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政务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政府再造的过程,而政务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关键,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影响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存在五大因素,我国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必须进行管理理念再造,工作流程的优化与再造,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再造,提高公务员和公众的信息素质与技能,流程再造应当依法进行,建立完备的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兼谈新公共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的广泛应用的结果,但是,它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活动。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力,降低信息化的投资风险,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进行政府流程再造是必然的选择。结合企业信息化的经验,论述了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的必要性,以及在不同的电子政务应用层次对政府流程再造的不同要求。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应用层次的提高,也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对电子政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了新公共管理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借鉴意义和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论电子政务发展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电子政务,是一项强有力的政府流程再造措施。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政府再造的主要目标,即政府职能和组织机构的优化,公众服务质量的提高,政府管理成本降低等。从而可以满足信息时代企业和公众要求政府提供公开、透明、方便、快捷、低成本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共同推进,政府流程再造已成为公共服务改革的主要路径之一.当这一新兴改革工具推动我国公共服务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除了流程再造普遍可能遇到的问题之外,政府流程再造主要问题和障碍将来自跨部门流程的大量存在所带来的各种差异、沟通、协调和对接问题.此外,再造还可能带来参与、公众满意、公职道德消解、以及组织记忆消失等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绩效政府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线和重要战略之一,其特性也必然规定并制约着以它为背景进行的,作为政府改革尤其是公共服务改革具体路径的政府流程再造改革的性质和方向.从政府绩效的维度对政府流程再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公共服务流程再造发生的背景、特点及限制条件,从而推动此项改革健康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流程再造不仅是20世纪中后期企业再造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且也被西方国家引入到政府管理中,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政府再造战略"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在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中也开始将流程再造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政府过程管理,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困难与障碍,由此而引发了公共管理学界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尤其是对缘起于企业管理的流程再造,引入我国政府管理后能否适应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是否符合公共需要,是否具备可行性尚存疑虑。本文将以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行政生态环境分析为基础,对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公共需求与现实可行性进行基本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7.
政府改革必须进行政府流程再造。政府流程再造借鉴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经验,借助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面向公众需求服务的各项工作整合起来,不断提高政府绩效,从而使传统的职能导向型政府转变为流程导向型政府。政府流程再造是一个持续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满足民众需求、系统优化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政府流程再造不能彻底抛弃原有流程重新设计,而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运用识别策略、推进策略和评估策略,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这是一种对现有流程的某个片段、环节进行改造的渐进性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双良 《理论探讨》2008,(3):147-150
行政审批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行政管理职能,直接体现着政府的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行政审批流程与程序.行政审批流程与程序是因行政相对人而存在的,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程序创新的真正目的是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程序创新是一种思雏方式的转变和政府管理创新,不是单纯搞自动化或单纯用技术程序解决问题,技术程序与人员服务都不可偏废.在流程再造与程序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二者的平衡.从服务型政府的角度出发,综合顾客需求、行政环境、技术工艺等因素,应实施"技术 人员"的双重模式的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程序创新.  相似文献   

9.
