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全球要闻     
《瞭望》1998,(22)
全球要闻5月18日—24日)美不再制裁在伊朗投资的外国公司美国总统克林顿5月18日宣布美国不再制裁在伊朗投资的外国公司。1996年克林顿签署“达马托法”,威胁要制裁在伊朗和利比亚能源领域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的外国公司,后又将这一投资最高限额降低到2...  相似文献   

2.
陈铭 《瞭望》1996,(35)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了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案,将惩罚在伊朗、利比亚石油、天然气行业投资4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公司,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对。这对伊朗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首都德黑兰像往常一样平静,没有出现去年6月美国宣布对伊朗制裁后的经济动荡、政治恐慌。  相似文献   

3.
全球要闻     
《瞭望》1998,(21)
全球要闻(5月11日—17日)中西亚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举行中亚五国和土耳其、伊朗、阿富汗8国总统以及阿塞拜疆和巴基斯坦两国总理5月11日在阿拉木图举行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第五次首脑会议,并通过呼吁建立区域交通、通信和能源体系的阿拉木图宣言。中西亚经合组织...  相似文献   

4.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3)
全球要闻(8月3日-9日)伊拉克核查又起风波伊拉克政府8月5日在一项声明中宣布立即中止同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特委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关系,直到特委会重新改组和联合国有关解除对伊制裁的决议条款得到实施为止。美国白宫发言人...  相似文献   

5.
美国制裁伊朗能够奏效吗?本刊特约记者徐长银华盛顿专电美国白宫5月8日发表声明宣布,克林顿总统已于7日晚签了一项行政命令,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这项命令将于30天后开始生效,它将禁止美国人或美国公司与伊朗进行货物、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一切贸易往来以及为这...  相似文献   

6.
国际要闻     
《瞭望》1996,(34)
克林顿签署达马托法案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一项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法案(达马托法案),表示要对在这两个国家投资的外国公司予以惩罚。 这一法案出台后立即遭到欧盟、巴西、古巴等  相似文献   

7.
全球要闻     
《瞭望》1998,(15)
全球要闻(3月30日—4月5日)罗马尼亚总理易人罗马尼亚总统康斯坦丁内斯库3月30日任命内务部长德热乌为代总理,4月2日又任命参议员拉杜·瓦西里为新总理人选,并授权他组阁。乔尔贝亚是30日宣布辞去总理职务的。今年年初,罗马尼亚多党执政联盟中两个主要政...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7,(31)
全球要闻(7月21日~27日)基辛格在纪念“乒乓外交”25周年招待会上发表讲话“乒乓外交”25周年纪念活动在联合国举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联合国乒乓球俱乐部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7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举行招待会,纪念25年前中美两国为恢复接触...  相似文献   

9.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0)
全球要闻(7月13日-19日)·45·全球要闻俄获贷款以解燃眉之急7月13日,俄罗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日本银行共获得187亿美元的贷款承诺。在这批贷款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提供112亿美元贷款,这是该组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批贷款,也是俄罗斯...  相似文献   

10.
达马托法案     
《瞭望》1999,(12)
1995年12月,达马托法案作为美国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一项法案被美国参议院通过。1996年,为使总统在不损害贸易自由的情况下实施制裁,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对法案做了重大修改,并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该法案规定,凡是那些在一年时间里向伊朗投资4om万美元以上用于帮助其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外国公司以及违反联合国对利比亚禁运规定的外国公司都要受到美国政府的惩罚。美国政府对外国公司的惩罚措施有:拒绝提供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拒绝向违反规定的外国公司发出进口许可证;禁止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任何12个月期110…  相似文献   

