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每每回忆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难忘岁月,无不使我们感慨万分。今天,我们再一次缅怀周总理对我们的关怀、教育和培养,追思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学习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不仅是为了寄托我们的思念,  相似文献   

2.
凡事皆有内容,皆有形式。两全齐美者却不多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录像已有14场,我几乎每场必看,感觉内容和形式结合较好的,唯有“百年丰碑”。 这场演出,就其内容而言,唱的是对周总理的颂歌或是他生前喜爱的歌,演的是周总理为国效力、为民分忧的戏,讲的是周总理关心两个文明建设的事,除了一两处败笔,几乎没有多少游离主题之外的东西。用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写作文的话说,“没走题”。《三唱敬爱的周总理》、《革命熔炉火最红》、《纤夫》、《革命  相似文献   

3.
政坛内幕     
1954年4月,周总理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途经莫斯科,对苏联进行工作访问。赫鲁晓夫设宴招待周总理。在宴会上,赫鲁晓夫等人不断向周总理劝酒,周总理饮酒过量,加之赫鲁晓夫等人同周总理拥抱、旋转,周总理因肝脏有病,不宜饮酒,又因疲劳过度而呕吐。见到这种情况,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一时失神,无所措手足。只有莫洛托夫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郭沫若,是我国文化战线上两面光辉旗帜。敬爱的周总理一九四一年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我要说的话》,第一次把郭沫若和鲁迅相比,对新文学运动中两位巨人的历史功绩和战斗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本文试图遵循周总理指示的精神,探讨鲁迅和郭沫若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巨大作用、共性和个性等几个问题,以供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5.
十四年前,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敬爱的周总理和朱委员长也题词勉励我们学习雷锋。今天,英明领袖华主席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领导全国人民深入揭批“四人帮”,抓纲治国,发展大好形势的时候,和叶副主席又分别题词,号召我们继续开展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这对我国实现天下大治,巩固无产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不用召集,不用邀请,曾经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的秘书、警卫人员、医务人员相聚在周恩来纪念馆,缅怀这位人民的好总理,不禁思念万千,感慨万端。事关人民利益,不能马虎周总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工作极端负责,一丝不苟。周总理审批文件特别细致:一字一句,圈圈点点,连文字、标点都反复推敲,红笔改过,蓝笔又改。许多文件都留下了他那刚劲、浑厚的墨迹,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周总理有一个好习惯,凡是他起草或批阅的文件,在写完后,他至少再看一遍才送出去。在涉及人名、地名时,他更是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政务院的办公地点设在中南海,由于历经多年战乱,中南海的许多古建筑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且年久失修,残痕斑斑,破烂不堪。政务院的会议厅是一幢破旧的老式平房,室内光线阴暗,面积狭小。这里是政务院举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商议和决定国家大事的地方,每次开会时都显得非常拥挤。5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就建议重修这个会议厅,并一个劲地鼓动周总理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修建了雄伟气派的政府大厦,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政务院连—处像样的会议厅都没有,应该好好修建一个。”周总理听了以后…  相似文献   

8.
离开西花厅已40多年了,当年与敬爱的周总理相处的那一滴滴"一件件的往事,还是那样的实在,那样的具体,周总理的高风亮节和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后半生的工作和生活。周总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1962年8月间,经组织决定,我从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调到总理办公室机要组工作。在行政编制上,名称为办公室机要组,但习惯上称值班室。值班员称为机要干事。总理的文电、信函等,在中央常委中是数量最多的。办理好、管理好这些文电,是值班室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证总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央领导同志批传的一些文电,总理的亲启信件,主管秘书不在时的特急件,…  相似文献   

