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政府5月26日宣布,将于9月10日发射两颗侦察卫星。这是日本今年第二次发射侦察卫星。即将发射的两颗侦察卫星分别是可以进行精密拍摄的普通光学摄影卫星,及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通过电波来拍摄的电子雷达卫星。据报道,日本发射侦察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情报改革。通过对情报体制、情报政策以及情报手段等方面的调整,情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不久前,日本海岸警卫队提出了购买两架远程侦察机的要求;内阁情报调查室也制定出“2007年度前再发射4颗侦察卫星”的新计划;2000年9月12日,日本又在自主开发新一代预警机问题上争取到美国的理解。这一系列举措正是日本加快情报改革步伐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1999年5月24日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国防部22日宣布,美国空军当天用大力神4型火箭将一赢间谍卫星送入太空。这法属于国家侦察办公室的间谍卫星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的。这也是近一年来美国军用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在此之前,美国军方曾3次使用大力神火箭发射军用卫星,但不是火箭爆炸,就是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遣。美国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相似文献   

4.
5月28日,以色列国防部官员证实,以色列新一代间谍侦察卫星“奥菲克5型”发射方案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预计不久该卫星将由“沙维特”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奥菲克5型”侦察卫星是由以  相似文献   

5.
据台湾媒体透露,台湾将于2003年10月在美国加州发射首颗自主遥测影像卫星“中华卫星二号”。这颗卫星的分辨率将达到2米,可获得台湾陆地及附近海域的即时卫星影像资料。该卫星潜在的军事侦察用途是显而易见的,它标志着台湾将有能力自主侦察祖国大陆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8,(3):90-91
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次发射是2008年我国首次航天发射。中继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我国航天应急和管理能力又有新进步。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告》2006,(2):5-6
新闻事实:从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于1975年11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到今年8月29日,我国共成功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9月16日,第22颗卫星回收舱带着120平方米的降落伞,降落在预定区域。这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用的升交点重合法、折算气象风预报卫星返回落点等数项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它使我国测控系统具备了对返回式卫星实施高精度轨道机动控制能力,卫星返回落点预报与实际落点误差缩小到百米以内。至此,我国共成功回收了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8.
减灾动态     
《中国减灾》2004,(11):60-61
10月19日上午9时20分,中国第一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起飞约二十四分钟后,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在太平洋执行任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报告,“风云二号C”卫星已经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随即在发射指挥控制大厅宣布,本次发射取得成功,经过一系列控制,“风云二号C”卫星将最终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据称,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为中国首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而此前升空的两颗“风云二号”均为试验应用型卫星。这颗卫星还将替…  相似文献   

9.
200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正式立项。根据国家计划,小卫星星座系统拟采用分步实施战略:“十五”期间,采用“2 1”方案,即发射两颗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初步实现对灾害和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实施“4 4”方案,即发射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的星座,实现对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灾害和环境的动态监测。“十五”期间的两颗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载有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超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四种载荷。星座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宽…  相似文献   

10.
点击要闻     
6月1日上午9时21分,随着三峡大坝20号导流底孔闸门的最后关闭,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库下闸蓄水成功。◆6月1日10时至2日10时,北京新收治直接确诊非典病例、由疑似转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均为零。这是北京首次实现非典病例突破。◆6月3日,我国发射的第三颗导航定位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于北京时间5时0分成功定点,顺利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次发射的“北斗一号”卫星,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在会见德国…  相似文献   

11.
短讯四则     
日本决定设立“情报搜集卫星中心”路透社东京1999年2月14日消息,为确实执行在2000年以前发射4枚侦察卫星的决定,日本政府已决定成立“情报搜集卫星中心”,其职责是负责卫星影象的处理分析作业。该中心定员150人,于2000年开始运作。考虑到1969年国会曾做出的“太空开发研究限于和平目的”的决议,日本政府决定该中心隶属于内阁官房。该中心的设备拟参照美国的系统,日本计划派遣人员前往美国负责卫星开发和操作的国防情报局和负责情报分析的国防测绘局进行研习。黎巴嫩破获一以色列间谍网黎巴嫩《祖国呼声报》1999年2月16日报道说,黎巴…  相似文献   

12.
焦点     
中国与巴西联合发射卫星成功 北京时间10月21日11时16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发射13分钟后,“资源一号”卫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火箭继续飞行约40秒后,“创新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第一颗“资源号”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  相似文献   

13.
3月2日,俄罗斯宣布成功发射3颗“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卫星。到2010年底,这一系统在轨卫星将达到27颗。俄有关人士称,届时,俄与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比,将具有明显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宋忠平 《时事报告》2012,(12):60-61
随着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了亚太区域组网,在一系列调测后,将于2013年为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此后我国还将继续发射10余颗导航卫星,在2020年前后完成北斗系统全球组网。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三号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的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完成部署,北斗系统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北斗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  相似文献   

16.
时代文摘     
《时代潮》2001,(19)
中国科学家计划发射"太阳空间望远镜"卫星中国科学家们要摸摸太阳的"脾气"——一颗价值超过20亿元的卫星已被列入发射计划,这颗被称为"太阳空间望远镜"的卫星,将用于预报太阳磁场的变化和"太阳风暴"等"空间天气"情况,它是中国最昂贵的空间探测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7,(4):113-113
2007年6月1日零时8分,长征系列火箭托举“鑫诺三号”通信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以来,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0次飞行。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中国航天员两度飞天.从成功发射28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到首次出口整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的一次次腾飞.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个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8.
国内我成功发射三颗卫星8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9月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同时将两颗“实践六号”空间环境探测卫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据8月31日新华社电,教育部、财政部、人民行、银监会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见规定,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将从过去大学毕业后的4年延长到6年。新规定将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执行,此前,已签订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将按原有定执行。国务院任命何厚铧为澳门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9月1日,…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10,(4):110-111
6月2日23时53分.我国成功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轨道。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已实现,即从2000年-2003年,成功发射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立起完善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20.
小资料     
世界同步卫星知多少? 从1963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同步通讯卫星起到1983年底,各国共发射了166颗通讯卫星。预计到九十年代初,各国还计划发射一百多颗。目前拥有同步通讯卫星的国家和集团有12个。其中自己创造卫星、用自己的运载工具发射的有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