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昌红楼     
《长江论坛》2006,(4):F0002-F0002
武昌蛇山南麓、阅马厂广场北端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的建筑,武汉人称它为红楼。它就是辛亥革命的著名胜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现在这里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一举成功。第二天,革命者们即在起义士兵的簇拥下汇集红楼,并在红楼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黎元洪任都督,同时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并以都督黎元洪的名义通电全国,号召各省独立,响应武昌,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红楼就这样度过了它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天,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员会以“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0,(12):78-80
<正> 1911年,这一年为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  相似文献   

3.
<正>张作霖,奉系军阀首领,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早年为匪,草莽英雄,后受清廷招抚。初任奉天新民府游击马队管带、奉天巡防营统领。辛亥革命后,历任民国陆军第27师师长、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1920年以后几度驱兵关内,问鼎中原,操纵北京政权,左右全国政局。1927年6月自封为陆海军大元帅,组中华民国军政府。1928年与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混战,兵败出关。6月4日被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炸死,时年  相似文献   

4.
1683年清朝水师渡海统一台湾,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历来引起许多人的兴趣。然而,这一事件笼罩着诸多迷雾,例如是谁促成清廷下决心统一台湾?施琅是怎样出山的?施琅被封为"靖海侯"之后,为何福建总督姚启圣不服气?施姚二人在事后争讼不已,甚至连史学家也分成两派,至今仍可看到这种争议在延续。笔者研究原始资料后,发现争议在于学者不了解清廷的原始密件与决策过程。将这些内幕揭橥于众,是非便一清二楚了。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四、孙中山任命孙洪伊为广州大元帅府内政总长1917年5月,北京政府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因解散国会问题争持不下之际,段祺瑞通过其心腹徐树铮策动各省督军麇集徐州,拟嗾使张勋领头以武力推翻黎元洪并解散国会。黎元洪得到消息后,于5月23日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段被免职后,通电不承认,并表示该免职令,"未经祺瑞副署,将来  相似文献   

6.
裴高才 《世纪行》2015,(1):39-43
<正>按语:2014年10月,湖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同辛亥革命研究会、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天津市湖北商会,黎黄陂研究会、黎黄陂文化博物馆等单位,在武昌举行黎元洪15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并文物展。2014年9月17日是黎氏参加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纪念日。作为黎黄陂研究会理事长,作者裴高才结合著述《首义大都督黎元洪》等,寻访海峡两岸知情人士,查阅海内外原始档案,力图对黎元洪从他最初报考北洋水师学堂,继而与中外名师结下情谊,直到他亲历甲  相似文献   

7.
正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八月二十一日,福建海澄。一叶扁舟,载着几位清朝官员,即将离开这里,穿越海峡,直奔台湾而去。由于风大浪急,多次停留等候合适的季风,这趟穿越台湾海峡之旅延宕了20多天,才抵达台湾。虽说使团负责人孔元章将这趟行程自诩为"招抚",但实际上是将代表清廷,跟对岸长期坚持反清复明的郑氏政权,开展一次正式和谈。双方要围绕国家统一的实现形式、台湾未来地位和郑氏集团的前途命运,展开唇枪舌剑,在谈判桌上一争高下。孔元章是何许人也?清廷为什么要派他赴台"招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通电领讨逆府院之争和北京政局的严重动荡,为辫帅张勋的复辟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张勋以在徐州拥兵自居,利用黎、段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和督军团在解散国会问题上与黎元洪的僵局,以"调停国是"为名进京,大搞复辟活动。他强迫黎元洪解散国会。7月1日他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倒行逆施的复辟罪行,引起了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9.
当了几回傀儡、人称“黎泥菩萨”的黎元洪,面临重要关口,也有大处绝不糊涂的一面……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逼上梁山的湖北第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被革命军推为鄂军总督,之后相继任中华民国副总统、总统,始终是一个傀儡。但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是“忠厚长者”、“稳健派”和蔼谦虚,号称“民国弥衡”的章(?)  相似文献   

10.
封面介绍     
本期封面照片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义。翌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绵延两千余年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封面介绍@吴传波  相似文献   

