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有人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人表示异议:“礼仪”是指注重礼节、仪表、辞令等。如称吾国为“礼仪之邦”,无异于说“中国人只会打躬作揖”。因而,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吾国是“礼义之邦”。  相似文献   

2.
汪金友 《前线》2011,(4):56-56
谁也没有想到,前不久重庆棒棒哥郑定祥的一句“缺钱不缺德”,短短几天就爆红网络。50家网站转载。四万个网页描述,三万条微博赞颂。有人说,“他是民族的精英”;有人说,“他是中国的脊梁”:还有人说,“他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带来的是春天的亮色”。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他是英雄好汉,有人说他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作为军人.他被称为“战神”、“常胜将军”;作为政客,有人叫他“以色列的恺撒”——这就是以色列总理沙龙。他的一生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充满传奇和争议。他脾气火暴,说一不二,常常不按常理出牌。  相似文献   

4.
郭庆晨 《前线》2009,(6):58-58
听骂的态度,很能看出一个人修养的深浅高下。 宋朝的富弼曾官至宰相,这与他的胸襟宽广有直接关系。富弼的大度突出表现在听骂上。少年的富弼就练就了听骂的“童子功”。一次,有人莫名其妙地骂他,他听而不闻。旁边的人以为他真没听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啦!”富弼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吧。”旁边的人说:“哪能呢,他是指名道姓地骂你呢!”富弼则说:“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5.
遇到什么问题都说:这很正常。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说明了自己见多识广,又能说明别人少见多怪,从而确立自己的专家地位。例如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改革,现在连伊拉克都踢不过?”你可以说:“这很正常,因为足球比赛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人问:“你为什么老是说这很正常?”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她是十年来基层政改最坚定的实践者;有人说她是共产党的“铁杆”党员;还有人说她的改革太超前,“不会有好结果”。  相似文献   

7.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  相似文献   

8.
有人问一位活了104岁的老太太,“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老人说:“一要开心,二要学会感谢。”  相似文献   

9.
案头的报刊里,写有几位腐败者“抱怨”的一些话语:其一是,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在服刑忏悔时说:“平时要是有人批评我,提醒我,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其二是,河南省巩义市建行原行长王永平因受贿101万元被判死刑。临刑前,他说:“假如我第一次走错路时,有人提醒我;我陷入其中不悟时,有人骂我,甚至组织上给我一个处分,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啊!”泰戈尔论钱把人变成囚徒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囚人,告诉我,是谁铸的这条坚固锁链?”“是我。”囚人说,“是我用心铸的……我日夜用烈火重锤打造了这条锁链,等…  相似文献   

10.
姬建民 《党课》2012,(17):109-110
有人说青年人“不靠谱”,有人说年轻人“都不错”’;有人说90后“缺方向”,有人说90后“有思想”。这些议辩鲜明地提出了一个以什么眼光打量当代青年、发现当代青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修路     
厂里行政科长被免,老冯接任。厂长下令修路,可一周过去了,老冯无动于衷。有人提醒:“厂长的话你也敢不听?”老冯说:“不急。”数日后,厂长问老冯:“为何还不修路?”老冯搔搔头皮:“找不着施工队呀。”厂长说:“早说呀,我给你找!”翌日,施工队就来到厂里。大家对老冯无不佩服至极。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宣传部长要求素质很高,也很难干好”,而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宣传部长;有人说:“宣传部门是清水衙门”,可他一干就是六年,而这个旗的宣传工作则在全盟一直名列前茅。打铁首先自己硬他于1994年初调任东乌旗旗委宣传部,在这之前一直从...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领导艺术,他的回答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在答复“什么是高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时,他说:“把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招揽到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14.
张蕾 《党建文汇》2010,(12):42-42
前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有人叫好,说这个标题读来感觉“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这么遣词造句不够严谨……这次的争议,再次凸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包括网络热字、热词和热语在内的流行语正“给力”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椿桦 《党建文汇》2011,(1):35-35
“我爸是李刚”式流行语将社会转型期“二代”问题展示在公众面前——“拼爹”游戏,该不该恨爹不成“刚”?“在幼儿园抢凳子,有人说‘我爸是科长’;在小学欺负同学,有人说‘我爸是主任’;在中学抢女同学,有人说‘我爸是处长’。”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的一则报道,  相似文献   

16.
锦衣微博行     
肖遥 《廉政瞭望》2014,(2):71-71
有笑话说:大半夜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子,拎了很多好吃的站在门外。主人说:“你一定是弄错了,我并没有叫外卖。”“这我知道。”小伙子说,“这是你某个微博好友让我拿给你看一眼的,这是他今天晚上要吃的美食,他手机坏了发不了微博。”  相似文献   

17.
“快来买啊,皮薄馅多的小笼包子……”每天清晨,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能听到这样的“椒盐普通话”。如果有人问他们是哪里人时,他们会说:“我们是重庆开县人。”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还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这些话都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性。那么,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如何进行?它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06,(3):54-54
一、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  相似文献   

20.
白杨林 《党课》2013,(20):66-67
夜读史书,看到一则“子罕以不贪为宝”的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