11.
全球要闻     
《瞭望》1998,(9)
全球要闻(2月16日———22日)·46·《望》新闻周刊1998年第9期全球要闻美伊核查危机动态2月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军事顾问萨阿迪说,如果美国向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将被迫停止在伊的工作,特委会监督伊军事设施的仪器设备也将被...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总理埃尔巴坎8月10日出访伊朗,一周后,叙利亚总理祖阿比飞抵德黑兰,成为6年来出访伊朗的第一个叙利亚政府首脑。此两次访问不仅时间相隔甚短,而且是在美国加紧制裁伊朗的背景下,所以引人注目。 叙利亚多年来一直是伊朗的盟友,是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的唯一阿拉伯国家,其总理出访伊朗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美国竭力促成叙利亚和以色列媾和之际,却去和美国的仇敌伊朗靠拢,不免会引起美国的不满,在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达马托”法案,决定对在伊朗和利比亚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资的非美国公司进行制裁的情况下,埃尔巴坎不顾美国警告,毅然出访伊朗,并同德黑兰达成价值为200亿美元的天然气交易,更引起美国的愤怒。那么,既然美国反对属预料之中的事,伊,土,叙领导人为何仍要接触?  相似文献   

13.
全球要闻     
《瞭望》1998,(20)
全球要闻︵五月四日十日︶(图片由新华社专发拉那烈在金边国际机场拉那烈回国准备参选柬埔寨前第一首相诺罗敦·拉那烈5月4日从曼谷回到金边。这是他去年因“七月事件”被罢免职务以来第三次回国。拉那烈在机场表示,这次回来暂时不打算再走,准备参加7月26日的大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了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案,引起包括欧洲联盟成员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应,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政府严厉谴责这一法案,欧盟15国8日对美国顽固实施达马托法正式提出强烈抗议。这是欧美就赫-伯法发生争执后,在贸易制裁问题上的再次交锋。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瞭望》1996,(31)
美国决定缓施赫—伯法部分条款 美国总统克林顿7月16日发表声明,宣布将旨在强化制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第三条款的实施时间推迟6个月,即把8月1日生效推迟到明年初再作定论。赫尔姆斯—伯顿法的目的在于向同古巴有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施加压力,以便进一步孤立和制裁古巴。这项法案遭到美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并要求克林顿否决这项法案,否则将对美国进行反制裁。 葡语国家共同体成立 世界上7个葡萄牙语国家(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7,(43)
全球要闻10月13日—19日)哈萨克斯坦将迁都阿克莫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苏尔丹诺夫10月13日在北京宣布,本月22日至25日该国将举行迁都仪式,阿克莫拉市24日起将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迁都的主要原因是现首都阿拉木图的人口已达140万,远远超...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7,(44)
全球要闻(10月20日—26日)10月25日,“明星’97”联合军事演习在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及沙漠地区全面展开。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演习中训练沙漠阻击利苏巴逃抵布基纳法索布基纳法索外长韦德拉奥果20日宣布,刚果流亡总统利苏巴18日逃抵瓦加杜古,布...  相似文献   

18.
全球要闻     
《瞭望》1998,(11)
全球要闻(3月2日-8日)泰国反对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泰国反对党(新希望党、国家发展党、泰国民众党和民众党)3月2日向国会提出不信任动议,要求弹劾川·立派总理领导的多党联合政府。这是反对党对川·立派政府提出的第一个不信任动议。新希望党主席差瓦立·永...  相似文献   

19.
全球要闻     
《瞭望》1998,(29)
全球要闻7月6日—12日)联合国提高巴勒斯坦地位第52届联大7月7日以124票赞成、10票弃权和4票(美国、以色列等)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提高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根据决议,作为联合国观察员,巴勒斯坦将享有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按照联大议...  相似文献   

20.
全球要闻     
《瞭望》1998,(12)
全球要闻(3月9日—15日)苏哈托再次当选为印尼总统印度尼西亚人民协商会议3月10日举行会议,根据宪法,苏哈托作为人民协商会议唯一的总统候选人自然当选为新一届总统,任期5年。苏哈托于1921年6月8日出生在爪哇日惹市的格穆苏村。1966年3月出任印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