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报纸是“新闻纸”,它要求对各种信息能够作出及时迅速的反应。随着新闻竞争的愈演愈烈,报纸对时效性的要求被强调到了一个极其突出的位置,“抢新闻”也已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但是毋庸讳言,在这种快节奏运作的机制中,报纸编辑的日常性工作,许多时候确实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其劳动或多或少地带有“从属于人”、“受制于人”的被动性质。而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又告诉我们:编辑,特别是报社内部采编合一部门的责任编辑,他不应该仅仅是修改稿件的文字工作者,而更应该是读者市场上的经营策划人。编辑的职业水准应体现在对选题的策划、对作者的引导和对材料的开掘等诸方面。作为编辑,怎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破就稿编稿、应付出版的被动状态呢?从这个意义上讲,选题策划无疑是关键。因为选题策划不仅是编辑主动性、创造性的劳动,更是责任编辑的责任,进而应把选题落实到位,使版面凸现新闻亮点,并展示出报纸的精彩创意。不仅如此,选题策划还是“打造精品”、争取受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茁壮成长,新闻市场空前繁荣。进入二十一世纪,重新分割新闻市场份额,已不再是遥远的“将来进行时”。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群雄逐鹿”中,保住已有的领地,扩大市场占有率,成为摆在许多媒体面前的迫切课题。现代新闻的竞争,实际上已不仅仅是记者、编辑在采编层面上的竞争,更是媒体间综合竞争力全方位、多层面的较量。这种较量也不只限于“新闻产品”质量层面,更是特色、定位和策划高下的交手。因此,正确认识新闻策划的特殊作用,适时地搞好新闻策划,多出新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2,(6)
现在,许多媒体都拿出黄金时段和重要版面开设舆论监督专栏、专版,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和欢迎。但是,有少数新闻单位和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却不能出以公心,有的单位将新闻宣传当“胡萝卜”,舆论监督做“大棒”,在他们媒介做广告,就可以帮助“挖新闻”,不做广告,就实施所谓的“舆论监督”;有的单位与一些企业达成协议,企业每年向该媒体投放一定的广告量或联办促销活动,而媒体遇到群众对这些企业的投诉一概不予发表;有的单位为抢新闻,不问投诉真伪,统统曝光。对于此类问题,各个新闻单位都应引起高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闻策划已经成为各地新闻媒体提及频率较高的新闻术语,许多经过谋篇布局、精心策划出来的报道有深度、可读性强,有些还是受众茶余饭后议论的内容可见,很多精心策划之作掼得响,有冲击效应,对受众感染力大同时,新闻策划也是媒体竞争读者,观众、听众的新手段。顾名思义,新闻策划就是预先对一个报道题材或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计谋筹划、精心组织和安排采编的全过程,以期达到十分理想的报道效果,目的是要吸引广大受众关注那些新闻报道和媒体,增加它们在新闻市场中的“亮点”。新闻策划在新闻学中并不是新名词,只不过是过去不是经常性的被新闻从业人员广为采纳,而现在让编辑、记者们“叫卖”得比较时髦,把出彩的策划报道大量捧上报纸、电视。  相似文献   

5.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已为更多的办报人所接受,近些年又有了“读图时代”的说法。读者对图片新闻的读解需求,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比过去更高了。电视和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在这种情形下,报纸对图片新闻的处理,如果仍然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仅仅满足于“有大照片”或“多用照片”,就很难满足读者不断提高的阅读需求。如果不在图片新闻的编辑方面下大气力,就很难在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报纸的版面上来。加强对新闻图片的编辑工作,对于充分提升图片的新闻价值,提高报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一、读图时代需要图片编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媒体间竞争的加剧,新闻评论近几年在国内各媒体上已呈快速发展之势。可以说,如今的媒体竞争已由新闻竞争逐步转变为观点竞争。报纸是新闻纸,也是观点纸。与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报纸(尤其是党报)在资讯的短平快、形象传播和编读互动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只有靠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张力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之后 ,顾客获得了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 ,同时也成为企业利润的来源。企业能不能搞好 ,涉及到的因素当然很多 ,但不论是加强内部经营管理也好 ,进行产权方面的变革也好 ,最终要出效益 ,都必须落实到顾客这一点上 ,顾客能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因此 ,在企业心目中 ,顾客的地位一下子高起来 ,“顾客就是上帝”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但是 ,许多企业对于如何吸引顾客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说市场营销 ,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 ,于是乎 ,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但是 ,那么多…  相似文献   

8.
(一) 选稿、组稿、编稿、制作标题、设计版面,尽管走进了计算机平台,但面对着等待出版与万千读者交流的报纸,大量繁琐的工作依然需要时事编辑为之绞尽脑汁、付出心血。被动地应付差事也好,精心地妙笔生花也罢,只要“上了套”,终究要付出劳动。从本质上说,这种劳动毋容置疑地体现着编辑创作的潜在意识。一如记者采写新闻稿件怎样着墨将新的事实告诉读者,主观上的创作意识自然而然地便流露于字里行间。面对作者和读者,编辑的桥梁作用就是通过精心加工成品半成品的新闻原材料并施以编辑手段,以版面的整体形式与读者进行交流,这一过程即是时事编辑创  相似文献   

