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的A类人员是主要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核心员工 ,如何留住他们、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士气、因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本文从分析企业A类人员的特点入手 ,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住A类人员的策略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孝林 《创造》2003,(5):30-31
我国加入WTO后,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人才的集聚与流失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人才市场的激烈争夺,搞好国企的人力资源开发,就成为现实中最迫切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学实力的竞争。"国企中的各类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精华部分。按帕累托的理论,企业中20%的人创造了80%的财富,而80%的人仅创造了20%的财富。因此,注重分析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海娜 《前沿》2012,(17):107-109
内部营销理论的出现和应用,无疑使在有限的资源投入下,为企业营销实现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并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作为典型现代服务业的电子商务行业,顾客良好的购物体验决定了顾客的忠诚度,满意的员工产生满意的客户,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就成为企业内部营销的核心;广东的电子商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80、90后一代,须采取针对性的内部营销策略,才能够赢得他们的尊重与信任,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薪酬体系的工作中,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哪些是关键岗位、谁是企业的关键人才?我们都知道80\20定律。例如,分析公司的业绩达成率指标:一个公司的业绩,80%的业绩是20%的关键人才创造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中,人才的开发、培育、吸引等活动,逐渐成为企业获取最大效益的系统工程。怎样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落在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企业确定人才开发战略显得至关重要。第一,开发企业家才能与提高企业劳动者素质并举。企业家是革新者,是创新者,是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机会的人。因此,对伦业家才能及创新力的开发,显得非同一般。同时,对企业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开发与提高,也须共举。因为,高素质的企业家在企业中有创新、领头。带动作用,可创造出较高的效益,但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这部分人的…  相似文献   

6.
记者:效益是企业的核心,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听到某“企业效益差、管理好”的说法。请您对管理的有关问题谈点看法好吗? 高凤来:管理是创造“春都”奇迹的保证。所谓管理,就一般意义来说,是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有意识、有组织地对管理对象发生作用的社会活动。管理的实质是推动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以使各生产要素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7.
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成立,系集科研开发、生产、贸易、管理于一体的股份制公司。公司位于闽南金三角中经济活跃的著名侨乡晋江市,交通便捷,厂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现有员工2500多人及一批高素质的生产经营人才。公司一贯秉承“团结、策划、效益、服务”的企业精神;团结,创造人性的基本动力;策划,创造企业持续发展的平台;效益,创造企业发展与员工价值的源泉;服务,创造客户成功的时针。几年来,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利用当今先进的电脑网络系统,形成了一个规范化、统一化的科  相似文献   

8.
人才市场是人才、智力交流和交换的场所,既具备作为市场的一般特征,又是人才特殊生产要素市场。其主体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人才,其实质是通过市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侧重于创造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人才市场是伴随经济改革大潮应运而生的产物,在这一产物中,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到特殊的市场上去“销售”。一方面由于人的本质属性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有着独立的经济人格,他能自主地选择招聘单位,便于发挥自己的某种专业知识或特长;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具有公平性、流动性、竞争性,它以优胜劣汰为核心。人才市场是块“试金石”,它规范制约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市场具有充分的和完全的自由竞争,不存在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人才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知识是企业无形的财富”的经营理念,已成为中外企业界的共识。企业要发展,效益要提高,人才是关键。本文试对企业人才效益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美国是一个最能吸引人才的国家。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快车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此,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实施“知识移民”的“收割机政策”。千方百计为人才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那么,美国是如何创造人才引进和人才成长环境的呢?建设人才成长的行政环境美国面对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的人才“新赤字”,美国政府顺应企业需求,在大力加强国力人才培养的同时实施了大量政策:第一,以H1-B技术工作签证法案引才。10年来有60万名来自印度(40%)、中国(9%)、独联体、英、法、澳、日等国的专业人士赴美工…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核心是领导班子,班子的核心是“班长”,即“一把手”。现在企业人才不少,但多是“将才”,真正的“帅才”不多。也就是说,能担任“一把手”,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萧山区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以专利建设为重点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实施“百亿技改”和“百亿研发”等工程,引导企业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努力推进该区由“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由“萧山制造”向“萧山创造”转型。该区2004年、2005年专利申请量都以80%以上的速度增长,分别达到725件和1310件;两年中专利授权量也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分别为355件和432件;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批拥有较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企业,全区已有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17家;专利建设推动了企业创新的步伐,去年该…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易得,而具有高度忠诚的人才更是十分难求。很多优秀的企业在录用员工时,往往将忠诚摆在所有品德的第一位来考虑,在他们看来,越是能力较强的员工,如果忠诚度不够,一旦出现问题,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招聘是企业获得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员工忠诚度的认同和感知,也始于招聘录用阶段。因此必须把好招聘关,从源头开始为提高员工忠诚度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的期盼、等待和惶惑中,21世纪已经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有人说这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有人说这是智识经济的世纪,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人财”的世纪。 之所以称为“人财”,而不是“人才”,因为“人才”只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而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企业来说,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资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必要一环。换句话说:“人才是企业一笔流动的财富,是企业  相似文献   

