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产税法律制度是一种依照法律规定对遗产所有者逝世后留有的遗产向继承者征收的法律制度。域外逐渐形成代表性的理论基础和三种不同的遗产税税制模式。域外各国在课税对象、税率、扣除项目、税收抵免等税制要素方面,结合各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做出了有本国特色的规定。同时为了配合开展征收遗产税,域外各国设计了赠与税法律制度、遗产评估制度、分期与延期纳税制度等配套制度。基于域外经验,本文在总结遗产税制模式、扩展课税对象范围、确定超额累进税率、收紧纳税人范围、设计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台湾土地税制及其对大陆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范畴。广义的土地税不仅对土地课税,还包括对地上建筑与其他附属物的课税.而狭义的土地税仅针对土地课税。台湾地区土地税制中广义的土地税包括地价税、土地增值税、田赋、契税、遗产税与赠与税、空地税和荒地税,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值税和地价税。根据谢静琪(2004)的研究,1992—2001年,增值税和地价税分别占台湾地区市县总税收收入的53.8%和18.4%。  相似文献   

3.
崔延玲 《法制博览》2015,(8):252+251
贫富差距集中表现为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达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中国政府将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的程度,从税收角度,对收入和财产的课税是最直接的调控手段,遗产税自然是可供选择的工具之一。但是基于中国国情,其一,遗产税的开征是否真的有利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有待考证;其二,遗产税的开征其合法性、合理性来源于何处?  相似文献   

4.
田路 《法制博览》2013,(7):228+222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改革一直是近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改革重点大多围绕征收模式、免征额及课税单位三个方面。本文从我国以个人为单位计征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出发,与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个税的优劣进行对比。提出选择家庭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单位更为合理,指出了实现从个人计征到家庭计征的转变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按家庭课征可使个人所得税实现调节收入差距、追求实质公平职能,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大陆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土地征收已成为我国大陆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种获取建设用地的方式。但随着征地需求的快速增加,农民财产权利意识的逐渐觉醒,土地征收已成为多方利益主体角逐、多种社会矛盾交织的集聚点,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性瓶颈。土地征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解决土地征收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从立法层面对土地征收给予完善的制度支持,台湾与大陆有相同的文化传统、相似的基础家底,土地征收制度对大陆非常有借鉴意义。土地征收中的矛盾抗争也曾困扰着台湾社会,现在冲突也偶有发生,但台湾对土地征收规定了严格的程序要件,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解决土地征收的立法机制与处理机制。本文分别从土地征收的条件、征收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征收的程序及救济等四个层面予以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6.
陈艳利 《法制博览》2013,(4):215-216
公共利益是启动土地征收的实质性要件,而我国立法并未对公共利益的范围进行清晰的界定。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学界研究和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公共利益范围的界定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7.
杨静 《法制博览》2013,(9):210-211,16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征地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征收法律现状以及在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存在的法律制度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以期为完善我国农用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8.
台湾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营利事业所得税(business incometax,相当于大陆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综合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相当于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合一的新所得税法,对所有营利所得统一实行一次课税原则,与其它各类所得公平对待。台湾“两税合一”制度改革是其税制建设中的重要举措,经过11年的实际运行与不断完善,已经可以对其利弊进行总结、评估,并为大陆正在进行的所得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炜光 《南风窗》2008,(19):22-24
消费型增值税突出的优点,在于它的中性,避免重复课税。但它有个前提,即在各地区、各行业的广泛施行,它最忌讳的就是被当作一种优惠政策来使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的征地拆迁悲剧反映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立法规则的错位和缺失,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立法迫在眉睫,而公共利益的界定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各个国家在土地征收立法中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方式和土地征用的范围、程序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我国要加强相关立法公共利益条款的法律适用性,在《集体土地征收条例》出来之前先行修改《土地管理法》。  相似文献   

11.
“利害相关者”理论原是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的一种学说,20世纪末被西方社会民主党人发展为一种政治理念。“利害相关者”道路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制定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护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形成维护社会平等、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利益分享机制;依据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不断扩大执政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土地的征收范围也越来越大,许多农民因土地被征收而失去生活来源。虽然国家制定了许多法律政策来保护失地农民权利,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征地制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冲突,表现为:过于宽泛的土地征收目的范围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补偿额过低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冲突,被征地农民不能就业与以人为本之间的冲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对土地征收制度进行以下改革:明确土地征收目的范围,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市场价值补偿被征地农民,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城市中的青年农民工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他们中的少数人走上了极端化道路,有其复杂的、特殊的原因,本文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和概括。认为导致青年农民工极端化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青年农民工素质较低:主流社会的排斥与歧视;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同乡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两极分化的日益扩大所导致的相对剥削感的产生:农村亚文化环境的非正确性引导。  相似文献   

15.
直接征收具有的对抗性以及由此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早已深入人心,不过时至今日直接征收或国有化目前已经相对罕见。与此同时,采用间接形式的征收变得日益重要。《能源宪章条约》是专门对能源领域的国际投资进行保护的特殊公约,其第13条被称为《能源宪章条约》的征收条款,基于该条约在能源领域以及在征收领域的双重重要性,对条约征收条款进行解读,探究在条约下征收的概念、条件等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农民工侵财犯罪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一个独特群体。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城乡两极分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了脱离黄土地的尝试,背上行囊,走上了城市打工者的征程。从此,神州大地上又增添了一道特殊的风景——轰轰烈烈的“民工潮”。  相似文献   

17.
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房屋征收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代表国家对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所有的房屋进行强制剥夺所有权,因此政府相应地遵循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给被征收人以合理补偿,保障其可以获得新的产权,这就是征收补偿。本文分析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现状,由特殊到一般,我们通过案例探讨在补偿标准的制定及施行上的改进方向,公平原则在补偿的实施中如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承包方有五种流转方式——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对流转后的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依据法律规定要给予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补偿,然而流转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归属在实践中引发了很多争议,在此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过一分钟,世界上就有一人染上艾滋病。有4人成为性病患者。这是不容忽视的严峻事实。全球共有3340多万人遭到艾滋病毒感染。我国对个省(区)市均已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有的研究者预言,人类将毁于爱滋病而不是核武器。中国的现代化会不会毁于性病?也许这是危言耸听。须知,罗马帝国曾毁于天花、瘟疫。据报道,80年代以来,性病在我国死灰复燃,并在一些对外开放地区向内地传播蔓延。性病,是15世纪末在欧洲流行后传入东方的梅毒,在我国俗称“花柳病”。旧中国蒋家王朝对妓院明禁暗纵,征收一花捐”,致使性病…  相似文献   

20.
杜姗珊 《法制博览》2013,(2):222+19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地征收面积日益增大,目前农地征收补偿方式实行一次性货币补偿为主,在重新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补偿不能落实,拓宽补偿方式并使其行之有效,以满足不同被征收农地农民的不同需求,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