9.
党报姓“党”,传播党和人民的声音是它的天职,党报的这一定位决定了它的权威和高度,这就是政务新闻、典型报道、成就报道等“硬新闻”多,社会新闻、街巷生活、百姓故事等“软新闻”少。如此,与都市生活类报纸相比,党报的功能定位使其在读者中的发行和广告经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当前,在许多城市,党报和都市类报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沐浴着中国互联网事业的春光,这些年来各地新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了。尽管现在有的新闻网站在经营上已令人刮目相看,少数新闻网站已实现了赢利;但同样应该看到,许多新闻网站尚在苦苦寻找着固定的盈利模式,有的新闻网站面临亏损,人员收入要低于同一集团的其他媒体从业人员。有的媒体虽立下了几年内扭亏的军令状,但由于人才缺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服务性新闻已成为各个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努力抢夺的重要制高点。和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平面媒体在服务性新闻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服务性新闻最重要的三要素是实用性、时效性和权威性,只有把握这三个要素,一篇服务性报道才能“站”得起来,得到受众的认可。在各种新闻类型中,都可以容纳进强烈的服务意识,在报道“硬新闻”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新闻图片“一图胜千言”的优势使得新闻摄影这“一翼”已经成为新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新闻传媒展开竞争的利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大报新兴类报纸特别是晚报、都市报都在岗位上专门设立了图片编辑。实践证明,设立了专职图片编辑的报纸在推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工作方面确实居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很多复杂原因,大多数中小型报纸至今还没有设立图片编辑。中小型报纸的新闻编辑在缺乏图片总监、图片编辑等制度刚性约束和规范的生态环境下要想当好“新闻图片发言人”, 就必须正视目前评价和选用的标准不专业, 新闻图片难出彩;忽视重大题材和突发性事件,新闻图片难出新;信息闭塞不通和缺乏协调,新闻图片难出“活”等问题,面对现实,尽可能地提高自己运用处理新闻图片的水平,迎接挑战,力争当好“新闻图片发言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素质,深探图片信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规律性;重视策划,全面提高自己在图片信息传播方面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时下,无论是各级党报,还是各地都市类和晚报类报纸,陆续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或专栏,赢得了广大读者和报业界的认同,这是办报理念的一种改革创新,也是都市类和晚报类报纸对党报主流媒体地位形成的挑战。《郑州日报》是郑州市委机关报,2007年就开设了“区街新闻”版,专门报道社区新闻。采写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想做好做大做强党报社区新闻,必须凸现以“民”为本的操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当新闻竞争愈演愈烈、当各种媒体不断扩容、当报纸已发展到厚报时代,如何让自己编排的稿件,能够从众多的版面中脱颖而出,并有效地地进入读者的视野,这无疑成为每一个报人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而打造一个名牌专栏,则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编辑手段,而且它对于明确版面宗旨,聚焦社会热点, 放大新闻价值,凸现报纸卖点,展示精彩创意,引导和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丰富生动的“博弈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弈论”是分析博弈行为和博弈决策的一门科学。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是“博弈论”研究专家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1994年度和1996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分别由纳什、泽尔滕、海萨尼、莫里斯和维克瑞等“博弈论”专家分享。“博弈论”研究专家的频频获奖,凸现了“博弈论”在主流经济学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博弈论”原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它较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博弈论”已经改变了经济学的传统轮廓线。“博弈论”的英语原文是Gam e Theory,直译就是游戏…  相似文献   

16.
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新闻媒体,在上世纪先后接受了广播、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挑战,形成了今日“四分传媒天下”的新局面。报纸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究其原因,创新意识在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报纸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但创新后的报纸为了吸引读者,与电视新闻争图像效果,与网络新闻争时效数量,以己之短搏人之长,逐渐弱化了报纸的原有优势,长此下去势必削弱报纸的竞争力。笔者认为,面对新世纪的新闻竞争,报纸要想真正赢得读者,扩大市场份额,在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度”,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内在魅力。一、风格新的度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新闻媒体,难以屹立于先进的媒体之林。众多报纸正是基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基本的特征就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但是,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所指出的,“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灭竞争,而是驾凌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从理论上说,竞争与生产无政府状态是资本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党报看成主流媒体,都市报看成强势媒体,那么专业报在新闻大家庭中的“小弟弟”地位是无可争辩地确立了。“小弟弟”要参与报业竞争,甚至要在与视听、网络等立体媒介的竞争中争取立足,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专业报大多不是每天出版,在新闻时效上无法与综合性报纸抗衡;由于专业报受行业性质限制,在  相似文献   

19.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人们似乎已司空见惯,以致于本让人笑不起来的新闻,成了人们助兴的话题。比如一度被“炒”过多次的一则新闻,湖南某市市长在检查工作途中,遇到公车迎亲的队伍。“不准用公车迎亲”的规定,该市反复发过几次文件,但就是“禁”不住。激愤之下,这位市长竟把一部公车的玻璃砸碎。据媒体说,赢得了围观群众的叫好声。 不过笔者认为,群众叫好固然是表示赞赏,但市长的行为不妥,乃至说违法也是不容推卸的。而造成令不行、禁不止的一个根本原因,说到底是没有应该具备的“威信”。“邪”得不到杜绝,市长砸车也就被人称赞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类似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深刻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于是我们看到了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精巧细致的《新民晚报》、清雅挺拔的《南方日报》等。但就总体情况来看,有的报纸版式风格还不稳定,版面起伏较大,有的版面“穿新鞋走老路”,从而导致了版面语言的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