15.
薛涌 《同舟共进》2013,(11):28-30
由人才跟着企业走,到企业追着人才走。美国近年兴起的“回城潮”,折射出21世纪最“酷”的城市不再是以“招商引资”为核心,而是想方设法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美国梦正在离开郊区”?美国城市学家Alan Ehrenhalt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大逆转和美国城市的未来》,开篇以他的家乡芝加哥为例,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美国城市的变化。1979年1月,一场罕见的20英尺大雪埋没了芝加哥,全市交通陷于半瘫痪状态。唯一几辆还能运行的通勤列车,在远郊的起点载满了急着上班的中高产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中型企业也同其他领域一样生机盎然,各方面的工作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许多的新难题,最使广大职工感到迷惘的是市场经济的正面效益与负面效应;“核心”与“中心”这个“二难”问题。本文暂议怎样认识和处理这“二难”。  相似文献   

17.
报载,以招揽各界精英施才献智为主旨、诞生我国第一批10万元年薪教授的“长江学者计划”,现在全面启动。目前110所高校招聘高薪教授、302个设岗学科吸引了上千名海内外学者踊跃应聘。中国人首次郑重向世人宣告:让人才先富起来。“先富的是人才,让富裕的‘脑袋’也有富裕的‘口袋’”,这一思维合乎新世纪的新形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生产力的不断提档升级、生产手段的经常更新换代,而人才正是这升级、换代的不竭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拥有了人才并不等于就获得了成功;只有发挥了人才的才智,才能创造出人才效益。长期以来,我…  相似文献   

18.
“品牌”是一个名称、符号、图案或者是它们的组合,用以识别品牌创立人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劳务区别开来。“品牌”是一种形象认知度即知名度,由品牌创立人创造出来,再灌输给市场,让市场接受,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效益。“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策划、品牌形象、品牌扩张等内涵。打“品牌”是一种营销宣传手段,需要突出创意、体现风格、塑造个性,来增加市场吸引力和渗透率。  相似文献   

19.
王丹 《前沿》2014,(13):18-19
随着加快改革渐进步伐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各行业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行业、市场要求的实用型“高级蓝领”越来越迫切。本文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级企业蓝领”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高级企业蓝领”对职业教育系统、行业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论述了如何培养实用型“高级企业蓝领”的这一途径,为推动企业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提出来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管理素质是企业素质的核心要素。管理不仅出效益,而且还出人才、出技术、出企业所有其他要素。事在人为,企业的“人为”首先是通过管理实现的。因此,强化管理素质建设,在整个企业素质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过程是通过各种管理要素的作用实现的。这些要素主要有三大类:管理者、管理组织和管理手段等。这些要素的质量及其相互之间的恰当匹配是企业管理素质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