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的青年时代,正是一九二四年北伐战争风起云涌之际,当时听说,中国妇女界有位杰出的人物——宋庆龄女士,她将带着女兵从赣江经过.我渴望参加这支队伍,去当一名女兵.以后我在革命队伍里,陆续听到有关她的事迹.她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形象,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宋庆龄诞辰115周年,也是她一手创办的中国福利会成立70周年。1938年6月14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后来,保盟改称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仍然由宋庆龄领导。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位政治家像宋庆龄那样,创建并领导一个人民团体达43年之久。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宋庆龄诞辰115周年,也是她一手创办的中国福利会成立70周年。 1938年6月14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后来,保盟改称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仍然由宋庆龄领导。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位政治家像宋庆龄那样,创建并领导一个人民团体达43年之久。  相似文献   

4.
我和宋庆龄同志认识于三十年代初期.当时我刚刚走上社会,在上海当律师时,她和蔡元培、鲁迅、杨杏佛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深挚的情谊──周恩来与宋庆龄郑毅涛,郑宇周恩来与宋庆龄的革命友谊始建于20年代,正值国共首次合作期间、她曾回忆道:“在20年代中期,我在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他当时很年轻,但已经俨然是一位革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多才多艺,久经锻炼的领导人了。”而宋...  相似文献   

6.
冯都 《传承》2008,(19):22-23
宋庆龄是中国伟大的女性,一生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新中国的创立呕心沥血,被周恩来称为"国之瑰宝"。她晚年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爱,是她一生的写照。两袖清风为政廉洁早年宋家为宋庆龄在庐山修建了一幢别墅。1953年7月,她来到阔别18年的庐山后,看到旧居满意地说:"我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好,现在解放了,我决定将此房交给国家,由庐山管理局统管,  相似文献   

7.
宋庆龄婆婆诞生到今年刚好一百周年。回顾中国这一百年宋所走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而她始终顺应潮流,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最高利益这一边,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促进世界和平而鞠躬尽瘁。本来以她的身份,她尽可在国外享尽荣华富贵,而她却选择一条和中国人民共甘苦、共患难的艰辛道路。她的高尚品格不愧国人给予“国母”的称号,不愧国家授予最高荣誉——国家名誉主席的称号。我有幸在孩提时代便认识她,在以后长达30年的岁月里一直受着她慈祥恺悌之关怀和教导,使我终生难以忘怀,感激不尽。我从小视宋庆龄为外祖母,按家乡风俗称她婆婆,原因是我的家族和孙中山先生的宗族  相似文献   

8.
新政协筹备工作,开天辟地,每天都偶列新鲜事.短一件事都果重大新闻。大家都注重遵守纪律、任何人对外决不随便说话。50年过去了,往事已成了历史。我当时任筹备会秘书处副处长,亲身经历了终身难忘的场面和故事,今天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永世难忘。首先难忘的是正式会议开幕时,在中南海怀仁堂签到处激动人心的场面。当时毛泽东已从香山双清别墅迁入中南海丰泽园。他步行到怀仁堂。在签到处用毛笔在宣纸簿上工整地签下名字。宋庆龄也由罗淑章陪同到达怀仁堂,她穿着灰色旗袍,含笑问大家打招呼,在签到簿上亲笔写片“宋庆龄”三个大字…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是宋庆龄诞辰120周年。她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她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她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天津留有她光辉的足迹。1924年12月4日至3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在天津张园居住27天。期间,宋庆龄日夜守侯着病中的孙中山,并陪同孙中山和代表孙中山访晤了黎元洪;她在张园给美国和日本的友人分别写信,告知他们在天津的情况:1929年孙中山奉安大典时,宋庆龄又在天津有短暂的停留;新中国建立后,她非常关心天津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星稀月黑之夜,二十时十八分,一位伟大女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半个多月来,我不断地守侍在她的病榻旁边,或徘徊在楼下的走廊里,心中默祷着使人心灵窒息的噩耗不要闯来.但是人的生命毕竟是有止境的.大限终于来了.我没有话可说.我咽下了凝聚在眼眶的泪水.六十五年来我所认识的宋庆龄同志的战斗的生涯,象长篇的连环图画,一幅一幅浮现在我的眼前. 从最近的谈起.邓颖超同志亲自向宋庆龄同志报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接收她入党的经过,宋任穷同志同我向她报告人大常委会一致通过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她喜悦地点了头,说“谢谢同志们”.这之后,五月二十日,晨九时,叔婆——我通常这样称呼宋主席——曾和我作了相当长的谈话.那已经是她病情非常危急的时候了.她坚强地战胜病魔的冲击,一句话带两声喘地谈,谈,谈了足足二十分钟.我的广东腔北京话,她常常听不清  相似文献   

