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有关著述几乎都说南方游击战争是在八个省十四个地区内坚持和开展。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值得重新研究。是十四块还是十五块游击区的争论焦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否应包括闽中游击区?换言之,按照以往所确认的十四块游击区的标准来衡量闽中,闽中能否作为独立的一块游击区而存在?据参加过闽中地区三年游击战争的许多老同志的回忆,以及当时《福建民报》、《莆田日报》、《新福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同志,于今年8月23日与世长辞了。回忆陈丕显指导我们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型史料丛书《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西游击区》,缅怀之情萦绕我心头。 洋洋58万字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西游击区》(简称《闽西  相似文献   

3.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党中央和毛泽东在1937年12月就作出《中央政治局对于南方游击区工作的决议》,认为南方游击区长期坚持了英勇的游击战争,基本上正确的执行了党的路线,完成了党所给予他们的任务,成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南方游击区的同志是全党的模范。这个评价是很高的,却也是很科学、很客观、很有分寸的。本文旨在解读、诠释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南方游击区的这一科学评价,以加深认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福建省军区党史办在福州召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闽西游击区册”审稿会。参加会议的有参加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老同志,老首长,有全军、南京军区等党史资料征委会办公室负责同志共22人。省军区张立清副政委主持会议,福建省征委主任伍祥洪到会讲话。这部丛书的编纂工作是中央书记处陈丕显、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和解放军总政冶部朱云谦等领导同志亲自抓的。丛书将与《红军长征》、《八路军》、《新四军》三部丛书一道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统一规划出版,向全世界公开发行。“闽西游击区册”又将作为南方八省十五决游击区册之首,率先于建军60周年前出书。  相似文献   

5.
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游击区之一的闽中,存在一些容易使人混淆的名称,现列举如下:1、闽北地区的“闽中特委”和闽中地区的“闽中特委”。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闽赣省委下设的分区委中有个分区委名曰“闽中分区委”①或“闽西北分区委”,又叫“第二分区委”②,亦有相应的“闽中军分区”③,而这一分区委又被简称为“闽中特委”④,但这一“闽中特委”在闽北地区,与闽中游击区的“闽中特委”毫不相干。2.作为福建中部的“闽中”与南方三年游击区之一的“闽中”。历史上习惯把夹在福建南部和  相似文献   

6.
自阎景堂同志在《党史研究》1986年第2期上发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应包括闽中游击区”的论文后,经过三年来的探讨,史学界已基本上确认此一史实。而邓子恢同志在闽中的革命活动,为1934年后闽中游击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 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二大决定“准备全省总暴动”,7月,省委再发动漳属、闽北、莆田、泉州四地的暴动,省委书记罗  相似文献   

7.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闽西游击区册”审稿会最近在榕通过。据编者介绍,这本“区册”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了我省闽西游击战争史实。二战末期,当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不畏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围堵,克服了千难万险,巧妙周旋,坚持斗争,掩护了主力红军的长征,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  相似文献   

8.
1987年12月25—27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东册》史料丛书第一次审订会在宁德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叶飞的指示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参照第二次编审会议对《赣粤边册》等三册丛书的评审意见,对《闽东游击区册》大事记、概述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订正,核实补充,并拟定了修改提纲.通过座谈讨论,与会同志进一求提高了对编好本  相似文献   

9.
去年1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叶飞来闽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第二次编审会议,对如何编好《闽西游击区册》作了重要指示。此后,福建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同福建省军区党史办密切配合,组织了由曾鸣、蒋伯英、林戬、连尹、邱文生、廖开助等同志参加的“概述”修改小组,在伍洪祥同志直接领导下,对原“概述”稿子进行认真细致的讨论,肯定优  相似文献   

10.
牟蕾  黄伟 《党的文献》2018,(2):76-8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主要是由项英、陈毅等组成的中共中央分局直接领导的。长征后北上抗日的中共中央一直竭力关心留守在南方浴血坚持的各游击区指战员,非常重视南方各游击区的军事、组织和改编等各项工作。中央分局和留守红军指战员也一直心向党中央,虽然曾一度失去联系,但一直努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中共中央和中央分局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良好互动。项英、陈毅等中央分局主要领导和留守将士的卓著功勋、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大意义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赣粤边游击区和湘鄂赣边游击区都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重要的游击区。在党的领导下,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虽然两块游击区的革命斗争特点各有差异,但是他们在中共党史、人民军队史、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弥天烽火中,陈毅与游击区的群众结下了浓浓情愫,并视他们为“重生亲父母”。正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与支持,陈毅在游击区多次虎口脱险。陈毅生前始终没有忘记游击区的人民群众,曾深情地回忆说:“没有人民的积极支持,没有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团结,要想坚持下来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南方各苏区都有一个实行战略转变的问题,即由苏区变为游击区,由正规战转变为游击战."①但闽中游击区的形成与其它14块游击区的形成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本文试作探讨,以请教于党史界各位专家.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新四军建军70周年,也是红军坚持南方游击战争胜利70周年。福建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省份。当年南方15块游击区,福建省闽西、闽南(闽粤边)、闽北、闽东、闽中5块,占了三分之一。新四军组建时,将福建的红军游击队整编为4个团,占当时皖南整编新四军部队的一半以上。只要翻开新  相似文献   

15.
一、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福建党史上应占有的地位和份量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以“艰苦卓绝”而闻名。然而,以往的党史研究和编写对这一时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民主革命时期写了55万字,而其中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仅有1千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民主革命时期写28万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仅占750个字。而更多的史书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只字不提,有涉及到的也仅仅把三年游击战争,放在二  相似文献   

16.
何鸣是闽南革命斗争史上很有影响。也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粤边游击区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9年在新四军被处决。“解放后,陈毅、张鼎丞、张云逸、尹林平等领导同志谈论何鸣问题时,都认为“处决他是在战争条件下的错案。”①《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2期刊登陈亚芳写的《关于何鸣问题之我见》一文(以下简称陈文),说“关于何鸣是叛徒反革命,还是好同志犯了错误,至今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结论”。对此,笔者认为问题的提出及其论述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福建各地留下来坚持武装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相继完成了由以根据地为依托的阵地战到以游击区为依托的游击战的战略方针的转变。这是三年游击战争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这正如陈毅同志在《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中说的那样:“这一段是个过渡时期,是个转折点。是由过去的大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游击战消耗并打击了进犯苏区和游击区的国民党军队,为在南方开展革命斗争准备了基本条件,在战略上为配合主力红军胜利长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1937年冬,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组建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12月,新四军军部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成立,1938年1月移驻南昌。新四军全军辖4个支队,其中第二支队由闽西、闽粤边、闽赣、浙南4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这支武装力量,是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资溪游击区涉及资溪、金溪、南城、贵溪和福建省光泽5个县,其存续时间跨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3个时期,是抚州市11个县(区)游击区中存续时间最长、活动范围面积最广的县级游击区,在南方游击战争史中具有独特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