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傅钟:起草《连队支部工作条例》的"文胆"在所有1614位开国将帅中,傅钟的党内资历是最深的,早在1921年冬赴法勤工俭学时他便入了党,先后在法国和苏联工作、生活9年,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担任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他曾列席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扩大会的工作,可以说是喝"洋墨水"成长的。1935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傅钟被增补为中央候补委员,成为最早进入中央委员会的两位开国上将之一。  相似文献   

2.
上将傅钟二三事唐联盟1989年7月28日下午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发布了一条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傅钟同志因病逝世,终年89岁……”几天后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放了傅钟同志追...  相似文献   

3.
刘亚楼(1910.4-1965.5.7),福建省武平客家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25日出任首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1959年起历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今年4月,是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开辟纪念专栏陆续刊登文章、图片,以纪念这位在革命战争年代和人民军队建设中屡立奇功,享有"智将"美誉的开国上将。  相似文献   

4.
正洪学智:两授上将第一人洪学智在开国上将中年龄相对较小,但革命资历却不浅。1929年,16岁的他就参加了著名的商南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开国上将序列里,洪学智涉猎的工作领域最广,遍及军事、政治、后勤、装备、教育乃至国民经济领域。他战斗的脚步,从大别山到四川再到陕北,从冀中到苏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中国鸭绿江到朝鲜三八线。所到之处,无役不功,可谓战绩累累,功勋卓著。红军时期,洪学智主要是担任政治领导职务。从1933年4月起到抗战前夕,他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5.
王宏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王宏坤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而当时其他健在的开国上将均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8月20日,王宏坤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媒体报道仅称其为我军的高级将领,没有通常的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忠于党和人民等字眼。那么,一位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上将,缘何在晚年得到与其他开国上将迥然不同的评价和对待呢?  相似文献   

6.
在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光辉日子里,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让我们特别怀念他。他就是开国上将贺炳炎,今年7月1日,是贺将军逝世51周年。  相似文献   

7.
许世友(1905-1985),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人。少年时,他曾到少林寺学习武术,后投身革命,身经百战,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革命经历充满传奇色彩,直到今天仍然为后人所津津乐道。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并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2015年2月28日是许世友110周年诞辰,本刊特组织一组图片,纪念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开国将军。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4日,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一个宁静的院落里,老将军吕正操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 在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迄今为止惟一的百岁上将.在健在的三位开国上将中,和97岁的萧克、92岁的洪学智相比,吕正操是最年长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7名开国上将中,钟期光是一个不能不提到的人物。他长期从事军以政治工作,曾担任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苏北指挥部、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由于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干部的思想与生活,被官兵们誉为"妈妈主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13日,开国上将吕正操逝世,享年106岁。1960年7月1日,贺炳炎上将病逝,成为第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在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最后一位逝世的,也是最为长寿的上将。吕正操的逝世,意味着建国初期授衔的57位开国上将已经全部走入了历史,也代表着一个英雄时代的谢幕。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统计,在新中国的1614位开国将帅中,有十几位寿命达到或超过百岁。开国将帅乃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之才、社会上的出类拔萃之辈。身为将军而又寿至百岁,实属凤毛麟角,其养生之道,为人们津津乐道。吕正操:开国上将,享年106岁吕正操是享年最长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曾担任冀中军区第一任司令员。他  相似文献   

12.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军事科学院院长、开国上将宋时轮,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带领游击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几十年来,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是我军一位能攻善守的高级指挥员。在1947年至1948年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期间,宋时轮带领部队执行了一系列阻击作战任务,打得有声有色,战果辉煌。  相似文献   

13.
<正>朱良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00年生于湖南汝城,1925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连党代表、军部秘书,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他被誉为"文武纵横建功勋的开国上将",更被毛泽东誉为"军之良才"。冲锋在前屡次负伤屡建功勋作为湖南省汝城县外沙村一名富农后代,朱良才的青少年时代过得十分平淡,正如他在参加革命  相似文献   

14.
陈安 《世纪风采》2020,(4):15-19
赖传珠1910年4月出生于江西赣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他38年的戎马生涯起航于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赣南苏区,历经血与火的淬炼,成长为一位军政兼备、智勇双全的开国上将。他是新四军的参谋长;他25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他参与领导全军首次评定军衔;他树立了影响至今的雷锋典型。一个个传奇故事书写了他不懈奋斗的壮丽人生。  相似文献   

15.
正开国少将汪乃贵是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小河村人。他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身经百战,屡建功勋。1955年授衔时,汪乃贵被授予少将军衔,并和一批元帅、大将、上将一样,荣获了3枚一级勋章。沉甸甸金灿灿的3枚勋章,见证了他传奇光辉的革命一生。  相似文献   

16.
在57位开国上将中,周纯全属于较少为一般民众所知晓的人物。而在红军时期,周纯全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是红军中的高级将领。作为一员猛将,周纯全作战勇敢,右眼在战斗中受伤失明,成为独目将军新中国成立后,这位独目上将长期在军事后勤战线工作,成为我军后勤工作的卓越领导人。2007年八一前夕,经中央军委批准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就收录了战功卓著的周纯全将军。  相似文献   

17.
正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5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随后的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对于开国上将,在不同的报刊书籍及一些网络媒体上,经常呈现出不同的排名顺序。本文结合几种常见的开国上将排序情况,来探究不同排序的缘由。按姓氏笔画排序的开国上将按姓氏笔画排序,也可以说是开国上将排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如1986年6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1-3》,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13日,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以106岁高龄逝世,建国初期授衔的57位开国上将已经全部走入了历史。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王建安、李聚奎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人通常被称为“开国上将“。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吏长河中,这57位开国上将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共和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9.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07,(10):16-20
<正>在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衔的开国上将中,陈奇涵上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军事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奇涵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可谓叱咤风云,功勋卓著,毛泽东曾称誉他是"赣南农  相似文献   

20.
陈坚  吴志菲 《党史纵横》2007,(10):22-25
他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红军时期的高级将领,也是目前健在的开国上将中唯一参加过1926年国民革命军的将军、唯一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唯一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担任军团长职务与方面军领导职务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还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