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将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历史时刻。为此,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导演谢晋,决心拍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影——《鸦片战争》,以此片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共勉中华儿女,“毋忘过去,珍惜今天”。谢晋拍摄电影《鸦片战争》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兴趣。应该说鸦片战争这个题材过去影视界已经反映过不少。那么谢导现在为什么还执意要拍这部电影呢?谢晋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示:“已经有很多记者,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拍这个题材。这个题材过去国内拍过,连日本也拍过。我考虑鸦片战争本身…  相似文献   

2.
张艺谋是电影“奇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艺谋使中国的电影走向世界,但对张艺谋电影的非议十多年来不绝于耳。一些人指责他的电影丢了中国人的脸,给海外华人带来了尴尬和难堪。最近,听说他正忙着拍摄申办奥运的片子,他会把这部宣传片拍摄成什么样子呢?我很想知道。  相似文献   

3.
陈洪涛 《半月谈》2004,(17):6-76
之所以写下这个标题.是因为此前看过张艺谋拍的同名电影。也许是VCD的效果不好.当时看完后并没有被感动。假如我不是作为一名志愿者到了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山镇,假如我没有遇到过如影片中讲述的同样的事情.也许今生很难再回忆起这部影片。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在史料价值与怀旧心理的双重催化下,“红色题材”美术作品特别是油画,以高调的姿态走俏拍场,成为收藏品中的“绩优股”。而建国60周年更是推高了“红色题材”油画的收藏热潮,可以预见在秋拍上也将是一大热门。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向来是影视界颇为看好的一个题材源。近年来,围绕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女皇,港台正拍、戏拍不胜其多,且大有继续拍下去之势。大陆以擅长驾驭历史题材戏而享誉影视界的陈家林继导演《唐明皇》之后,又执导了长篇电视剧《武则天》;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则早就放出话来,要把武则天搬上银幕,并分别约请苏童、格非等几位正在走红的青年作家撰写脚本……然而正当这两彪人马暗暗较劲之时,一个消息又从川北重镇——武则天的故乡广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城市的现代文化标志   阿年 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   在今天的纽约,政府非常重视这一块东西,因为这是一个发达城市的现代文化标志.并且,政府免费(不收取任何租金)让那些艺术家们在废弃的旧厂房中搞自己的工作室,甚至还有生活费贴补给他们.而LOFT在中国、在杭州的发展,我觉得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杭州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城市,它的山水中蕴含了几千年的文化.杭州的LOFT49我没有去看过,但如果以后有机会回到杭州的话,一定会去看看那些在里面搞创意搞艺术创作的人们.我非常希望杭州的艺术家们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丰厚土壤,更好地生存和创作.杭州除了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和女装,确实也应该有一个属于现代文化的标志,而LOFT49就是.作为一名电影导演,我对LOFT这样的题材很感兴趣,如果今后有机会,或许会拍一部反映当代社会中LOFT的影片.……  相似文献   

7.
柴静 《今日浙江》2008,(3):65-65
有一天陆川的新电影约着去聊聊,他要拍《南京!南京!》陆川当初跟我谈起这个剧本的创意时,说他想通过电影了解“一个普通的人,富有人性的人,为什么会变成狂热的施暴者?”我们听到的说法都是,战争的原因,是当时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者控制了这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在洗涤行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山西南风化工集团的奇强洗衣粉,不论是农村市场还是城市市场都有骄人的业绩。在北京中华民族园,山西南风集团负责人曾打赌,在民族园,你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朋友──他们家乡用什么牌子的洗衣粉?回答一定是“奇强”。结果他竟然所言不虚。山西南风集团这样负担沉重、机制不活的国有企业怎么能够连续3年保持全国产销量第一并得到最佳性能价格比的桂冠?从大兴安岭到克拉玛依,从内蒙古草原到海南岛黎寨,那些居住偏远地区的人们是怎么知道“奇强”并成为“奇强”的忠实消费者?看看“奇强”的“农村…  相似文献   

9.
对话张艺谋     
前段时间,著名导演张艺谋带着他的影片《幸福时光》与南京观众见面时,与东南大学师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大学生们无拘无束的热情和张艺谋充满睿智和诚恳的作答,使这场交流会进行得热烈而融洽,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得飞快,交流会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同学们不仅和张艺谋探讨了他钟爱的电影艺术,更向他讨教了有关人生方面的诸多话题,如理想选择、成功之道、个人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0.
近日,张艺谋新片《山楂树之恋》和王全安导演正在筹拍的电影《白鹿原》,都爆出了女主角选角过程艰难的问题。两部影片都为寻找一个具有“清纯气质”的女子担任主角而犯难。而除了张艺谋和王全安,国内其他导演也感叹演员的清纯气质一代不如一代了。  相似文献   