9.
王国梁 《江淮法治》2013,(13):60-60
七一前夕,我们大学有幸到法国巴黎做学术交流,我们一行三人,我是最年轻的一个在巴黎期间,我们参观了很多地方,在Godefroy街区的临近小街尽头有一幢小旅店。我们意外地看到了周总理的铜质头部雕像,紧挨头像下面是几行金色大字,书写着生平事绩。标明年代1922-1924,说明周恩来曾经在此居住的时间。据说这是当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八五年三月五日,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八十七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恩来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在建党、建军、建政等方面的丰功伟绩,与世长存,永放光芒。周总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同样倾注了心血,在法律的制定、法律的执行和法律的遵守,以及加强法制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等重大问题上,都有精辟的论述,为政法实践和法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今天,在纪念周总理诞  相似文献   

11.
在发生天安门事件的那些日子里,保卫周总理还是反对周总理,是革命人民同“四人帮”斗争的焦点。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运动中,正如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现出很高的路线觉悟,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极为愤慨,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抵制和反对,以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顶住了他们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曹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优秀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明朗的天》等不仅为我国人民深深喜爱,在国外也受到热烈欢迎。这些作品丰富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在戏剧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敬爱的周总理一贯爱护关心曹禺的剧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总理就多次与曹禺亲切  相似文献   

13.
我自1961年从驻罗马尼亚使馆调回外交部苏欧司工作以后,逐步担任了中央领导的主要罗文翻译.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中国外交的掌舵人周总理,对具有特殊重要战略地位的罗马尼亚、对发展中罗关系赋予了特殊的关注,亲自做了大量工作.我因而经常有机会随同周总理工作,出入他的左右,聆听他的教诲,体察他的高尚风范.  相似文献   

14.
周总理严于律己,在公私分明方面堪称楷模.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由地方开支后,他非常生气.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工作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出具账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整整三十年了。我们时刻怀念这位人民的好总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有幸在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工作过一段时间,今天,想起一段往事,心情很不平静。开国之初,我们国家搞的是计划经济。制订五年计划和每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计委最重头的工作。周总理常常对作计划经济工作的同志说,做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强调制订计划要从实际国情出发,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实事求是地稳步前进。能做到的事情,不努力奋斗去做,就是保守。客观上做不到的事情,却要超越条件去做,就是蛮干,就是急躁冒进,他总是说,…  相似文献   

16.
军乐团外出执行任务,见得最多、感触最深的是周总理。 记得我参军后,经过短期的培训,因外事工作急需,提前到队里参加演奏活动。那天在首都机场停机坪,总理信步走到军乐  相似文献   

17.
亦明 《政府法制》2013,(23):24-24
周恩来总理生前留下了许多照片,他的光辉形象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其中,意大利摄影家洛蒂为周总理拍摄的一张照片堪称传世之作,其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个谎言定格在永恒的瞬间 1973年1月6日,意大利外交部长朱塞佩·梅迪奇率团访华,作为《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焦尔焦·洛蒂也随团来访.这是洛蒂第一次来华,他特别想见到周总理,因为周恩来的伟大人格让他仰慕已久.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公仆。在担任政府总理25年多的时间里,在处理内政、外交和大小公务活动中,他那自觉的强烈的公仆意识是无所不在的,正像他自己说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像春蚕那样吐完最后一根丝。”你们不要只记得我是总理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周总理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身边警卫人员“:你们不要只记得我是总理,还要知道我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有一次,他还明确具体地说:“在国务活动时我是政府总理,在党内活动时我是一个普通党员,在群众中活动时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由于周总理这么讲,而我又不能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前,黑夜沉沉的中国,响起了“八一”的枪声,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斗争的崭新篇章。从此,“八一”建军节,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永远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芒。话剧《八一风暴》,生动地层现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党的前敌委员会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伟大斗争,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歌颂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厨思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历史功勋。今天,我们重读这个剧本,倍感亲切,探受教育。它将鼓舞我们永远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把毛主席、周总理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是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同时又是设计兴建北京火车站动工40周年纪念。北京铁路职工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总理那慈祥和蔼的音容笑貌…… ——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