贾童舒 《学理论》2010,(21):28-29
作为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的出现和实施有效促进了政务流程的重新建构,加强了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天津市率先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务机制,从而推动了政府管理创新,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数字政府环境下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政论坛》2018,(1):50-59
在数字政府环境下,政务服务数据的流通与共享,能够有效促进政务服务的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打造政务服务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然而,电子政务建设探索期"缺规划少标准""重建设轻运维""重硬件轻软件""重宣传轻落实"等共性问题造成的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等现象,导致数据利用不充分、数据共享不全面,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现状难以满足"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实践需求。要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共享,促进政务服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就需要发挥政策优势,以标准化为切入点,逐步应用并完善云端共享平台,深度融合机制与技术的创新,保障配套资源支撑,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政务服务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而非“电子”,但重视政务与依赖技术并不矛盾.行政管理界在强调和贯彻工具手段必须为价值目的服务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对电子政务的技术应用前沿——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积极关注、主动追踪和成果利用,这是政府必尽职责,也是为保障政府管理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电子政务前沿技术应用将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村是农村公共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村治发展面临制度性障碍。台湾地区将再造理论从企业与政府研究领域引入村治研究领域,为大陆的村治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村治再造是当今构建和谐村治的合理选择。和谐村治必须通过理念再造、形象再造、村民再造、流程再造、制度再造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验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是在当今信息时代,政府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对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办事流程的一次再造,其核心目标旨在实现一个开放的、有回应力的、透明的、办事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发达国家或部门(如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美国)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而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只是处于摸索和尝试期,提高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水平的途径:一是政府、公民、社会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二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三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悖论与政府管理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政务工程绝不是简单的IT在政府中的应用,电子政务作为新技术,其实是政府经营系统的一部分,必须和经营系统的各部分相互协调才可以发挥其作用。政府再造是电子政务实施的理论依据。电子政务是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的政府再造,是新时期政府管理变革的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应该在继承政府再造先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整合电子政务系统,防止信息悖论在电子政务中重演。电子政务败因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复杂性有直接关系。复杂性可以从4个维度来描述:衔接、变革的幅度、人员、时间。这4个维度可以说是电子政务项目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最后,给出了我国当前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现政府管理变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迅速,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全国36座典型城市电子政务实践证明,我国电子政务已经取得的成绩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发展迅速、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与此同时,也存在政务服务软硬件供给水平有差距、社会公众深度参与不足、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型面临挑战等方面的问题。应通过以下三个策略优化电子政务发展,从而持续提升我国政务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打造一体化智慧政务发展新格局;优化管理,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服务,提升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政府管理模式的内在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产物,没有任何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像电子政务那样突出了政府管理的技术性特征,但是,电子政务的实质不在技术,而在政务。除具备技术基础之外,电子政务更具有价值、职能和组织等方面的内在基础。价值基础、技术基础、职能基础和组织基础共同支撑起了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政府管理模式的大厦。因此,发展电子政务,不仅要注重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更要注重政府理念、政府职能和政府组织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以ZZIC电子政务创新为案例研究对象,从政府创新的角度探讨了电子政务对政府问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科层制和碎片化行政的体制情境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的解耦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和对话机制改进政府问责。借助于解耦机制,地方政府可将外部问责嵌套于上级问责之中,兼顾"对上负责"和"对外负责";借助于信息披露机制,地方政府可通过增强政务运行的透明度来增强问责主体的参与程度,将公众诉求转化为问责压力;借助于对话机制,地方政府可通过提升政务运行的回应性来保持问责活动的频度,提升问责事项的解决效率。研究发现回应了以往学者对"电子政务能否改进政府问责"的争论,提出借助信息与通讯技术来形成更具整体性的嵌入式问责体系,深化了对电子政务作用机制的理解并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白璐 《学理论》2013,(32):19-20
近些年,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在技术、政务建设、公民参与三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信息技术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电子政府不断推动着公共服务的转型与变革。我国电子政务面临一些挑战,应在技术、政务建设、公民参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中政府流程重组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业务流程重组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必需环节,但是与企业相比,政府的服务及管理活动具有其特殊性,所以政府的流程重组应该在保证政府管理活动持续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推行。本文对两种重组模式———系统改造和全新设计进行了比较,并针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特点,认为在当前情况下,系统改造模式是国内政府流程重组的适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探讨及其实践路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流程再造理论最初用于改善企业管理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基本理念与方法不断被用于当今以"政府再造"为核心特征的政府行政改革之中,形成了政府流程再造(GPR)理论,并从政府理念、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对传统官僚制组织理论提出了挑战.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行政体制的前提下,中国政府流程再造应遵循ESIA(即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的原则,选择一条"观念再造-职能重塑-结构重组-流程重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