11.
在林登豪的散文诗谱系中,城市题材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与其他写都市题材的散文诗人不同,林登豪以现代人的独特视角,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别具一格的、新的城市话语系统。他对于当下城市复杂的、多元的、斑驳的镜像有着自己的观照,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事物的变化有着独特的敏感,将现代人在城市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内心世界中的深层意识,凭藉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和情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2.
8年前,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热映,来自河北的山村少女魏敏芝因主演了这部“原生态”的电影而一夜成名。但魏敏芝没有像与张艺谋合作的巩俐、章子怡一样大红大紫,耀眼的光环似乎转瞬即逝,银幕上再难见其踪影。就在大家感觉她似乎已“泯然众人”之时,奇迹发生了:这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女已身在美国,拿着全额奖学金成为杨百翰大学的一位留学生。魏敏芝和巩俐、章子怡等“谋女郎”一样,开始走向国际,并获得不小的成功,但不同的是,她的轨迹似乎更加独特。  相似文献   

13.
栗史 《政协天地》2009,(8):47-48
40多年来,我拍了许多照片,有新闻照、风景照、纪念照……大多数照片都镶在一本一本精美的相集里。唯有一张既没有底片,也没有相片的“照片”,却深深地刻在我脑中。不论是什么时候,只要我闭起眼睛,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这张“照片”。要问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那得从1964年讲犯.  相似文献   

14.
陈曦 《中国残疾人》2014,(10):33-35
梁小昆是《中国残疾人》杂志2008年第5期报道的人物。那时梁小昆正在北京电影学院读“黑白大画幅影像”研究生,毕业后他攻读下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时隔6年我们再次相见,已跨入不惑之年梁小昆发生了很多变化,他的身份从学生成为了老师,他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他的艺术研究方向从静态的图片转为动态的视频。当然,也有些东西没有变,比如艺术追求中“纯粹”的要求,比如对作品呈现时“真实而有趣”的标准。梁小昆追求艺术是因为他“有话要说”,他从图片摄影专为视频创作,是因为能“说得更好”。他未来的理想是是拍一部“作者电影”,创作出体现自己完整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方夷敏  简芳 《创造》2008,(12):52-52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电影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输出口”,也是三十年来中国人心路历程的展现:上世纪80年代,他以天才的形式营造能力,表达了“人性解放”的主题;90年代,他以史诗般的表现手法,构成了一座现实主义的高峰:在大片时代,他以华丽得炫目的形式感和大场面来吸引观众,达到了权力美学的极致。而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汪洋恣睢,则成就了一个电影导演的巅峰。尽管争议诸多,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镜头里面,展现的是当下最经典的中国造型。  相似文献   

16.
前阵子,政治热剧《纸牌屋》推出第二季,着实让“追美剧”一族兴奋了一把。 已经火热的那么多年的美剧,始终独占鳌头、与众不同,还是有它的道理的。首先,美剧受到美式电影制作方式的影响,与我们熟悉的国内电视剧容易流于家长里短不同,美剧的题材选择用行话来说就是“硬度比较高”,包括政治、犯罪和公共事务等各种社会性题材,  相似文献   

17.
邻里一家亲     
王伟东 《现代领导》2014,(10):52-53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相邻而居本来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打记事起.就常听父母将“好邻居赛金宝”这句农村人常说的俗语挂在嘴边。事实上,父亲母亲和左邻右舍相处真的如亲人一般,其乐融融!小时候,活泼好动的我.最喜欢到邻居家串门。无论是到大伯家还是到大婶家,我都跟在自家一般自由.甚至享受到比在家更好的“待遇”。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太阳还是月亮有个名叫菲尔的旅行推销员,是个著名的酒鬼。这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家酒店吃夜餐,喝了很多酒。刚走出酒店,他突然看见一个人站在路中间。这个人也刚从酒店出来,比菲尔喝得更多,他似乎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用手往天上一指:“对不起,请问,那是太阳还是月亮?”菲尔看了看,然后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也不是本地人。”超速警察:“我们这儿规定行车不得超过每小时50公里,你刚才驾车超过了这个速度,请留下姓名和地址。”司机:“可我还没开一小时呢!”护士的讲话病人从手术室逃出来找院长:“…  相似文献   

19.
冰凉的小手     
几年前的一天,办公室。有人刚放下电话,轻轻对我说:“哎,你采访过的某某某,自杀了!”我“噢”了一声,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同事的目光盯着我,我想他那时一定认定我冷血,因为几年前我采访某某某的文章,据说感动过许多人。我没有问同事,为什么,她为了什么舍弃这个世界,还有她的三岁的儿子。我甚至也没有问问,她的自杀是不是“成功”了。一天里,我没有再对同事提起任何与此事有关的话,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我埋头干我的工作。可是那一天里,只有自己知道,有一种致命的东西又跑了出来,揪住了我。这种东西是自己在现实的…  相似文献   

20.
张艺谋与姜文都是当下中国电影领域有影响力的导演,二人曾合作过《红高粱》《有话好好说》。姜文身上流露出的自由情感和理想主义是张艺谋对他产生高度认同感的内在缘由,而张艺谋对影像语言的不断探索激发了姜文,并促使姜文对张艺谋产生认同。成长环境的差异和独特鲜明的个性是二人逐渐走向疏离的基本原因,但致使二人走向最终疏离的原因是各自建构了一个风格独特的电影宇宙。随着姜文电影王国的建立,张艺谋也逐渐完成了属于他的时代责任。那么对姜文来说,属于他的时代使命正在不远处,我们期待中国电影界涌现出更多这样优秀而坚守自我创作个性的导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