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樊晨翔 《理论探索》2023,(3):115-122
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环和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平台,中国资本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资本市场是满足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和财产性收入来源的迫切需要,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全面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尚属于发展中的新兴市场,依然存在着发展规模和成熟度不足、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功能不强、法律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需要通过扩大资本市场规模,规范资本市场结构,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完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等路径,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在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的风险和矛盾正在逐渐显现。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将有力减轻市场忧虑,有效切断金融风险传导链,从而让资本市场的活水不断滋润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中国金融的一大特色,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动全身"作用,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要多措并举,在夯实法治基础、提升市场化程度、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以及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等四个方面强化资本市场改革力度,以推动我国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对我国现行经济运行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渐进式改革和两步式分权导致上游国有垄断和横向权力垄断嵌入下游总体的竞争环境中,从而形成一种既非完全垄断又非完全竞争的混合型经济结构。虽然,下游民营竞争和纵向政府竞争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纵向权力垄断和上游国有垄断的嵌入改变了这种增长的性质和路径,从而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这构成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因此,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如下路径:首先,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消除其对下游产出的"挤出效应"以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收入分配体系;其次,对横向垄断权力进行重新配置以形成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和绿色发展体系;最后,继续完善下游民营竞争和纵向政府竞争以形成现代化的经济体制和全面的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4,(10):60-60
<正>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由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适应不同层次企业的融资需求,扩大资本市场覆盖面,提升资本市场对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其要义是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有效治理。作为整合国家治理体系的信任规范,研究发现,通过培育社会资本,有助于减少治理主体间交易成本,有助于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最终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因此,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和加快构建信用体系,引导扶持社会资本多元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市场化改革及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整体取得了成效。但由于改革还在持续深入,制度未健全、机制待完善、结构欠合理等现实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还面临诸多挑战。新时代新征程,资本市场应从扶持企业创新、融入全球市场、改善收入分配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个方面帮助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发挥整合资源、引领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保障经济高效平稳运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常态下,资本市场的收益直接关系到其他经济部门的资金成本,而资本市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平稳性与可持续性。通过梳理经济新常态下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发现尽管宏观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但资本市场的风险程度进一步增加。分析表明,资本市场的风险主要来自经济新常态下制度建设的滞后和不完善。由此,为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降低金融市场风险,要结合供给侧改革,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维持金融政策的稳定性,调节资本市场情绪;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落实市场监管;规范金融衍生品工具,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市场风险,合理进行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8.
正把握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体现,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一、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一篇恢宏的文章,也是一篇深刻的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9.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的具体现实背景,以创新、创业及创投为切入视角,在研究三者经济价值交换的基础上,探讨三角嵌套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分析制约其发挥作用的瓶颈和问题,从加强人才支持、创新金融支持模式、治理泡沫与风险及加强制度支持等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既是我国资本市场迈向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功能效率的制度创新,在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结构优化、推动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有效对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科创板市场依然存在开放度不高、定价机制不健全、交易功能不完善和权益保护不充分等突出问题。为此,建议从以下五方面着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制度开放,增强资本市场对国内外金融资源的集聚辐射功能;形成预期引导功能,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发挥创新激励功能,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增强政策传导效应,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科创板市场交易;健全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营造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产证券化无法转移风险化解机制,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市场无法结清。当前高度垄断、缺乏制衡、存在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化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难辞其咎。信用评级的不真实、不公正以及顺周期性加剧了危机的蔓延。为此应重塑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大力发展我国民族信用评级体系,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先导器"和"助推器"。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金融部门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化金融体系,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强化促进创新功能,补足服务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短板,守住风险防范底线,推动尽快建成并不断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现代化经济结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整体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不仅是经济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不断加深对经济现代化认识的思想成果。从历史发展角度探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既有助于理解其深刻内涵,又能在实践中统一认识,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及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作为直接融资的金融工具,具有分散风险、融资成本较低、收益率较高等特点.资产证券化适合于中国筹资、融资及发展资本市场的需要,它在我国的应用必将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资本市场规范化及国有企业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由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现代产业、现代企业、区域经济和对外开放六个子体系构成。其次,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体系,包含现代创新、现代法治、社会信用、现代分配、现代保障、现代治理这六大支撑体系。再次,要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重点,即贯彻一个发展理念,围绕一个发展主线,明确一个主攻方向,把握一个发展根基,筑牢一个战略支撑,把握一个根本动力。此外,还要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指标体系研究、系统性研究和运行机制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在当前我国GDP增速换挡、实体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直接融资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满足多元化企业融资需求、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作用。我国直接融资发展的现存问题分别是证券市场制度缺陷、风险投资发展不足和债券市场结构失衡,其成因为资本市场尚未完善、企业信用亟待提高和融资门槛设立较高。为了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我国应该推动金融监管部门改革、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和促进债券市场发展,这对于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维持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本市场区域差异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区域差异的存在使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区域经济与资本市场"互促式"地发展,是解决资本市场区域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市场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发挥稳定股市的作用。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处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中国股市继续在沪综指1000多点徘徊。而且,持续下跌了4年的股市长期大幅下跌,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相背离,市场运行风险正在蔓延。投资者的信心危机,证券业全行业亏损的生存危机,再融资困难的功能丧失危机等等问题,使资本市场与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赋予的重任差距甚大。  相似文献   

19.
国内市场自身对资产"定价权"和"话语权"的缺失是制约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黑洞之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这种被垄断的资本定价权和话语权的状况势必成为中国金融安全的极大隐患。为了加强我国的资产定价权,期货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谁影响了期货市场价格,谁就掌握了资产定价的主动权。分析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不完善从而导致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资金市场处于主导地位。有步骤地开拓和培育我国的资金市场,不仅是发展我国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育,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资金市场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资金市场是指资金盈余单位(供方)与资金短缺单位(求方)藉以融通转让资金的场所及其行为过程的总和。它包括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间接融资市场和供求双方不通过金融机构的直接融资市场。间接融资市场在我国原有经济模式下已经存在。不过,它明显地表露出旧体制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