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着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状态,并正在陷入长期增长乏力、低迷的困境。究其原因,短期内自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所导致的世界经济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增长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发挥着更为根本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进程,是近五、六百年来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结构性变化,它一方面使得美国经济超越了16世纪以来形成的"地理·实体经济空间",开辟了另外一个新的"电子·金融经济空间",成为一个典型的依靠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和资本自由流动来掠夺全球资源的"金融国家";另一方面,它在美国国内外形成了双重的"中心—外围"结构,在国内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中产阶层破产,在国际上则形成了"金融国家"与"贸易国家"之间的分工、竞争格局,导致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和以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巨大。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存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必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产生一定影响,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等各个层面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参与,也将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转型,这是认识21世纪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最重要的关键词。在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发展模式及生产、生活方式以至国际格局和国家关系模式、人们有关战争与政治、战争与和平关系的观念,都将发生转型式的新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也将与世界转型进程同步,在经济、政治及生产、生活方式以至价值观、国际观等方面转型。中国转型不但是世界转型的一部分,也是世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世界转型的性质、方向与总进程。鉴于转型是21世纪大趋势,中国须适应世界转型大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模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以至价值观念,制订相应的国家大战略。本文在分析世界及中国的转型趋势、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中国为适应世界转型趋势所应采取的国际战略,尤其主张中国应及时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社会发展模式,以及调整国际观和国际政治观。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形成的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人们一般把世界经济中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市场容量与经济潜能巨大、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国际资本数量规模巨大的地区,称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它既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之一。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首先在二三百年前形成于西欧(主要是英国);到19世纪末期,开始由欧洲向美国转移;近三四十年来,在东亚首先是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其后是中国、东南亚其他国家及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东地区国家独特的经济发展特点,该地区动荡的政局对内外经济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地区经济层面,造成地区经济秩序破坏,投资环境恶化,资本流入陷入停顿,高失业率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地区经济复苏态势受阻。在全球经济层面,则导致该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受到冲击,国际油价可能长期高位运行,全球通胀压力增长,金、银等贵金属价格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全球主要股指可能进入震荡和调整期,并使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前景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在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合作层面,双方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中国的石油进口均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美国和东亚经济的表现尤为突出,日本和欧洲经济也开始复苏。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美国等发达国家提高利率等因素的作用,世界经济增长在下半年受到抑制,预计 2005年将走向温和增长。世界经济形势变动增加了中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但不会产生过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自2014年以来,非洲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从之前年均增长5%下降到3%左右。但是,非洲经济仍有不少亮点:增速仅次于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在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6个非洲国家;1/3的非洲国家在包容性增长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数字经济在非洲一些国家兴起。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债务负担加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挑战,非洲国家纷纷倡导经济多元化、积极推进非洲一体化,并加强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合作。非洲崛起的势头没有也不会改变,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世界经济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间,按官方统计,GDP总量由1978年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2450亿美元,增长了14.2倍①;从1979年至2005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左右(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从1980年的173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美元,增长了近9倍。这样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曾经达到过的高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相比。在其他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获得的发展成就和变化,在中国只用了二十多年。”③…  相似文献   

8.
