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深入研究了反倾销法中的实质性产业损害的三种形态及其认定方法,认为实质性产业损害是最基本的损害形态,我国应当尽快完善有关标准和认定方法.损害评估因素的具体化和定量化是今后反倾销实践和理论的一种发展方向.我国将来的反倾销法应就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的建立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
付荣 《法学论坛》2006,21(2):36-42
实质性阻碍是反倾销法损害认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和实质性损害、实质性损害威胁共同构成反倾销法中的损害要件。实质性阻碍在反倾销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总体上探讨反倾销法律制度经济和非经济的合理性,并分析其在实质性阻碍标准中的应用,同时也将审查特别适用于实质性阻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采用的抵制不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措施之一,是针对倾销这一不正常的竞争手段而采取的保护措施。美国于1916年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反倾销立法,1921年修订的反倾销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较完备的反倾销法,其后美国国会数次对1921年反倾销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使美国反倾销法日益完善。一、任用的便走.在确定是否采取反倾销措施前,要确定是否存在倾销,依《美国反补贴与反倾销法》的规定,倾销就是指进D商品在美国市场以低于公平价格销售,并致美国工业部门造成实质性损害。由此可见,美国法律规定构成倾销的…  相似文献   

4.
朱哲 《法制与社会》2011,(24):86-87
实质性损害、实质性损害的威胁以及阻碍一国国内产业的建立是确定实质性损害的标准,从反倾销实践中来看,实质性损害是最常见的损害类型,损害调查一般都围绕实质损害进行,而很少涉及实质损害威胁,几乎不涉及实质性阻碍,因此,对与为什么将实质性损害威胁确定为确定实质性损害的标准就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反倾销协定》、美国法,欧盟法等相关规定并结合相关案例对实质性损害威胁及其存在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法中“国内产业”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反倾销法对“国内产业”予以界定的必要性  所谓倾销,简单的说,就是指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产品的行为。倾销行为会对进口国国内的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因而成为国际贸易规则所反对的对象,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制订了反倾销法对倾销行为予以界定并加以制裁。  对倾销行为的制裁措施包括临时措施和终局措施。  无论是临时措施还是终局措施,反倾销措施的采取都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存在倾销行为:存在损害;倾销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倾销法对国内产业的范围界定得适当与否对于反倾销法能否有效地发挥其应有…  相似文献   

6.
仇澄 《行政与法》2007,(2):117-119
近些年来,反倾销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很多国家都采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反倾销法的国家之一,也是采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之一。学习和研究美国反倾销法,通过对中美两国反倾销法中关于倾销的的确定,反倾销调查程序,反规避措施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反倾销立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7.
张保芬 《河北法学》2003,21(6):41-44
倾销的确定是反倾销法中的重要问题,倾销存在是产业损害存在的前提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要件之一。倾销的确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的确定以及二者的调整。结合WTO反倾销守则和我国新反倾销条例,对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确定等进行论述,阐述我国有关倾销确定规定的完善,对我国反倾销立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反倾销措施业已成为世界各国防止倾销、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普遍手段。同时,作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规则,反倾销法也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但是,由于反倾销所具有的"两面性"特征,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备受争议,且已成为悬挂于WTO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文拟从法律功能的研究视角,对反倾销法的显性、隐性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反倾销立法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频繁受到外国对我国的倾销和发起的反倾销冲击,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认为研究我国反倾销法与WTO反倾销法律规则如何接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对保护我国的国内相关产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反倾销措施业已成为世界各国防止倾销、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普遍手段。同时,作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规则,反倾销法也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但是,由于反倾销所具有的“两面性”特征,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备受争议,且已成为悬挂于WTO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文拟从法律功能的研究视角,对反倾销法的显性、隐性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反倾销立法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