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蒋俊明 《长白学刊》2007,(2):120-123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民主执政,党务公开是民主执政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务公开是比“行政事务公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党务公开是提高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对于形成和谐中发展、发展中和谐的良好社会局面,加快成熟公民社会发展的步伐,完善权力运行和制约体制,形成和谐的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强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行党务公开,对于发展党的民主、加强党的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突破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举措。理论界围绕党务公开的内涵、党务公开的依据、党务公开的过程、党务公开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党务公开的路径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种看法。进一步加深对党务公开的理论研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强化党内外的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按照黄浦区委关于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黄浦区人民广场街道党工委去年9月开始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法。  相似文献   

5.
陈晶 《前沿》2009,(3):163-165
依法执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执政以来的主要经验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研究我党执政理念的变迁,探索依法执政丰富深刻的内涵,对于推动依法治国进程、发掘我党合法执政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其执政方式。在当代中国推进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执政方式法制化是一种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理性选择。树立依法执政意识、规定执政权限、建构执政程序规则等是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法制化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不断变革和开放的环境中,党的执政环境、工作重心、领导对象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矛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方式需要根据新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我们要在准确把握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方式创新的实质内涵的基础上,对创新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方式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实践中努力探讨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方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执政能力建设是摆在我国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事情,作为一种执政方式和手段,行政指导适应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弥补了立法司法上的不足,对行政效率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参政意识的培养,对提高执政能力具有很大作用。提高执政能力,需下大力气加强行政指导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行政赔偿救济制度,全面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其执政方式。在当代中国推进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执政方式法制化是一种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理性选择。树立依法执政意识、规定执政权限、建构执政程序规则、完善监督执政行为的法律制度,是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法制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范毅 《求索》2007,(6):50-52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是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起点。但依法执政并不等于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既离不开依法执政,又有别于依法执政,它比依法执政具有更加丰富和深厚的内涵,并有其客观标准。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依法执政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