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朱岩 《求贤》2009,(3):1-1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精神.选聘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2008年,中央有关部门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作了部署.截至年底,又有7.8万名大学生“村官”奔赴新农村建设一线任职。目前.这些大学生“树官”正活跃在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11,(4):53-5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甘肃省从2008年开始,先后选聘了231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3年来,选聘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今年甘肃省的选聘工作将于第二季度开始,为了让广大高校毕业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有关政策情况,本刊将甘肃省大学生“村官”政策问答予以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2008年以来,盖州市共安置10名省委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如何建立大学毕业生“村官”培养使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000多名高校毕业生陆续奔赴某市郊区1000个行政村担任“村官”。在两年实践中,不少大学生“村官”认为“太闲了”,“工作范围有限,权力有限,未能进入决策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互助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地委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决策.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大学生村官在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5):9-9
引导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有序流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去年4月,中组部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大学一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5条出路,  相似文献   

7.
文雯  晓司 《支部生活》2009,(9):48-49
2006年,中央“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扶贫)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已招募8804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该计划。至2009年6月底,国家继续招募约2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此计划。“三支一扶”这一部署,在后来的运行中催生了大学生“村官”的问世,目前全国已有13万多名大学生村官,分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央有关部门启动了“十万大学生村官”工程,选聘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今年,第二批大学生村官又将奔赴农村基层,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到了农村,如何开展工作,今后怎么样发展,如何发挥作用,这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都面临的问题。自主创业是大学生村官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体现价值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广大大学生村官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向往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然而,有这么一个小伙子却毅然放弃了诸多在城里就业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一名“枇杷村官”。他,就是长宁县三元乡大学生村官罗红。  相似文献   

10.
闰贵福  袁丽摄影 《求贤》2012,(12):18-20
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肋理或其他“两委”职务。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实验阶段。2008年起,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中央多部...  相似文献   

11.
信息频道     
海西州:强化四项措施,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施展才华。2006年以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按照《青海省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服务的实施意见》,通过采取四项措施.共分4次选聘大学生村官260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不仅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持。这四项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大学生村官;明确待遇,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加强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素质;设岗定责,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张强  张文权 《支部生活》2009,(10):49-49
根据中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决策和云南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统一安排,富宁县多方面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村官选派任职工作,确保大学生村官“选得出、留得住、干得好、成长快”,切实为边疆、少数民族、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疆巩固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该项工作自1999年在海南省局部试点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今,大学生“村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一工作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制定配套措施,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干得好、  相似文献   

14.
求解大学生村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开始,中组部将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上任职。 2008年12月22日,习近平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对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来信的重要批示,提出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那么。大学生村官们在基层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出路又在哪里?对此,《廉政瞭望》记者到四川、重庆、福建等地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7):48-4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1月30日召开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要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官”选优、干好、流得动,使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组部等12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重点帮助和支持那些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学生“村官”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同志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使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体现了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把大学生“村官”工作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大学怎么办     
2009年6月10日,《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指出,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中现仍有16.51万是“啃老族”。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2008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毕业半年后没有找到工作和有了工作又失去的大学毕业生共有73.56万。  相似文献   

19.
《支部生活》2010,(7):26-26
今年6月,一份洋溢着乡土气息、青春活力和民族风情的刊物——《青年村官》专刊(内刊),从壮乡苗岭走来,走近大学生“村官”,走近广阔农村,走近广大青年。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精神,我省从2008年起,计划5年内选聘1.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9,(7):46-48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年来,共选聘大学生“村官”8136名,基本实现了“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三年来,北京市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和经验?如何实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