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破坏涉及宗教、教育、文化宣传、经济等领域和政治渗透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宗教狂热空前膨胀,非法宗教活动猖獗;把学校作为培植分裂势力的重点,以民族分裂为目的的非法团伙不断出现;分裂势力的渗透使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进程受阻;以分裂国家为目的的反动舆论宣传持续升温;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外分裂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不断加剧等。民族分裂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加剧有深刻的外部和内部原因及条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基本对策:常抓不懈;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加强周边友好和对外宣传工作等。  相似文献   

2.
周英杰 《传承》2014,(10):54-55
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当前新疆稳定形势复杂而严峻,"三股势力"不断加强极端宗教思想渗透,利用宗教极端思想制造民族分裂,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的公共秩序,影响新疆信教民众的生产生活。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尖锐而复杂的斗争,我们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学习教育,坚决抵制极端宗教思想的渗透,筑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非正常宗教活动影响.特别是“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国内外敌对势力以部分寺院和合法宗教作掩护.对少数民族地区民兵实施渗透、心战、策反,民兵政治工作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大力加强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少数民族地区武装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民兵政治合格.是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民兵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具有强烈政治意图的宗教极端思想在我国西北地区不断蔓延,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倡导"族教分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加强公民教育,树立国家观念,增强文化认同;深化区域反恐合作,打击境内外宗教极端势力;加强宗教教职人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治西北地区的宗教极端思想,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扩大,人员来往日益频繁,国外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进行渗透,企图借助宗教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的图谋;另一方面,世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正在蔓延,受此影响,国内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宗教意识普遍增强,要求突出本民族特点和宗教存在,已成为少数民族群众普遍的思想价值和行为取向,极少数宗教极端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纷纷在境外建立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各种组织,打着宗教的旗号,与境内三种势力遥相呼应,在国际交往的重大场合,借助国外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施压。我们同境外敌对势力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日渐频繁,宗教方面对外交往亦日益增加,境外敌对势力加紧了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活动。因此,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是宗教工  相似文献   

7.
● 三股极端势力已成为政治极端势力操纵的工具。● 专家预测:“民族冲突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政治问题。”● 少数民族的权利往往与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混为一谈,如果抱定这种态度,那么在世界上就可能出现几千个经济上薄弱的主体。近一个时期以来,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打着所谓“民族独立”和“宗教自由”的招牌,在中亚频繁从事恐怖活动,对本地区及有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对这些极端势力及其活动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否则后患无穷。一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在两极对抗崩塌、世界…  相似文献   

8.
阮凡  胡昂 《前沿》2014,(15):169-170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观和宗教观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普遍对民族和宗教的理性认识不够,对党的相关政策认识不够深入,容易受各种民族分裂势力和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目前学界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达到一定深度,也从各个角度提出建议。笔者旨在对这些业已形成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国内社会转型、西北区情、民族高校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为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对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的渗透提供了可能性。民族分裂势力通过对极少数境内民族分裂势力、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等的渗透影响着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的稳定。建立遏制民族分裂势力渗透的路径,无疑是保持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态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渗透,彼此勾结,在我国活动猖獗,在行动上日益显示出暴力化、恐怖化色彩及本质.对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严重威胁和现实危害。我国必须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在现阶段,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和思想渗透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和平演变"政治图谋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我们要认清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渗透搞分裂活动的本质,支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和思想渗透.这是做好宗教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莫岳云  李娜 《湖湘论坛》2014,(2):106-112
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成为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首选。近10年来,高校悄然兴起一股"宗教热",境外宗教势力渗透加剧是一个主要诱因。境外宗教渗透无孔不入,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必须把抵御境外对高校的宗教渗透提高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战略来认识,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严格校园宗教活动管理,构建起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联动机制和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加以审视和谋划,强调要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是我们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展开的一场长期的较量和斗争,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严肃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西方反华势力的文化渗透全方位进行;非法组织活动进一步增多;不良社会思潮泛滥;宗教极端活动和民族矛盾升级;文化领域的治安环境更加严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加强管理,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发挥专政机关的作用,维护文化领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是以宗教名义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政治组织。它具有政治性、隐秘性、团伙性和暴力性的特征。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活动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是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许勇 《前沿》2011,(16)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已经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制度与民族关系,但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形势依然严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组织势力仍采取各种形式,制造分裂舆论及恐怖活动,以破坏社会安定,个别地方还发生了严重的暴力恐怖打砸抢或群体性事件。因此,研究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这一问题在当前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降,尤其是苏东剧变以来,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形势尤为严峻,作为"阵地、殿堂、智库、前沿阵地"的高校首当其冲。高校学生大都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情感心理尚未成熟,一旦受到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渗透的影响,容易丢弃大理想大情怀,对自己的未来、对国家民族的发展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宗教渗透对高校文化安全的危害,提出应对策略,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东 《观察与思考》2010,(10):48-49
“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在9月9日至25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和马特布拉克训练场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第7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演习的目的十分明确,针对的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对维护地区安全和震慑这三股势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了上合组织框架内地区军事合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俞懿  潘奕辉 《传承》2014,(12):120-121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对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的危害正在与日俱增。特别是这三股势力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恶势力相勾结,打着各种旗号实施分裂中国的目的,实质上已经形成了对国家军事安全的破坏。我们必须增强遏制和打击"三股势力"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保证国家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20.
江晓燕 《新疆人大》2009,(11):23-24
暴力恐怖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它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使其成为境内外"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重点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暴力恐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