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上的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政策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强基固本之举。但在新时期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践中,这项政策的落实一直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境,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要科学创建和系统完善优秀党外人才的评价体系的观点,并进一步细化了落实"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政策的保障措施和体制机制,希望能为开辟落实这项政策的实践途径提供一种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宝贵财富,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为了切实搞好人力资源开发,我们一要强化管理措施,建立优秀人才选拔机制;二要采用有效方式,健全人才培养发展机制;三要坚持科学用人原则,合理使用人才;四要改进工作方法,消除人才管理和使用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领导,一定是慧眼识才的专家。各级领导都要形成科学评价人才的观念,摆正权力与科学的关系,建立并推广人才评价的科学体系,注意掌握客观评价人才的科学方法。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客观地制定人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程序。要提高人才评价专业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评价工作队伍,使我国人才评价和选拔工作从个别“伯乐相马”的“人治”状态,转变到主要依靠先进制度,大规模、高质量地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法治”状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相关部门认真梳理、评估已出台的人才工作政策,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2016年相继出台了《钦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优秀人才暂行办法》《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待遇的补充规定》《钦州市非公有制企业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暂行办法》等3份人才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6.
要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基础工作,切实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要坚持领导责任机制,夯实工作的组织基础;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建立物色发现机制,拓宽党外人士的产生渠道;创新教育培养机制,提高综合素质;完善选拔使用机制,保障人才使用;实施人才储备机制,实现后备资源的良性循环;健全联系服务机制,营造成长环境;探索评价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强化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队伍健康成长。通过以上途径,实现党外人士队伍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民营企业因存在从观念到体制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人才资源开发较难,人才流失较严重。要合理开发人才资源,就要: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接受外部优秀人才参股;树立科学人才观,塑造“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员工培训制度,提高人才素质;建立职业经理人登记制度和市场评价制度,完善职业经理市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瓶颈制约了非公经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本文试对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引进、培养、评价、选拔、激励存在的政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人才战略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作保证 ,又要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营造一个科学有序、公平合理的人才成长环境。从当前实际情况看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处理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关系人才选得准不准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选拔人才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制度 ,本着德才兼备的原则 ,注重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一个拥有良好品德、学智兼优、健康体魄、多才多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才 ,是我们需要的人才良苗。但优良的树苗…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运行机制的理论前提。人才的优化配置、教育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是构建全新人才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非公经济组织的壮大发展,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的严重瓶颈。建立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与人才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应该合理科学界定人才、实现共赢发展、市场化运作。江苏省该领域的基本状况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组织的人才工作、形成和确立了人才使用的科学理念、人才流动配置机制的市场化趋向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力度明显加强、人才发展服务体系高效运转。江苏省该领域建设存在的问题有:旗帜性和标志性人才引进困难、中高级管理人才数量不足、流动频繁、大学生和研究生适岗成才的过程较长、劳动用工成本增加明显、人才激励机制的运作模式比较单一、人才发展服务体系各个层次协调共享不够、外向型非公经济组织的人才引进和招聘难度更大。政策建议:制定和完善宏观指导政策体系、积极开辟和畅通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全面促进和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积极探索人才激励机制的多重实施路径、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人才选拔和职称评聘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发挥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和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勇立潮头,关键在于能否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和留住一批杰出创新型青年人才。为此,重视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在选拔环节上,要开阔眼界,放眼长远;在培养环节上,要尊重规律,与时俱进;在使用环节上,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评价环节上,要解放思想,尊重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京市2003—2012十年间的115项创新政策为样本进行定量分析,用内容分析软件提炼出南京创新政策演化中的关键词并研究南京创新政策的演化过程。本文认为,南京的创新发展经历了从创新型城市到中国软件名城的搜寻过程,最终选择打造中国人才和创新创业名城这一发展目标,对科技人才的重视是创新政策在不同阶段都遵循的惯例,并对南京创新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全方位多视角选拔后备干部,能够从多渠道多层级对后备干部作出科学而准确的评价,是相对客观、公正、科学的一种考察方法。正确运用此方法,有利于促使后备干部按照选拔结果完善发展自我,促进后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既要重视人口生育政策的完善,更要重视人口发展政策的完善。实施全民健康政策,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施教育优先政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统筹政策,逐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南京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是按照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进行的。坚持用科学的标准、科学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选拔任用干部;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扩大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有机结合,在落实群众“四权”上下工夫,在实现党委的民主决策上花气力,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上动真格;把建立、完善和创新制度作为着力点和关节点,坚持用好的制度选人用人。南京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成效明显,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选人用人权过分集中的问题、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改革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要深化这项改革,必须在激活动力源,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考评机制、民主推荐机制、党委民主决策机制、退出和淘汰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在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和改进方法的同时,对现行的一些条例、制度和做法进行大胆地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7.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在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完善上海市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策略包括:准确把握竞争性选拔方式的科学定位及适用范围;加强组织把关作用,明确参加选拔应经单位推荐;完善程序方法,破除"唯分取人"倾向;规范细化选拔流程,建立适时退出机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竞争性选拔工作的系统性;编写指导手册,发挥专业测评机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有意识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实现机制,需要我们把握"优秀人才"内涵及"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重大意义,分析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各种因素,进而在中央政策指导下探索"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长效机制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调整和优化农业人才结构是关键。一是优化环境,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制定政策,稳定农业人才队伍;三是加强教育,不断扩大农业人才队伍,提高农业人才素质,四是重视引进,提升农业人才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五是营造机制,让农业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六是科学管理,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20.
瓶颈与突破:上海科技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其原因与瓶颈是城市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科技与教育投入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上海科技创新的突破路径为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理顺城市创新职能,改革经济体制,健全创新机制,完善政府创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采购政策、审批政策都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要注重原创,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