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受经济政策的区域倾斜与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投资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为促进服务业投资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鼓励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转移,采取财政优惠措施,引导外资投入中西部及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2.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紧缩政策的惯性作用等因素,当前我国经济步入一个周期性的低谷,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过剩产品的品种和比重加大,同比零售物价指数自97年10月以来持续下降,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疲软,整个经济已经进入经济紧缩期。在未来一个时...  相似文献   

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处在加快调整、深刻变革的重要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新环境,充满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一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环境;二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国内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的一年。当前我国经失衡比较突出。治理经济失衡的主要设想是:要把继续治理经济偏热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治理经济偏热的重点是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控制投资的重点是在治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膨胀机制;加大货币、财政和计划三大政策以及经济、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的宏观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2015年经济增长可能在7.1%左右。但中国经济面临以下问题:需求结构调整难,投资可能会回升,消费增长却难以加快增长,产能过剩矛盾还将加剧,实体经济经营困难依然较大,债务迅速增加和金融风险在上升,房地产市场风险在增加。建议财政政策应向积极宽松转化,做好加减法;货币政策应向真正的中性转化,保持信贷资金适度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应加快改革,为稳增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产业结构调整既要搞好化解产能过剩,又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投资自由化趋势的日益增强 ,外资国民待遇标准的处延有逐步拓展、并在形式上有专门多边条约调整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过分依赖给予外资优惠的立法政策已显现出负面影响 ,为因应国际投资自由化和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 ,我国的外资立法应采取以维护内外资公平竞争环境为价值取向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策的发展是国际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在近几十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政策的作用得到了显著的彰显。发展型社会政策不仅强调经济政策应该包含的诸多因素,同时又主张社会政策应关注人力资本投资,增进人的发展能力,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对当前西部社会政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会对社会工作学界产生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8.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新战略高度﹑新投资领域、新投资主体﹑新区域重点的丰富内涵。基于我国短期内进行经济逆周期调节,实现有效需求扩大、稳投资﹑稳增长,中长期通过传统产业赋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现实发展需求,以新基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要之举。通过新基建助力供给侧改革,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能源效率提升、加速市场环境改善机制,推进区域城市形态转型和产业升级。立足新基建高数字化技术应用特点,提出合理规划布局新基建、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高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新基建发展政策重点,提供有别于传统基建的制度创新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际资本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然而,国际资本的直接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应趋利避弊,采取限制与鼓励相结合的政策,做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慕海平 《理论前沿》2003,(12):20-21
要根据扩大内需的需要和国债投资的性质,把投资的方向调整到促进消费增长和转型上来,为国债投资的逐步淡出创造条件。现阶段,国债投资的重点应是发展教育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样的调整既可以弥补历史的欠账,又能够刺激消费需求,对于经济的长期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投资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经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创新产业投融资体制,改善产业投资结构,以增量投资扩大和存量投资调整为手段,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先导,以确保经济增长效益、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和增强综合国力为目标,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能源和原材料、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以及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等领域的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中日韩经济合作正在全面展开、快速推进.其内生动力,主要来自扩大区内贸易投资,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强烈需要;其外来压力,主要来自只有通过协调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共同面临的国际经济风险的强大压力.其发展态势主要包括:落实投资协定以促进相互投资,推进自贸谈判以扩大区内贸易,拓展财金合作以防范全球风险,深化农业合作以确保粮食安全,以及完善合作机制和拓宽合作领域等.由于中日韩均为G20成员,经济体量大,开放程度高,相互依存深,三方经济合作的全面展开和快速推进,不仅对三国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将对地区和全球经济产生深广影响.对此,我应予以高度关注,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 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缘位置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而处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沿边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具有对国内外全面开放的优势,尤其是由于国家实行产业政策倾斜,加快新疆开放、发展步伐,加快了以铁路、通讯为重要标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引起了国内外客商的高度注意.外商和国内各省市纷纷到新疆找西出的通道.作为外向型经济的珠江三角洲应如何走“西口”,本文试图分析这一问题.一、在新疆的投资环境已成熟1、国家在确定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后就确定了沿边开放的政策,并且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开放边贸的权限,先后在新疆设立了六个开放城市,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如何实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阐述。1.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战略构想;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3.推动以区域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经济建设;4.贵州省与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合作潜力巨大;5.贵州应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协调发展;加强总体规划和完善政策、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和利用、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劳务合作、积极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及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互动整合——兼谈经济法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有比其它法律部门更为显著的政策性特征.经济法的产生源于经济政策的法律化,经济政策的发展又决定了经济法的内容和特征.法律化后的经济政策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经济法和经济政策都是国家经济意志的体现,都是经济制度的规则组成部分.经济事实要求保持经济法的稳定性与经济政策的灵活性.现代法治又要求经济政策应在法律的制约下,由政府依法行政,因此,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互动整合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储蓄一直高速增长,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更为明显,但同时国民经济中出现了消费和投资不足,庞大的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使我国经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针对这个情况,央行从1996年起八次降息.本文利用经济统计数据实证降息对储蓄转化投资的作用,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作为后起之秀,已成为位列全国的第五大华侨省。改革开放后,浙籍侨胞的捐赠、投资、技术引进、信息互通,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资库、智库、信息库”的作用。根据浙江侨务资源的特殊性,为确保这一资源不衰不竭,应重点关注新华侨华人和后裔新生代,以民族文化为纽带,以经济商贸利益为基础,增强他们与浙江的感情联系,厘清他们在浙江捐投资的发展趋势,完善捐资投资环境,解决重利用轻保护,重引进轻培养的工作思路,势将进一步促进浙江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客观地分析了现在经济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能带来哪些作用?国家实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应重点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以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并根据经济运行新的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东盟开放合作是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抉择.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与对东盟开放合作的战略构想强调顺应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以提升泛珠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为战略目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等机制为平台,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经贸合作为重点,以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切入点,以开放开发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以粤港澳珠三角为龙头,充分依靠泛珠三角区域整体优势和依托全国的力量,大力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对东盟开放合作,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国际化发展.实现其战略构想,应进一步明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国际化发展思路、设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加快与东盟机制的衔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加强政策探索、创建和完善开放合作平台、先易后难务实地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的开放合作、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及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完善科学决策系统等.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还是以经济交往为手段,经济外交活动都伴随着特定领域的经济协调。通过在国际收支框架下对经济协调领域的分解,文章认为,发达地区的国际贸易、资源富集地区的合作开发和不发达地区的债务是当前中国对非经济外交中的重点经济协调领域。与之相应,以重点投资增进中国与非洲的经济互补、以基础设施援助增强非洲发展能力、以资源合作打破西方定价权垄断和以关注民生应对西方国家的政治指责,是促进中国对非经济外交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