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辈子我们也没打过这么多官司……”见到记者,47岁的徐继传眼圈就红了。 2000年8月28日,他刚以“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将安庆市民政局告上被告席,10月10日就作为被告,被桐城市(隶属安庆市)碧峰卫生院告上法庭。已“停职反省”3个多月的徐继传父女又依法与单位打起了劳动争议官司。  相似文献   

2.
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这是前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第71次到中国,这次是他以美国新任财长身份首次访华。他是华盛顿高层为数不多的中国专家之一。在中国如鱼得水的他在美国接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保尔森是否会像他的前两任那样继续扮演啦啦队队长角色?还是在不触怒自宫的前提下的温柔的改革者?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6,(6)
这是“中国周”,几乎没有一家报纸的大标题中不出现“中国”的字眼,好像我们突然意识到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今天的中国通过“经济需求”来思考问题,致力于签署一系列协议,为其高速发展的经济提供动力。值得指出的是,胡锦涛访美的首站不是美国首都华盛顿而是西雅图。他  相似文献   

4.
徐继畬是我们山西五台县人,与魏源、林则徐等是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曾任福建巡抚、总理衙门大臣、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等职。徐继畬一生贡献很多,特别是他编著的《瀛寰志略》,为封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美国华夏政略研究会和亚美文化协会邀请,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全国台联、社科院台研所和台湾同学会联合组成的中国学者专家访问团一行9人,于4月25日至5月10日,在美访问了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和纽约,参加了“中华民族之腾飞——近百年历史之回顾”讨论会与“马关条约一百年和台湾光复五十周年纪念研讨会”。 访美期间,访问团通过媒体采访、空中交谈、招待会、座谈会、聚餐郊游等多种形式,与在美华人、侨胞和台胞400余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共识。(李延)  相似文献   

6.
1796年9月l9日,在第二个总统任期行将结束之际,乔治·华盛顿总统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这个演说给后继者和美国人民留下了不成文的外交准则,并成为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主要精神。乔治·华盛顿在演说中说:“我们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的同盟。”他还指山:“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一种姿态,使我们在任何时候决心保持中立时,都可以得到他国认真地尊重。”仔细阅读上述言辞,我们可以看出,乔治·华盛顿积多年之经验,展未来之前景,为其后继者和美国人民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未来外交原则,那就是经…  相似文献   

7.
与梦同行,回首风雨历程 初创1987年,在党和政府的特别关怀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主办“首届全国残疾人艺术调演”,涌现出一批特殊艺术人才.在邓朴方的倡议下,1987年9月27日30多位残疾演员组成艺术团,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宣告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诞生.1989年,艺术团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首届国际特殊艺术节.1992年,艺术团参加“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纪念活动和“亚太区残疾人十年”(1993-2002)发起活动.那时艺术团是业余建制的群众组织,旨在传递“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呼唤文明与友爱.  相似文献   

8.
陈云哲 《求索》2014,(4):174-177
日本“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出国之行就是1921年历时4个月的中国之旅。从中国回日本后,芥川较为真实客观地写下了他的中国印象,并辑成《中国游记》出版。《中国游记》书写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书写了他诗意浪漫的中国想象的破碎,书写了他对错位的中国社会现实的负面见闻。这部游记文学价值很是一般,但值得我们研究的是他书写了什幺没书写什幺,为什幺会那样书写,他的书写心态以及他对当时中国观察认识上的误区,这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中国和日本仍然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9.
商伟凡 《中国民政》2006,(10):45-46
从古到今,世界上“以人名作地名”的人文现象随处可见:从美国总统华盛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到航海家麦哲伦、胡安·费尔南德斯,以至罗马神话中的火神乌尔卡诺。而在辽阔、悠久的中华大地,它却由古代的“禁锢”、经过近代的“放任”、落入现代“禁”不成又“放”不开的境地。何以至此?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国际战略与外交方针一章的编写过程中 ,遇到一些问题 ,那就是在60年代 ,毛泽东为什么提出“第二中间地带”的观点 ?“第二中间地带”的观点在当时中国外交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如何看待6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策略方面的不同见解 ?为什么说 1 969年是中国调整对外战略的转折点 ?我愿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第二中间地带”观点的由来及其作用  最初的“中间地带”观点 ,是毛泽东在 1 946年 8月 ,同美国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他当时针对美国散布的反苏战争的流言 ,指出“美国…  相似文献   

