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清楚表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0多年之后,更加关注中国社会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蕴就了深重的合法性危机。面对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先后提出并实践了自己的政权合法化方案,但无一完成“救国”与“富民”这两大历史任务。随着合法化方案的不断变迁,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化方案逐渐形成与发展。具备充分历史合理性的合法化方案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哲学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政党执政行为、凝聚广泛执政共识、引领政党稳健发展的具有科学性和发展性的思想体系。坚持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的根本理念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唯一途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实践执政理念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是新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指引,宣示了新时期新阶段中共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和纲领主张,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再升华和新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走向更加稳健成熟的光辉写照。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顶层设计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全面系统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掌新中国政权之初即意识到了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萌生了执政党意识,并力图实现党的任务和职能的转变,由于其革命党思维方式的强大惯性作用,最终没能牢固确立起执政党的自觉意识.革命党的思维方式执政使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党色彩日益浓厚,党的执政实践遭受严重挫折,给后人留下深刻教训和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维护与培育党的合法性资源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爱林 《求实》2006,(1):18-21
新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体制的转轨、阶层的分化、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党内的腐败现象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原有的合法性资源出现了流失与异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行依法执政是新时期维护和培育党的合法性资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国外政党执政理念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轨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政党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演变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实现党的执政理念与模式的根本转变,构建相应的执政体制推进执政理念的科学转化,不断创新并保持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先进性,借鉴世界上执政党的兴衰经验加强党的执政理念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不可逆转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带来了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原有阶层结构的日益分化、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的日趋复杂化,这将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社会资源分布的弥散化,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党必须转变和创新执政思维,努力实现执政方式从注重控制向注重整合引导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曾文 《理论学刊》2005,(11):31-32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安邦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究竟应以何种理念来指导执政才能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是摆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政治课题.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在执政理念上彻底实现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已成为我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胡祖凤 《党史文苑》2012,(12):50-51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逐步实现时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就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理念科学化的探索与思考历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研究的重大意义与基本现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研究的内容与重点难点等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与述略。  相似文献   

11.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功能。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日趋分化,利益矛盾凸显,党的执政基础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些都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严峻挑战,因而迫切要求其提高利益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能否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走来.从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壮大党的力量,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冀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此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而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 ,丰富发展内涵 ,创新发展观念 ,开拓发展思路 ,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是考察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重要切口.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乡村治理的过程演进,始终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结构框架内展开,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动.以改革开放为时间标识,可以将这个由现代化催动的历史进程分成前后延承的两大时段:前一时段侧重于解决国家政权建设的时代命题,并呈现为从政党下乡局部实践到总体治理逐步打造的路向...  相似文献   

15.
和平作为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形态,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国历代贤达们的向往与推崇。中共历届领导人都是和平观的集大成者。只有和平环境才能为创造人类文明提供条件,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我们党确定的这一奋斗目标所包含的和平观与中国的传统和平文化之间具有关联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16.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思想路线就是随着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并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概括的.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的网络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期以来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促使人类社会正在生成一种基础性的网络结构,人类的政治以及社会生活都因这种网络结构的出现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对政府以及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也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迄今为止的历史发展都是人类确立边界的运动,在地理的、心理的、领域的、学科的等等人类行为所及的一切方面,都要确立边界,而社会网络结构的出现,则意味着打破一切边界的历史运动起步了.社会网络结构也将改变着人类社会所拥有的空间概念,将会循着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把自然空间转化为社会空间的逻辑,推动着客观空间向主观空间的转化.因而,主观空间中的自由、平等将会彻底地扬弃以往社会空间中的等级及其中心-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辟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不断变迁的社会结构和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我党一直在进行着适应性变革。党内巡视制度的建立符合政党适应性的要求,可以消解党适应性变革中社会基础扩大给党执政带来的影响,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一环。从政党适应性视角看,党内巡视制度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存在陷入"钱穆制度陷阱"的可能,存在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对巡视制度的理论研究尚显薄弱,等等。因此,应加强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坚持群众路线,通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完善党内巡视制度,从而提高政党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的政府角色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行政生态环境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政府治理将会面临新的时代挑战。所以,政府在公共治理中需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由“财富创造者”向“环境提供者”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型,由“官本位”向“民本位”回归。实现政府角色新定位,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要通过“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行政改革明确政府职能定位,通过大部制推进机构整合改革政府机构,通过完善行政管理制度调整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