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过:"如果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发展,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就不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中学语文教育尤其凸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的威信与班主任的爱心和情感有很大关系,班主任和学生的情感深,对学生的爱心重,则威信就高;师生情谊如果淡漠,就难以产生良好的心理相容,也就难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具备了无私的爱,才能去接近他的学生,关注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师生间才能产生情感的撞击、情感的交流,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倾真情实感,树班主  相似文献   

4.
李雪  关玉晶 《世纪桥》2010,(23):72-73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理智的、崇高的爱。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师爱能满足学生对爱的需求、师爱是"以爱育爱"的手段,师爱是帮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力量。本文力求通过对师爱的本质分析和界定,为重新认识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推动教育向爱、向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个优秀教师的心声,也是他们的行动指南。因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但是,怎样  相似文献   

6.
暖心教育是以爱为基础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暖心教育则用最无私、最纯洁、最崇高的爱去温暧那些消极的、颓废的、甚至冷漠干涸了的心。由教育者通过“三心”,即:关心(相处热心可亲)、知心(交谈推心置腹)、耐心(劝导苦口婆心),成为对方的知音、良师和益友,最后达到使对方实现思想感情,以及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转化。这种爱的教育是一种科学的育人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是教师的爱与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如何播洒自己的爱,是关系到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爱可以是话语,但更多是无声的行动。 周记里的对话 在接任初二(1)班班主任时,我决定首先静悄悄地靠近学生的心。彭松同学,老师们公认的调皮蛋,他的第一篇周记这样写道:“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去买  相似文献   

8.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说法。我校把实施孝敬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切入口.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从爱父母、爱老人的情感扩展到爱同学、爱他人的思想,进而使之升华为爱集体、爱祖国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烧窑要掌握好火候,炼铁要掌握好火候.炒菜要掌握好火候,学生工作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也应把握好对待学生的“火候”。●爱生的火候对学生充满爱心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前提。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爱。教育与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爱,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应城市实验小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并以爱的教育为突破点,不断深化德育内涵,升华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简刚亮 《学习导报》2008,(10):39-4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我的体会是用爱心去铺就学生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2.
简刚亮 《新湘评论》2008,(10):39-4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我的体会是用爱心去铺就学生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校长简介——真心爱教,教育大爱铸就名校梦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教育专家五十一中学校长吴艳,从教30余载,从一名教师、班主任做起,历任初中校长、教育集团校长、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现任五十一中学校长。"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热爱教育,将其视为毕生的事业。她爱孩子,将孩子一生的发展时刻放在心头。正是这种教育大爱铸就了一三四中学、浑南实验学校、五十一中学的名校梦。  相似文献   

14.
公民环境意识教育除了科学、法制和道德教育的角度之外,还应关注审美的角度,即从环境审关角度培育公民的环境意识.环境审美教育具有其它教育形式所没有的优势与独特性:以爱的情感为核心,对人的影响深刻而持久;以超越功利性为主要诉求,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品格.环境教育是提升公民环境意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如果政治意味着优雅和客气,而经济意味着节省和效率,那么,政治和经济这两个目标就经常抵触。经济学家宣称没有"免费的午餐",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必须作出选择;另一方面,政治家则依靠鼓吹"免费的午餐"而生存。总之,政治的坐标是短暂的,"政治家既没有爱,也没有恨,支配他们的是利益而非情感"。  相似文献   

16.
正1992年,11岁的贾慧荣跟随父母支边来到了五师八十三团,2000年参加工作,在团中学担任体育教师。她热爱自己的体育事业,更热爱培养她成长的团场。她多年执着体育教育的唯一信念是"历练自我,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和美德,也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用"爱"塑造幼小的心灵,用真挚的感情唤醒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15-15
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有了历史。历史的河流太长、太长了,时涨,时落,时起,时伏。历史的长河负载着沉重,也负载着轻灵,按照它惯有的规律、速度,向着没有尽头的前方流走。历史,没有目的。因此,历史,也没有主题。这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咬文嚼字。历史确实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没有情感。古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历史有了主题———有了自己的情感,历史就会因为自己有了喜怒哀乐而变成一个花花世界,历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幸亏历史没有情感。幸亏历史没有主题。历史包容着人生,人生是历史长河中的水滴。人生,是充满了情…  相似文献   

18.
凌宗伟 《先锋队》2015,(8):12-14,3
所谓"教育之爱",强调的是在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仅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还要爱我们所教、所学的内容以及教和学的方式,乃至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方方面面。这爱和情感是包容、慈悲、博大的,同时,又是理智和基于道德的。其目标就是不断地改善,试图使师生双方的每一个人(往大里去,还包括同事之间、同学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进而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世界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把青少年培育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各级各类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坚持“三个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坚持“爱”与“严”的结合,把思想工作做细办教育,就要有爱心,没有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育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要教育好学生,教育管理者要爱护学生。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爱”,不是那种天然单一的母爱,而是一种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和教育的“爱”。是对学生在生活上的细心关照,在学习上…  相似文献   

20.
梁衡 《党建》2009,(3):27-27
三、怎样才美(1)美在真实。审美既是解决人情感上的问题,而情感是最不能被欺骗的,所以美的前提是真实。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美女爱一靓男,后结婚。男说,我从小就没有沾过厨房的边,不会家务。女说我侍候你。一直十年。一次女出差,提前到家,发现他在厨房做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