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党源自社会,对政党的分析也要放在社会整体中去。在社会方面,社会结构变迁和技术更新都会对政党的选举行动产生影响。对此,政党则应及时调整自己的选举行动策略。整体而言,国民党失利"九合一"选举,不仅受到国民党自身执政绩效和形象的影响,也与其未对社会变迁和技术更新做出有效回应有关。因此,未来国民党的精力应当集中放在调整自身与岛内社会公众的关系问题上。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国民党的党务革新、解除戒严、解除党禁和报禁,以及终止“戡乱时期”,台湾进入重要的政治转型期。突出的标志是一批新党相继建立起来,呈现国民党一党优势下的多党竞争局面。随着政治转型的不断推动,台湾的政党体制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推动政党体制演变的原因非常复杂,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思想意识及选举制度都会对政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对台湾来说,省籍与族群矛盾、国民党长期的威权统治和黑金政治以及民主化和本土化等,都是台湾政党体制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原因。展望未来,台湾政党体制似乎出现了政党的集中化、政党的力量对比有利于民进党以及政党的趋同化加剧等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国民党之政党品牌为观察重点 ,通过台湾四次选举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对选战策略、选举结果与政党品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朱松岭 《台声》2006,(1):10-11
台湾“三合一”选举落下帷幕,整个台湾地方版图蓝扩绿缩的结果已经展现。这一次地方选举被认为是扁马的又一次对决,被认为是对民进党陈水扁当局的期中考试成绩,被认为是测试国民党新主席马英九号召力的风向标。通过这次选举可以判断,国民党仍然是台湾政治生活的主角。这并不是说国民党已经脱胎换骨,而是民进党自败于台湾人民。这是台湾公民社会、政党和选举人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开始。这是由台湾市民社会的成熟度决定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标志着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岛内政党或者主动、或者被迫走向现代化、实现否定…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台湾开始实施地方自治,政治选举自此出现于台湾社会的政治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选举的种类不断增加,选举范围不断扩大,而台湾的政党体系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政党体系的变迁是因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但选举制度的影响却是最直接和迅速的。本文就从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的关系入手,具体分析60多年来,台湾选举制度改革以及计票方式、选区划分等选举制度细节的设计对台湾政党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是民进党未能解决政治贫腐和经济衰退这两项选民最关心的议题.2005年"三合一"地方选举是民进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08年1月的"立法院"选举,初次采取以小区单席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制度,放大了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悬殊,在"立法院"形成"一大一小"的席次格局,为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埋下了重要伏笔.在2008年最高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既无法有效整合内部的派系结构.也无法摆脱扁案和激进"台独"路线的困扰,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政党体系发展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台湾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采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勾勒出台湾政党体系由国民党专政的一党体系发展到国民党与民进党不对称的两党竞争体系以及目前的多党竞争体系的整个演变过程,着重考察各政党在不同时期的组织、选举表现、政党认同、精英结构、“统独”主张和政党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现阶段影响台湾政党体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政治路线(主要是对台湾前途的主张)、政党领袖和政党所拥有的可分配资源。认为两党制或多党竞争两大政党联盟是台湾政党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熊俊莉 《两岸关系》2010,(10):19-20
<正>政治献金是"民主选举"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参选人的竞选经费支出基本都源自政治献金。因此,观察各政党政治献金的取得、调度、运用及管理规律,有助于我们研究该政党的竞选策略及成效。政党的选举策略往往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其过去的选举策略对观察未来的选举有借鉴作用。以下将从竞选经费的角度初步分析国民党和民进党在过去几次重  相似文献   