11.
推翻萨达姆,在伊拉克扶植一个亲美政权,进而牢牢控制中东事务的主导权,这是美国对伊政策的既定目标,是山姆大叔铁了心要实现的。 美国如何实现“倒萨”目标?经过去年一年的闹腾,人们现在大体可以看清华盛顿高层“倒萨”的三步棋路。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12日,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美国白宫前举行反对台湾“公投”的集会,50余名侨界代表、留学生代表和友好人士参加了这次集会。集会由华盛顿统促会副会长何晓慧主持,统促会会长黄企之先生、名誉会长李哲夫教授、副会长吴惠秋等代表相继发言。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军营巡视,由于他身着大衣,没有人认出他。他见到一个下士指挥几个士兵在搬一巨大的水泥块。士兵们齐喊:“一二加把劲!”一起用劲水泥块没有动。下士站在一边喊:“一二加把劲!”还是没有搬动。眼看石块有落下砸伤士兵的可能——此时华盛顿疾步上前,帮助士兵把水泥块搬动  相似文献   

14.
正他(习近平)仅用了一年半、两年就在中国拥有了这样的影响力,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12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出席一个商界圆桌会议时表示我虽只同习近平主席见过几次面,但我对他的坚定意志和勇气印象深刻。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已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虽然实施这些举措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他有克服这些困难并领导中国向前发展的坚强意志和能力。——2013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访华期间评价习近平  相似文献   

15.
<正> 首倡 GC(花园城市)概念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兼建筑师达芬奇。据文献记载达芬奇本人虽未到过杭州,但他读到《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关杭州与西湖的描述受到启发,所以才提出了 Garden City的构想。华盛顿进而提出理想的城市是“一个由许多园林组成的城市,或一个建造在自然风景名胜地的城市。”可见西方社会很早就把杭州与西湖作为理想的花园城市的典范。中国由此称“世界园林之母”。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杭州如何走现  相似文献   

16.
走近陈香梅     
陈香梅,美籍华人,著名的国际政治活动家。1947年与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总指挥陈纳德将军结为夫妇。将军去世后,卜居华盛顿,以卓越的才智跻身于美国政界,1980年作为美国当选总统里根的特派使者访问中国,为促进中美双方在政治、经济上的沟通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台湾“和统会”成立已经五周年了,这五年来的辛苦耕耘与艰苦奋斗,由岛内到岛外,从宝岛到大陆,由海内到海外,从无变有,由点到面,声名远播。现在,全球三大洋,五大洲,已有123个“和统会”。生长之速,发展之快,民心所向,潮流所趋,可见一斑。由台湾“和统会”主办及协办的全球性“反独促统”大会,及“中国和平统一运动”,由香港出发,走过德国柏林,美国华盛顿,中美洲巴拿  相似文献   

18.
小资料     
△第一个接到奥运会邀请书的是中国的光绪皇帝(1896年)。因慈禧太后及下属弄不懂“田径”一词的含义而未参加。△第一个奥委会中的中国委员是王正延(1922年),他曾是中国驻美国  相似文献   

19.
唐时风 《台声》2006,(7):65-69
阎延文博士历时10年,终于完成“台湾三部曲”(《台湾风云》、《沧海神话》、《青史青山》)的创作,真可谓10年磨一剑。那么,“台湾三部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阎延文在创作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她是如何处理历史小说的“正说”与“戏说”矛盾?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阎延文博士。美国汉学家盛赞“台湾三部曲”记者:我知道您刚从美国宣传《青史青山》回来,能跟我们说说此行的见闻吗?有没有什么让您感动或印象至深的事例?海外华人对这本书的反映如何?阎延文:我这次是受全美中国作联的邀请到美国进行文学交流和访问。早在2003年,《台湾风云》…  相似文献   

20.
高建民 《前进》2008,(11):36-37
徐继畲是我们山西五台县人,与魏源、林则徐等是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曾任福建巡抚、总理衙门大臣、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等职。徐继夼一生贡献很多,特别是他编著的《瀛寰志略》,为封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研究徐继龠的开放思想和实践,对我们今天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