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贺炳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共和国57名开国上将之一,在战斗中负伤截去右臂,"独臂将军"在军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生前,贺炳炎长期与贺龙一起战斗,是贺龙元帅的一员爱将。贺龙之女贺捷生曾饱含深情写下《钢铁将军贺炳炎》一文,回忆了父亲贺龙与贺炳炎彼此欣赏,互为依靠的深情厚谊。贺炳炎的"猛悍"在军中是出了名的,打起仗来不要命,有"万夫不挡  相似文献   

2.
他--青年时代投笔从戎加入叶挺"铁军"参加北伐,后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暴动:红军时期率红六军团西征,为长征担当开路先锋;与贺龙红二军团会师后并肩作战,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长征中担任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中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兵围日寇占领下的北平;解放战争中曾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后被林彪邀作四野第一参谋长.  相似文献   

3.
霞飞  高占树 《党政论坛》2009,(20):24-25
贺龙是于1953年8月正式担任困家体委主任的。这一年的8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党组由贺龙、荣高棠、黄中三人组成,贺龙任书记。此后组建国家体委领导班子,也由贺龙筹备。  相似文献   

4.
沙平 《各界》2010,(8):23-25
熊向晖,1919年出生于武汉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庭长。1936年,17岁的他考入清华大学,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很快便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清华南迁长沙,在长沙他接到党的指示:不要暴露身份,报名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到胡宗南的第一军服务。  相似文献   

5.
唐生智一生充满争议:他信佛,却又在战场上浴血,有“佛教将军”之称;他几度起兵反蒋,也几度帮助蒋介石作战;他是力主抗击日寇的南京保卫战最高指挥官,却又仓促弃城撤退,没能避免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文革”时期,唐生智遭受冲击,宁死不愿“揭发”贺龙等老干部,又是一段传奇。唐生智的二儿子唐仁理现为香港居民,为我们讲述了他眼中的父亲唐生智。  相似文献   

6.
吕方 《各界》2014,(11):56-59
公元227年,诸葛亮向蜀汉后主上书,慷慨誓师北伐曹魏,千古奇文《出师表》令我们感动至今。然而,在北伐中他的战术却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与气壮如山的誓师陈词形成巨大反差。陈寿评价诸葛亮在北伐中的表现:“奇谋为短。”那么,果真是由于诸葛亮的战略战术失误主导了北伐的进程与结局,还是战争背后另有玄机呢?  相似文献   

7.
毅枫  柳林 《党政论坛》2008,(22):6-6
歌剧《洪湖赤卫队》取材于当年洪湖苏区艰苦卓绝的真实斗争故事,许多重要情节和人物都有历史原型。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的洪湖苏区,一度曾集中了如贺龙、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邓中夏、钱瑛等一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斗,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业绩。就整体而言,“贺龙领导闹革命”是不错的,但具体到洪湖赤卫队来说,真正创建并领导这支队伍打出威风来的,却是从黄埔军校走出的并曾是贺龙入党介绍人的周逸群。  相似文献   

8.
李新梅 《学理论》2009,(18):150-151
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北伐的成功,首先在于代表人们的政治认识情感趋向的国民政府这一政治文化载体的建立。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对人们所具有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把握和运用,也是北伐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手指孤云 《各界》2011,(4):65-67
若以史料记载看,诸葛亮是没有以“六出祁山”来北伐中原的。他实际上是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也只有“二出祁山”。若从战局的有利形势看,似乎第一次北伐是最好的。在曹魏眼里,最大的敌人就是刘备。而自刘备病亡后,蜀汉一直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中,几年内没有什么大的动静,也就让魏国感觉这个小国不会有大的作为了,因此放松了对于它的戒备。  相似文献   

