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民主和法制的基本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谢觉哉是新中国民主宪政思想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继承毛泽东所提出来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观的同时,还在多方面对此理论进行了宪法法理化的延伸和发展。他从宪法法理的角度阐发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基础理论、阶级基础和基本原则,并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历史使命和作用有所揭示。谢觉哉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延伸、细化,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宪政理论学说体系,而这也成为谢觉哉宪政思想的精华及重大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观点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国家,他强调哲学王统治,轻视法律,反映了他反民主的人治思想;后期他培养哲学王失败,才转而在《法律篇》中表达了对法治的诉求。本文从柏拉图生活的时代背景去理解他的思想,得出了和传统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社会混乱、道德沦丧,怎样把握真理,消除智者意见的不良影响,是柏拉图关注的焦点。因为,只有符合真理的政治法律制度才是正义的,才能使社会秩序稳定。因此,我们理解,柏拉图一生一直是在为民主法治构建理论基础,晚年他感到自己没有精力在理论上继续开拓时,才将理论转化为制度,以期后人沿此方向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所以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以确立和实现人民民主为根本价值追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其次,要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就必须建构起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而协商民主是这些民主制度的运行形式。再次,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努力与创造,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人民民主由此成为社会主义的活力。最后,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必须在社会主义阶段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使人民养成民主的思维和民主的习惯,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下的个人高度自治、自律、自由、自主奠定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建立和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组织的实践中,贯彻了他的民主思想,对党内民主进行了探索。他的党内民主思想体现在他的实践和论述当中,我们可以从他的党内民主民主思想中归纳出一些思想特征,这有利于我们在进行党内民主理论建设和实践中从整体上来把握马克思的党内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王建宏注重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注重开展民主生活会,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牢筑党员反腐防线,增强党员党性修养,他的高尚情操烘托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工作,无私奉献,谱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民主宪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民主宪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邓小平的民主宪政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列宁是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者,他从俄国的政治经济实际条件出发,在对资产阶级司法的局限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阐发了司法独立、司法平等、司法民主、司法监督和司法公正等一系列的体现人类司法文明精神的思想理念。根据这些思想理念,列宁对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司法体系进行建构并应用于苏俄社会主义司法建设的实践。列宁的司法思想是列宁在领导俄国长期革命斗争和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人民主权、民主集中制、法制统一和权力监督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理论构成了列宁司法思想的理论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和近代民主法治建设的开拓者孙中山,不仅以他的光辉业绩垂范后世,而且以首创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思想而成为著名的革命理论家。五权宪法思想是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核心和精华,他为之奋斗了一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的法律思想及实践。指出其为实现法治社会,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体制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推动了中国政治与法制近代化。他为达到目的而终生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怀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建立和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组织的实践中,贯彻了他的民主思想,对党内民主进行了探索.他的党内民主思想体现在他的实践和论述当中,我们可以从他的党内民主民主思想中归纳出一些思想特征,这有利于我们在进行党内民主理论建设和实践中从整体上来把握马克思的党内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9.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09,(21):59-60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是积极进行宪政理论的探索者,而且是为宪政理想实现的践行者。他的民主宪政思想是其博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未形成完整体系,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逐渐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并把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视为党的基本治国方针,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