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监狱警察执法是一种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和财产权自由的强制措施的战斗对抗行动,是警察战术的研究范畴;监狱警察执法的秩序价值应是通过设置的执行程序,进行监狱警察执法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满足社会评价监狱警察行动的客观标准;通过防控型执法战斗类型的静态防控战斗和动态防控战斗样式,攻缉型执法战斗类型的对群体性暴力攻缉战斗样武和反骚乱战斗样式,使监狱警察执法的秩序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监狱警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的监狱管理人员,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警察需要群体意识,利用警察体育培养未来警察的群体意识主要是培养规范统一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形象楷模意识。培养群体意识是警察队伍规范化的需要、提高警察战斗力的需要、树立警察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5):113-117
违法警察一般都存在着带有明显职业特征的“三不怕”心理,即“我是警察我怕谁”、“为公家办事我怕啥”,“有组织支持我怕啥”的社会心理。这些心理产生的社会土壤,是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官本位传统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影响;身份特权在人与人关系上的作用;权力眩晕症使一些掌权者丧失理智;“治民”意识下为警者对民众的不尊重。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平等意识,警察提高素质,全社会善待警察;吸收民众参加社会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融洽警民关系;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警察执法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警察执法权益保护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新江  金凌  王正苍 《政法学刊》2010,27(1):102-108
警察权益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包括警察的执法权益,也包括警察作为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警察权益遭受侵害,既有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公民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暴力化倾向严重和法制不健全、对侵害警察权益行为惩治力度不够、暴力袭警成本较低等原因;也有警察自身执法能力不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和防护装备落后,以及公安机关不善于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武器维权等多方面的原因。由此看来,保护警察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玫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5):135-141
监狱警察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特殊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监狱警察的心理压力来自职业、社会、监狱内部人际环境与警察自身的压力,压力过度会对心理、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需从社会维护、组织维护和个体维护三方面进行心理压力调控。  相似文献   

6.
马念珍 《政法学刊》2007,24(3):73-76
警察有效地执法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常呈现出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我们强调警察工作能在人权保护上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人又认为,尊重人权在一定程度上有时与执法相对立,甚至简单地认为执法就是对罪犯开展的战争。因而民警这一职业群体对警察权、人权以及两者关系的意识状态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民警职业群体的警察意识与人权意识的研究,期望能较为客观地呈现警察权意识教育以及重人权保护教育的现状,并对其的改进和完善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冬 《行政与法》2014,(8):85-88
警察群体是我国诸多机关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警察权益的保障是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更是维系国家执法权威的关键。但目前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警察的人格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本文分析了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并结合国外警察权益保障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向荣  张炜 《检察风云》2023,(S1):46-47
<正>在人民警察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执法环境日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暴力抗法以及袭警事件多有发生,受害群体集中于派出所和交通警察等身处一线执法的警种,对人民警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不利于公安机关依法履行保障社会治安稳定的职责,成为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影响警察武力使用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杜 《政法学刊》2009,26(6):120-124
警察武力使用是警察进行自我防护与打击制服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手段。法律、技战术、心理以及装备等因素都对警察武力使用有影响,应提高警察武力使用的水平,增强警察武力使用的效果,使警察在执法实践中能依法、及时、有效地使用武力,确保自身安全,顺利完成职责任务。  相似文献   

10.
以法治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审视和优化警察执法环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自由秩序原则和民主法治精神构建警察执法和谐的关键所在。以自由秩序原则和民主法治精神构建警察执法和谐是法治理性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警察执法和谐的真谛;体现法治理性的宽容精神是警察执法和谐的需要。警察执法和谐呼唤体现法治理性的积极守法精神。培养积极守法精神对于促进公民理性守法,警察理性执法,实现警察执法效益的最大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佩丽 《法制与社会》2011,(19):161-162
铁路警察是我国重要的行业警察,由于铁路警察的执法环境和管理体制有别于其他警察,铁路警察在治安维护和执法过程中会受到现阶段特殊的执法环境、队伍管理以及法律适用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铁路警察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困惑。为了更好维护铁路警察的权益,本文通过对当前铁路警察执法现状的分析,探求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进而从立法、体制改革以及执法理念等方面提出一些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董如军 《政法学刊》2004,21(6):18-20
警务战术是指人民警察指挥员对所属警力在执法中侦查、逮捕违法者的组织与指挥的警察行动。警务战术训练是警察实战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是对警员法律、体能、技能、战术、心理、社会"六合一"的综合训练,使之达到和谐发展,以便提高能力,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执法要求的逐步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有部分民警在对罪犯的管理教育中产生了畏惧心理,严重危害民警的身心健康,损害人民警察形象,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和执法的公正性。民警畏惧心理可通过自身的控制和调节,建立健康的心理卫生理念,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加快监狱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民警心理辅助干预机制等途径来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4.
警察心理素质培养承担着培养合格警察的重要任务,是当今警察群体中普遍需要的一种心理培训。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巨大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公安民警,这更让我们看到了警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提到刑讯逼供,各类学者试图从历史原因,立法现状等途径去遏制此现象,但很少人提及这个职务犯罪的主要主体——警察,当人们一味片面地埋怨现今警察素质低下,胡乱执法时,有多少人真正地深入警察的心理状况呢?我国警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已经让警察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当来自个人以及社会不同阶层的压力巨大到让警察无法自我合理调控时,刑讯逼供就成为了一条宣泄的捷径。  相似文献   

16.
邓向国  王勇 《政法学刊》2006,23(2):108-112
警察战术理论源于军事战术理论,发展于警察司法实践活动,是关于警察执法战斗指导规律的理论。研究警察战术理论应当从研究警察执法战斗活动开始,研究警察执法战斗活动的特点、本质、基本类型、样式、发展趋势以及与警察执法战斗有关的指导规律和实践中主要问题,不但要着眼于应用,还应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使警察战术理论向更具长远指导意义和应用效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警察作为维护正义的保护神也被推到社会矛盾的最前沿。在执法实践当中,其执法权益正经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侵害。因此,为有效保护警察的执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有必要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对相关部门对警察执法权益保护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山东东平女生被性侵"案不断发酵。媒体报道中的"未成年少女"、"开宝马车的地痞"、"警察称市里打过招呼难办"等字眼,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当事双方的"强势与弱势"与若干起同类事件一样,再次引发标签化思维和法治思维的碰撞。权贵人士违法时利用手中权、囊中财为自己"解套"确有发生,于是,人们痛恨"强势"群体、同情"弱势"群体并产生"为官不正"、"为富不仁"的刻板偏见以及"仇官"、"仇富"心理。但是,离开事实依据和法律界定,简单用"强势"和"弱势"的标签论是非、定轻重,只会动摇法律刚性,损害法制权威。  相似文献   

19.
黄英杰 《法制与社会》2014,(11):137-138
公安边防警察作为我国行政系统中特别的执法群体,也是人民警察中的一种。现在,我国的公安边防警察虽然已经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行政执法也还没有让社会大众非常满意,比如说使用特权、法制不足、人为影响因素大,没有严谨的规章制度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行政职权的理念落后,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公安边防警察行政职权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以提高公安警察行政执法能力,促进边疆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警执法权益受到冲击和侵害的现象日益突显,其危害性不容忽视。警察是执法者,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依法办事是警察的天职,但同时也是应当受到保护的特殊群体。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当根据其现状、危害性和根源,认真研究如何建立健全民警执法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