10.
叶剑英对党做出的第一次历史性贡献是在1927年7月,南昌起义前夕。当日才叶剑英刚刚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密,暂时不同其他党员发生联系。中共中央策划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汪精卫、张发奎、黄演翔等国民党“左”派也密谋诱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加以逮捕,叶剑英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参谋长,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不顾个人的安危,于7月24日秘密约叶挺、贺龙、廖乾君在九江甘棠湖的小船上,以游湖观景作掩护,把汪精卫的企图告诉了他们。7月25日、26日叶挺、贺龙分别将其部开赴南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叶剑英对党作出的第…  相似文献   

11.
卢存学 《团结》2004,(5):40-42,33
我的父亲卢郁文是民革第四届中央常委。20世纪二十年代他参加北伐;三、四十年代他投身抗日参加国民党政府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反对内战,多方奔走呼吁和平。父亲早已去世,他的遗物中有“49年北平和谈资料”。现在,我把父亲的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摘录整理出来,或许可以对该时期的历史资料做一点补充,对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对父亲也是一种纪念。1949年初至北平和谈前(一)给于右任拜年1949年元旦,新登上总统宝座一年多的蒋介石,于国内战场上节节失败之际,发表元旦文告,呼吁和平,声明下野。对这个文告,明眼人看得清楚,蒋介石一改1947年攻占延安,…  相似文献   

12.
甘秋梅  彭兴富 《学理论》2013,(18):180-181
研究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历史地位是分析贺龙体育道德思想时代价值的逻辑起点,也是指导新时期体育道德建设的基本依据。这一思想的重要地位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丰富和完善了贺龙体育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体育道德思想;传承和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晓华 《各界》2010,(5):85-86
造就曹厨子 北伐胜利,蒋介石登上最高权力宝座,谭延闿很知趣,让出国民政府主席职位,做行政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两记耳光     
湖南教育学院的一位教师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电视,读中学的儿子从外面回来看见后,蛮横地不准父亲看,还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把身为讲师的父亲赶跑了。这个狂妄悖逆的儿子是谁?他就是盗窃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主犯许反帝。此人如  相似文献   

15.
李南央 《各界》2008,(8):22-25
1978年7月28日,是我人生中应该记下来的一天.在那一天,我和大姑姑、大姑爹一起,从长沙动身去看望软禁在安徽大别山中的父亲--李锐.……  相似文献   

16.
吕方 《各界》2014,(11)
公元227年,诸葛亮向蜀汉后主上书,慷慨誓师北伐曹魏,千古奇文《出师表》令我们感动至今.然而,在北伐中他的战术却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与气壮如山的誓师陈词形成巨大反差.陈寿评价诸葛亮在北伐中的表现:“奇谋为短.”那么,果真是由于诸葛亮的战略战术失误主导了北伐的进程与结局,还是战争背后另有玄机呢?  相似文献   

17.
余音 《各界》2013,(2):78-80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噩耗传来,身在前线的贺龙放声大哭,并在《晋绥日报》上发表《哭向应》,表达了哀悼之情。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3,(46)
中国●中央军委11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贺龙传》出版发行暨纪念贺龙诞辰97周年座谈会,缅怀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贺龙元帅。●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11月2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查斯·傅利民,称其访华为改善中美军事关系良好开端。傅利民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军来往中断四年后正式恢复。  相似文献   

19.
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北伐的成功,首先在于代表人们的政治认识情感趋向的国民政府这一政治文化载体的建立。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对人们所具有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把握和运用,也是北伐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马广志 《党政论坛》2012,(20):60-60
贺龙巧施“空城计”。设伏诱敌 1929年7月,贺龙同志到桑植后,领导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建了中共桑植临时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一时间,桑植城内红旗招展,穷人子弟纷纷参军,红军的影响空前扩大。这大大震惊了“湘西王”陈渠珍,他紧急召开“剿共”军事会议,妄图收复失地。他手下第一警备军第三团团长向子云主动请缨,拍着胸脯向陈渠珍表示要捉住“贺龙”,消灭红军。在获得陈渠珍同意后,向子云开始调集自己驻扎在永顺的军队,并命令副团长周寒之率两个营的兵力作为先锋,正式进犯桑植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