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院院士的关注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科技发展的进程中,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始终是一个致命弱点,这也是本次两院院士大会院士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中国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真     
《民主》2004,(1):47-48
蔡睿贤院士被聘为江门市政府科技顾问近日,广东省江门市首次聘请21位江门籍两院院士为科技顾问。民进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蔡睿贤受到家乡的隆重聘请,成为首批受聘的江门籍两院院士科技顾问之一。江门市政府很重视这次聘请活动,将中轴路命名为“星光大道”,以宣传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还将以这些院士生平事迹和肖像为素材在星光大道上建立艺术塑像,显现“科技创新”的理念和弘扬爱国爱乡之情,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浓厚氛围。(江进)  相似文献   

4.
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我国生物质能源特别是“林油”方面技术实力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第一代技术已经基本能应用于产业化生物质能源专家、两院院士石元春表示,在自然界,生物质能是最大的能量集聚领域,远高于风能与太阳能。21世纪,是能源转化的世纪随着传统化石类能源逐步走向枯竭,生物质能的战略地位将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5.
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方针,已为全党所重视,但实行起来仍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花大力气去做。1998年6月1日,江泽民在会见我国部分院士时说:“科技界要勇于创新,以适应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殷切地期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是从创新的角度,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科技创新,具体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很…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2,(8):48-48
据6月13日《北京日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为两院院士作报告。温家宝同志说,从上世纪80年代,我就和许多老科学家结下了深厚友谊,经常向他们请教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问题,他们也愿意跟我说心里话。我深知,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温家宝同志说,要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冲击诺贝尔奖!”两院院士、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们,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最能牵动人们中枢神经的有两项大奖:奥林匹克奖和诺贝尔奖。但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公众对“奥奖”与“诺奖”的态...  相似文献   

8.
与以往相比,新一轮院士增选给人的直接感觉是当选难度提高了根据“两院”院士章程的规定,今年是院士增选年。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增选,已于2007年1月1日和1月18日分别启动,外籍院士的选举亦同步进行。中国科学院现有院士691名,工程院现有院士698名,今年增选的总名额分别为60名或不超过60名,选举结果将在今年12月公布。近年来,关于院士队伍质量、“院士崇拜”、院士被异化甚至院士制度科学性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引起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9,(6)
<正>【提案背景】长期以来,创新驱动始终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而人才始终是制约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瓶颈。一是高端人才相对缺乏,山东省的两院院士,入选"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人数等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企业普遍缺乏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三是严重缺乏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造成人才短缺的原因很多,政府人才  相似文献   

10.
俞铮 《瞭望》2002,(25)
刚闭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是新世纪我国科技界最高学术团体的首次盛会。两院院士大会期间,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指出,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各个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科学技术不仅将成为第一生产力,而旦将成为国家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三虎 《公共管理学报》2005,2(2):55-62,94-95
就科学技术发展来说,“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不仅直接强化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在其涉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网络伦理等问题方面又显现出了对科技发展的公共价值的相应反思。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公共领域来把握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关系问题。科技进步无疑推动了公共领域的兴起和发展,但科技发展及其生态和社会效应本身也可以作为公共问题在公共领域层面获得政治伦理考量。也就是说,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建构科技公共交往机制,确保公众最大程度地参与科技发展的公共决策,进而推动权力、资本和知识精英围绕着科技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问题,提出适合公共利益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逐步生成。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3,(14):8-9
自创立以来,中国的院士制度走过了60多年。 上世纪80年代,确定了在京的中科院院士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  相似文献   

13.
徐超 《民主》2014,(1):38-40
201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先后公布了增选院士名单。在新增选的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两名民进中央委员入选。他们分别是: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北京市委会委员、民进中科院基层委员会副主委金红光(当选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和民进安徽省委会委员刘文清(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本期我们特别刊发金红光和刘文清这两位新院士的采访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近科学家,走进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明锦涛特别强调,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小学四年级的外孙女拿着自己的英语试题来“考”外公时,当院士的外公答不出“标准”答案。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培亨告诉《瞭 望新闻周刊》,在院士大会期间,不少院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07,(9):47-47
袁隆平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袁隆平院士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有一些切身体会。他说,要发展农业科技,舍不得花钱是不行的。要想多收获,就得多施肥。现在各方面都是水涨船高,农业科研也要加大投入。要改善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待遇,使它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6.
孙滔 《党政论坛》2009,(24):32-33
2009年5月20日,中科院学部公布了200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数学物理学部52人,化学部42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63人.地学部53人,信息技术科学部39人,技术科学部47人。而最终会从这6个学部共计296人的名单中选出不超过60位院士。  相似文献   

17.
院士谈突破人才培养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抬轿子、铺路子”,同样是院士的责任和任务在不久前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希望院士们能承担起培养和提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任。如何建设好学术梯队,为年轻人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年轻人加快成才铺路搭桥, 成为院士们热切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8,(22)
共商科教兴国大计同迎千年世纪曙光———写在“两院”院士大分召开之际●本刊记者6月1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照理是两年一次的“例会”。自199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今后每两年增选一次院士以来,包括此次在内的四次院士大会(...  相似文献   

19.
日前召开的江苏省技术创新大会主席台上,除了5位省领导是“老面孔”外,一溜儿坐着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他们是应邀出席大会的该省在宁的32位两院院士。 “院士是我们的‘家珍’,不但要请他们参加大会,而且还要请他们上主席台,其他省领导可以坐到台下。”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的一席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东部发展,还是西部开发,一切的一切、关键的关键靠的都是人才。通过制订实施各种政策让院士、让科学家们在经济上先富起来,这无疑是必需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让两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请勿骚扰院士广东田东江日前读到一则消息,得知当令“会海”已把两院院士弄得不胜其烦。一些单位不管事情大小、关系密疏,搞个什么名目的会都要请几个院士参加以显示“档次”。院士们不是不能开会,而是不该开无谓的会。他们都不算年轻了,有限的精力理应用在刀刃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