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宣 《前线》2011,(7):91-91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兴区搬迁村的数量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个涉及搬迁的镇,123个搬迁村,近10万农民实现搬迂。为了保障搬迁农民的长远利益,大兴区委加强党建工作,做到“服务管理有组织”,使搬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征地移民任务最重的省份,需搬迁安置群众22.04万人,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16.54万人,731公里干线征迁群众5.5万人,征用土地61.7万亩(其中永久用地40.1万亩)。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政府移民办把移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和举措做好移民搬迁与管理工作,河南征地移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神农架林区辖4镇4乡、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2万人。神农架林区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之一。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0.6万人,924元以下的低收入贫困人口有0.9万人,残疾贫困人口有4800人,三种类型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8%。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神农架林区现场办公会决定,同意神农架林区先按5000人规模组织移民搬迁。2004年4月,省扶贫办下达我区5年扶贫搬迁计划750户3000人任务,起止时间为20…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密云县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决定实施整建制搬迁。搬迁工作是个苦差事,不少人都不愿意干。时任县长助理、司马台村搬迁工作小组副组长的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18日,随着最后一户村民搬迁手续办理完毕,东丽区无瑕街李庄村在“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村庄整体搬迁工作,且无一例上访,实现了和谐搬迁、稳定搬迁,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民宗委贯彻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全省九个市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工作试点,覆盖搬迁群众8916户35827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24264人。"近年来,贵州省民宗委紧密结合本省实际,在全省九个市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工作试点,着力在帮助搬迁后各族群众就业创业上主动作为,社区民族工作走在了全国前  相似文献   

7.
做好移民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工作,促进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安稳致富的前提和基础。历年来,江北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移民工作的生命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切实代表最广大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解决移民的思想问题入手,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将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后靠移民搬迁、产业发展、安稳致富的全过程,使全区移民工作形成了“很快搬得出、长期稳得住、初步能致富”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曾纪红 《当代贵州》2011,(33):57-57
2001年,我到凯里经济开发区农村经济发展局主持工作,负责全区的社会事务和农业农村工作。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我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盼发展、盼致富的愿望太强烈。开发区管辖地是凯里市和麻江县交界的区域,当时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很差,我立志在开发区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全身心带领他们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在担任局长期间,我根据不同的村情对症下药制定了一些措施,切实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纯居民搬迁是我县城市搬迁的重点和难点,因为云阳县新县城是由云阳、云安、双江三镇组合搬迁建成的,三镇纯居民搬迁涉及20个居委会,210个居民小组,6644户.22950人;2002年底要完成二期水位以下的1844户、7051名纯居民搬迁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过去我们主要采取统建房方式安置.矛盾多、问题多,政府费力不讨好,居民意见大,难以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0.
张吉刚 《当代贵州》2013,(13):44-45
铜仁市万山区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保障,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为载体,搬迁居民7648户、28627人。其中,生态移民搬迁651户、2500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既是一项经济工作,又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次重大机遇。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  相似文献   

11.
正铜仁市万山区作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主要安置地之一,以跨行政区域安置为重要抓手,积极加强群众搬迁后的保障,对其就业创业、产业发展、收入致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建档立卡跟踪管理,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城镇就业。为了解决原生致贫难题,2016年,铜仁市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基础上,启动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并在当年11月启动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沿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也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截至2019年11月,全省累计实施搬迁188万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搬迁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后续扶持工作全面启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践探索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主要启示有:  相似文献   

13.
刘继森 《奋斗》2005,(2):26-27
由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绥化市北林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标志是总体环境和氛围得到优化,工作体系和机制日趋完善,输出势头和层次持续走高。目前全区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0.6%.其中输出7.3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2,(7):46-46
2011年9月,西青区启动了以机关农村结对共建、机关党员联户结对帮扶、选派机关干部驻村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城乡手牵手、干群心连心”主题实践活动。全区63个机关单位与40个村结对共建,186个机关党员小组与389户农村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40名驻村联络员进驻到全区9个街镇40个村开展驻村工作,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和好评。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支部生活》2013,(2):37-37
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以来,全区有2万余名劳动力到开发区企业就业,主要是在非公企业中工作,其中农村人员占到70%。这些人员中不乏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青年,但因长期在外工作,村级党组织对他们了解不够,成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的“盲点”;  相似文献   

16.
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占人口比重较大。近年来,为了把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再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采取政策引导、政府组织、能人带动等有效措施,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2004年到2006年,全县劳务输出规模由36011人(次)扩大到41135人(次),人均收入由2273元提高到3005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循化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始于2001年,当年贵州被列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份。而新一轮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则起于2015年,贵州按照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新的决策部署,于当年12月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截至今年3月底,贵州已经建成集中安置点925个、住房43.9万套,完成搬迁任务140万人。今年上半年,涉及易地扶贫搬迁的188万群众将全部搬完,规模  相似文献   

18.
正三都县紧跟全省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开展新一轮易地搬迁扶贫工作,找短处、拿措施、啃骨头,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可就业、能致富"。精准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是贵州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的三大重点之一。三都水族自治县"十三五"期间规划搬迁8019户33680人,其中,贫困人口6380户28015人,涉及188个村1027个自然寨(组),其中整寨搬迁涉及91个自然寨(组)。2016年,三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三都紧跟全  相似文献   

19.
<正>黔西南州打破县(市)区域界限,推进安置资源在全州优化配置,完善两地联合推进机制,完成2.3万人迁入兴义、义龙城市规划区,在全省率先启动易地搬迁扶贫跨县(市)搬迁工作。但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的位置移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仍然面临难搬出、难稳住、难发展、难融入"四难"问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05月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也是搬迁安置规模迎来的第一个高峰年,更是巩固前期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全力攻坚拔寨的关键一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易地扶贫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