在乌克兰危机升级、欧洲能源危机加剧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是深化贸易合作的重要一环,也可为中国继续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在中东欧地区的发展助力添彩。本文利用GTAP模型,运用动态递归法将GTAP10.0数据库中的数据外推到2021年,对2014~2021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进行模拟,并预测其对双方国家宏观经济、双边贸易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在开发双边贸易潜力、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明显超过关税壁垒的改善,这种促进作用是双向的、互益的;同时,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负面影响相对来说并不显著。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应削减贸易壁垒,改善进出口贸易运输流通环境,保证物流畅通;简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加强能源供给的多元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强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产业链合作,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对外进出口快速扩张和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进出口数据虽然能反映两国的贸易依赖关系,但是由于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以产品内分工的方式融合在全球价值链之中,必须借助全球间的投入产出表才能准确掌握日本生产对中国需求的依赖。根据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对日本出口流向进行分解、以及对两国国内增加值按照最终吸收地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满足中国的内需,以中国为中心的三极贸易结构明显存在,但并不是日本对中国贸易的主体;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内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外需最为依赖的国家;而中国经济对日本的依赖程度要低于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因此不难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走势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要大于日本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和各具代表性的经济转轨国家,其粮食安全问题历来为两国政府和其他转轨国家所密切关注;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其粮食安全状况也对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以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和安全线指标为基础,中国规定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这是粮食安全的红线,但按这一标准仍时常有缺口。俄罗斯虽谷物自给率较高,但按粮食和食品安全的综合性标准衡量,其粮食和食品自给总水平一直低于90%,存在粮食安全的隐患和风险。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东北亚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东北亚经济形势持续好转,其主要表现是设备投资出现增长,个人消费缓慢启动并有所增长,公共投资、出口大幅度增长,外来投资大量增加,对外投资增长强劲,大企业收益状况良好,多数国家失业率有所下降等。由此对2000年及21世纪初的东北亚经济指标作出了比较乐观的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共同因素主要是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体制大变革,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和中国经济持续走强,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明显缓和等因素。而影响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消极因素则是石油涨价、企业资金短缺和国家财政困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经贸摩擦的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对华投资的增加以及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主要国家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中国的崛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国际社会也因此日益关注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些国家对华实行不公平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国际经济摩擦。借鉴国际经验以减少或减弱国际经济摩擦,建立并维护与其他重要经济伙伴国的良好经济关系,对于我们创造有序、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俄两国的能源安全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加。目前,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对中国来说,当前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个能源缺乏的国家,近年来能源进口不断上升。从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强劲。而俄罗斯是个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中俄两国不仅具有地缘上的优势,而且在能源方面也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有利于俄罗斯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但中国外交话语的"短板"问题也日益突出。外交话语是体现国家文化传承、意识形态、重大利益、战略方向和政策举措等官方基本立场的表述,而话语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独立自主外交时,更需在大国外交的丰富实践基础上,厚植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基础,加强外交话语体系建设,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以有效应对相关挑战,实现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历史性提升,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政策在南共市国家的适用性。南共市是由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组成的一个区域性贸易和关税联盟,其成员国主要实行旨在保护本国工业的进口替代政策,来自共同市场外部的商品被征重税。中国在启动经济改革、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引进外资之前,其经济增长率低于多数南共市国家。自1979年开始实施几项重大经济改革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已跻身全球经贸大国之列。20世纪9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改革建议和"华盛顿共识"对南共市国家的经济产生了负面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南共市国家注意到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开始将中国视为经济榜样。分析表明,中国许多经济政策都适用于南共市国家,诸如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增加自主创新投入等。只要南共市各国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步骤,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减速,受其影响,欧盟经济也已放慢步伐;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迄未看到复苏迹象;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同时陷入困境。对美、日市场过分依赖的东亚国家,经济受到全方位的影响,复苏进程受阻。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经济结构、企业改组不力和金融坏账是对东亚经济前景看淡的主要内部因素。中国经济发展较好,为中国加强同东亚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是世界经济正步入一个以可持续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全新时期,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正处于极为深刻的结构性转折关头,它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各国21世纪的未来。 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或正在把寻求可持续增长作为本国最主要的经济政策目标。战后50年的世界经济既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时期,也曾陷入七八十年代两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区域是当今世界的重心,也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地区,加强这一区域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该地区的经济规模仅次于欧盟与北美,位居第三。区域内各国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态势明显好于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俄韩等国的经济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 自从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WTO后,中国以国际大家庭成员的身份进入国际大市场,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起门来搞建设,只有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世界市场,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成为WTO成员后,中国必须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除了加强与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因此,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李晓  陈煜 《东北亚论坛》2020,(3):43-57,127
新冠肺炎疫情的急剧扩散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本文探讨了疫情对世界经济增长、深层次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可能造成的冲击,认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将受到重大影响,全球化进程可能呈现出现碎片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赤字更加凸显且内容更加广域化,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重构进程将有所加快并更加注重安全因素。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系统的应对措施,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该从“保增长”调整为“保就业”,并努力确保外向型产业链稳定;中长期应该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和积极推进国际经济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