11.
很多年前,宋庆龄的好友邓广殷(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二十多年,知道的事很多。尤其在宋庆龄晚年,只有隋家姐妹与她同住,了解很多内情。  相似文献   

12.
纪念宋庆龄逝世15周年为纪念国家各誉主席宋庆龄逝世15周年,北京、上海等地于会年5月举行了纪念活动,深切缅怀她的光辉业绩。宋庆龄基金会邀请宋庆龄生前好友、在她身边工作过的人员及有关中外专家学者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了题为《宋庆龄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的一生,是伟大的光荣的一生. 宋庆龄同志,原籍广东省海南岛文昌县,一八九三年一月二十七日出生于上海(农历为壬辰年十二月十日,按中国的习惯算法,现年九十岁).她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一九○八年,她十五岁的时候,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上学,一九二二年毕业,获学士学位.辛亥革命胜利后,她在这所学校曾收到她父亲寄来的新国旗,她马上取下清朝的龙旗,扔在地上,踩在脚下,高呼拥护共和的口号.一九一三年,她在校刊上发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胜利.文章说:“这意味着四万万人已从极端的君主制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而在君主制的统治下,‘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是被剥夺的.”同年回国后,她即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一九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她与孙中山先生结婚.她陪同孙中山来往于上海、广州之间,负责处理大量机密书信和其他日常工作.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时,北京爱国学生被反动政府逮捕,当时,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夫人和秘书,代孙中山起草了“学生无罪”的援救电报.一九二一年五月,孙中  相似文献   

14.
樟树,亦称香樟,是宋庆龄生前喜爱的树木,也是她伟大品格的象征。为了纪念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继承和发展宋庆龄关怀和从事的妇女儿童事业,中国福利会于1985年6月14日,创设了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后改名为宋庆龄樟树奖)。在宋庆龄的榜样感召下,“樟树奖”团结和激励着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妇女儿童事业,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李丽娜 《传承》2008,(18):92-93
宋庆龄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患难中与孙中山结为革命夫妻。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还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更是孙中山革命火炬的传递者和捍卫者。宋庆龄对孙中山忠贞不渝的爱情更为世人所崇敬和羡慕,不仅体现了她的爱情观,也折射出宋庆龄的思想道德境界,这也是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宋庆龄在海外有众多亲人。她实际上把与海外亲人的联系,当作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一部分。“对他的猝然去世.我止不住掉泪”宋庆龄是很重亲情的,但她从来不允许这种感情影响甚至改变她的政治立场。她的原则是,只要有利于国家的利益和历史的进步,她就会发挥这种亲属关系的作用。也就是说,是离还是和,是和好还是对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进行新的接触,要看是否符合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宋庆龄亲属孙穗英等于一九八一年六月四日发表书面声明如下: 我们敬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孙逸仙夫人)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与世长辞了.她的逝世对中国和全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她在世界各地所受到的广泛爱  相似文献   

18.
宋庆龄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患难中与孙中山结为革命夫妻.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还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更是孙中山革命火炬的传递者和捍卫者.宋庆龄对孙中山忠贞不渝的爱情更为世人所崇敬和羡慕,不仅体现了她的爱情观,也折射出宋庆龄的思想道德境界,这也是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宋庆龄的掌上明珠 1947年4月,一个专门为儿童演戏的剧团--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即现在的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由宋庆龄女士在上海亲手创办。宋庆龄在她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将民族的未来与少年儿童联结起来。在她看来,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观看戏剧,可以提高儿童的素质,给予儿童娱乐,点燃他们的想像力,是最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宋庆龄一直被公认生于1893年,与毛泽东同庚。但实际上她属虎,即生于1890年。著名画家陈宪锜曾有一段关于宋庆龄属虎的回忆:一次,他在画毛主席像时,宋庆龄走了进来,边看陈宪锜画画,边与之聊天,还递给陈一支烟。陈宪锜将烟夹在耳朵上,继续画画。宋庆龄问为何不抽?陈答:带回去孝敬母亲。宋庆龄夸陈宪锜是个孝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