9.
政党与传媒向来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政党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各类传媒宣传其政治主张,引导和影响社会公众,以实现其政治目标;另一方面,传媒技术的进步和更新又会反向地对政党的行为方式及运作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以它即时、开放、多元、交互、超时空等特性,而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因此,世界各国政党,尤其是执政党纷纷把互联网看作当代社会的重要政治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传媒(即基于互联网的传媒)为自身服务,同时加强对网络传媒的引导和控制。它们的一般经验和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也颇具启发。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退台后,在台湾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一党制,经过上世纪80年代"政治革新"后,在政党多元主义环境下国民党成功实现了一党主导.进入新世纪,随着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政治多元化诉求的增强、泛蓝阵营和泛绿阵营及岛内民众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差异、"单一选区两票制"等选举制度的改革,台湾地区政党体制逐渐形成"两党制"的雏形,并在政治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1.
宁馨 《统一论坛》2014,(5):36-37
今年以来,国民党受执政绩效不彰、岛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难有起色等不利因素影响,尤其是遭遇“反服贸风波”的冲击,整体气势低迷,政党支持度持续在低谷徘徊,年底“九合一”选举总体形势堪忧。但近期国民党积极主动作为,力图扭转不利形势,加之民进党自身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上升势头趋缓,国民党获得难得的喘息调整,下跌态势有所减缓,并出现一些有利的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而新时期"建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念的提出更是对这一价值的进一步提升。本文立足于政治系统分析方法,从政治学与组织学基本原理出发,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服务型政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更新,是政党系统追求合法性来源转变的过程,也是政党系统对社会大系统的嵌入与回归,并通过开发和拓展自身的组织功能来对社会系统进行回应性适应的努力。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党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做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开发自身的组织功能,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是对以往组织理念的高度概括与升华。  相似文献   

13.
"政党再造":政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迁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政党管理理念开始向现代政党治理理念转型,以实现政党现代化为目标的"政党再造",已成为维系政党自身可持续发展理性选择的必由之路.政党再造包括: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再造社会化政党;以争取人心为导向,再造竞争型政党;以组织革新为平台,再造效能型政党;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再造信息化政党;以信息社会为契机,再造学习型政党.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期以来,选举技术正在逐渐打破传统的政党意识形态分野,而成为西方政党所共性的新意识形态.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政党意识形态的中间化、政党选举活动的职业化和政党组织结构的商业化这三方面.这一问题的实质是,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力图将实践问题化归为技术问题.本文认为,从根本而言,政党社会关系的调整不能仅仅通过技术和策略来完成,而需要通过协商和对话来进行.政党技术统治试图消弭的实践问题,应该通过立基于交往活动之上的协商政治模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台湾年底将进行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长三项选举,这是台湾政权再度轮替后首度进行的地方性选举,尤其是县市长选举涉及地方政治版图重新划分,被视为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朝野政党主要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进行选举布局,力求创造有利的选前态势。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2)
正互联网是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是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新的思维方式。它必然会对既有的各种政治组织和制度产生革新效应。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台湾各政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开始改造自身组织和运作方式,向"平台+志工"方向调整。要把政党建立成一个合作平台,还需要对网民和自组织产生吸引力,而愿意成为这个平台的志工。政党就要不断发现和制造议题,然后把尽可能多的对这  相似文献   

17.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政党知识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真实性"与"可交流性",它包括政党观念、学说以及技术性知识。把政党知识融入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勾勒其变化的基本轮廓,发现在古典现代性、自由现代性以及多元价值时期都不断凸显社会智知范式转变的特征,这样的特征表现为某种程度的非承继性与对抗性,显示出主观创制和人为建构。政党知识的不断再认知过程,就是政党知识"自反性"的表现,这一过程不仅产生新的知识内容,也使政党主体发生变化,保证了党组织对广泛社会基础的回应性。  相似文献   

18.
政党适应性关系一个政党的生存与发展。这种适应性不仅受到外部因素如经济社会发展、宪政体制、选举体制、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党的内部因素如领袖变更、内部支配性派别变更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当前存在一些不适应环境变化的地方,如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能适应党内成员的民主诉求,一些人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公平执政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都要求增强她的适应性。党务公开的两个向度,对党内公开和对社会公开,有增强中国共产党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9.
梁煜  朱前星 《前沿》2012,(16):25-27
社会整合,是指按照特定的价值规范和程序规则,对社会中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各方面要素进行调整或协调,使之关系和谐稳定有序,以形成社会统一体的过程.政党功能,是指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政党职能的外化,政党功能决定着政党的能力高低和行动方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其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决定于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的强弱.中国共产党应该非常注意发挥好政党功能,以利于提高其社会整合能力,实现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20.
政党与传媒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最近十多年来,政党行为方式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又非常显著的变化—政党传媒化就是受传媒影响而出现的。政党传媒化是指传媒作为外在力量促使政党按其逻辑方式行动的现象。传媒能够成为对政党产生强烈冲击作用的力量,一方面源自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另一方面在于传媒在市场上赢得了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传媒对于政党的影响则由于掌握了社会话语的传播权和传播工具以及相应的技巧等资源而增强。政党传媒化的特点是:政党行为个体化、人格化;政党活动形象化、公开化;政党发展机遇受偶然性、个体性因素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