11.
裴高才 《世纪行》2008,(1):37-40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一举成功,黎元洪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中华民国中央第一大都督,管理外交事宜。而在民国大总统未选出以前,他义作为陆、海军大元帅代行大总统职权。接着,他风云际会,频频光顾国家权力顶峰,是我国惟一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先后与民初的五位总统(孙中山与黎元洪在汉的合影收入台湾中学课本)同台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决意拥袁张作霖在镇压急进会的同时,袁世凯再度出山。但袁已无效忠清廷之意,只是企图利用革命力量,打击威胁清廷,准备取而代之。张作霖起初并不了解袁世凯的野心,还认为他以保全清廷对付革命军,是对清廷忠心耿耿。因此张作霖与冯麟阁、马龙潭等33名军人,联名  相似文献   

13.
<正>民国是个非常奇怪的时代,一方面,它的政治构架是向西方学习的,行政、立法、司法一样不缺;另一方面那个时代又不讲规则,盛行政治谋杀,宋教仁案、史量才案、邓铿案都是当时非常有影响的暗杀案。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的时候,国民党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清政权还拥有整个北方。袁世凯应南方政府的要求以清廷内阁总理的身份逼清帝退位,这才有了形式上的南北统一。袁世凯这样做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辛亥武昌起义建立的革命政权,特别是作为民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一度代行并发挥过中央政权作用的地方政府——湖北军政府,即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它的官制与人事,特别是辛亥年的官制与人事,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当其时也,军事初兴,众议纷纭,一制度也,时兴时废,一职任也,或甲或乙”,使得这个课题的研究殊非易事。作者读史之余,留心于此,略窥一二.似与习见著述有悖或为其不录,试述三题,以就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15.
<正> 美苏主导托管流产美苏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北两半部以后,各行其是,使南北朝鲜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美军进驻南朝鲜后,成立军政府统治南朝鲜,不仅把日本总督府的原有体制和行政机构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而且让被解职的日本人留下来担任顾问。军政府不承认日本宣告投降后在南朝鲜各地纷纷成立的人民委员会。1945年9月  相似文献   

16.
裴高才 《两岸关系》2006,(12):49-50
10月10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95年前的这一天,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黎黄陂(即黎元洪)被推为民国中央大都督。又是一年秋风劲,由李锦松主委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苗栗县党部代表团一行,来到了黎黄陂的故乡——武汉市黄陂区访问。  相似文献   

17.
黎元洪是晚清海军出身,曾戏言自己“不怕水,怕火”。他顺应辛亥革命的浪潮,在波谲云诡的北洋时代,三任副总统,两为大总统,进退之间,是他面临的历史困境。他并非手握军权、拥兵自重的军阀,也非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党魁,“得意时各派争相推戴,失意时各方弃如敝屣”。处于历史夹缝中的黎元洪,是在怎样的境况下几度登上权力的巅峰,又是在怎样的境遇下跌落?  相似文献   

18.
黎元洪,1864年出生于湖北名镇汉阳。他因缘时会,以清末湖北新军一个混成协协统,在武昌起义中被起义军围住,用枪口逼着签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戏剧大师曹禺诞辰90周年,这位几乎与20世纪同龄的戏剧家以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话剧为中国戏剧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一个人──曹禺 可以说曹禺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将西洋的话剧艺术非常精妙地移植到了中国,与中国人的生活和艺术很好地结合.成为一门中国人完全接受又将其发展的艺术门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禺被人们称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9月14日出生于天津一个境况良好的家庭,他的父亲曾任当时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秘书,曹禺7岁时就可以对黎元洪所出的对联。10岁…  相似文献   

20.
清朝蒙垦     
清王朝在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对蒙古各部运用武力与羁縻的恩威并用两手策略.征服了蒙古各部。在蒙古民族历史上.出现了受封爵位、划分盟旗、满蒙联姻、八旗兵制、笃信黄教、封禁旗界等一系列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事件。20世纪初.清廷解除对蒙旗的禁令.大兴蒙垦.成为影响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