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有毛笔书写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的同一认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具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直观比较,记录特征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的错别字特征、笔顺特征、运笔特征有着稳定表现,但在某些繁简字的书写特征方面表现出差异。结论有毛笔书写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有很高的关联性,部分特征可以为它们的同一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办案实践中,经常遇到职务侵占类的案件,此类案件的笔迹检验一般为签名笔迹,属于少量字检验,材料少,笔迹随意性、伪装可能性大,给检验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此类案件的笔迹检验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办案实践中,笔者遇到一起条件变化笔迹的检验。由于当事人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很少从事书写活动,加上受到书写条件,如光照条件、承受客体、书写姿势、心理状态及书写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字迹数量较少的检材中笔划出现明显的抖动、弯曲和重描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书写人固有的书写习惯基础上产生的一些附带的、非本质的变化,但却往往给人一种特别象摹仿笔迹的感觉。因而迷惑性较强,检验中稍有不惧就容易出现失误,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对于此类条件变化的少量字且似有摹仿可能的案件的检验,只有运用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4.
墨水是一切用以表现文字或符号的有色液体之总称,早在十三世纪前就被推广使用,主要用于文件的书写。在实际案件中,经常会碰到用墨水篡改和伪造的文件,以及涂改的支票、帐单、签字等。因此,在物证检验中,除了对文件本身进行检查外,还必须对书写所用的墨水进行检验,检验其品种、书写年代、书写工具等,以确定被检文件是否被篡改和伪造。国外文献中,介绍了不少有关墨水检验的方法,有的方法和检验程序,已被国际上专门检验机构所推荐而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文检领域,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上签名有争议的案件逐年增多。而签名案件字数少、多伪装变化等特点,给文检鉴定人员增加了检验难度。我们平时受理的签名案件,多为中文签名,一般为二至四个字,有些外文签名也只有十个左右外文字母,从这方面来讲,签名案件属于“少量字”案件。但签名案件除具有“少量字”案件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签名案件的检验方法又不完全同于“少量字”检验。本文谨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签名案件的检验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浅析。根据签名案件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检验中,以…  相似文献   

6.
刑事案件的现场指纹,不论存在于何种客体上。经显现处理或用肉眼能观察到的指纹,均需用照相的方法予以记录、提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反光客体上(如不锈钢、镜面客体等)的指纹,这类指纹在拍照时由于受到客体表面反射光的干扰,在照片上易形成光斑或光点,影响指纹特征的质量,甚至使拍照出来的指纹失去鉴定价值,达不到揭露、证实犯罪的目的。在基层设备不齐全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进行了有关的探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操作方法是:1.预备书写用的毛笔(小字笔)、墨汁,做好遮光用材料的准备2.在被…  相似文献   

7.
摹仿笔迹是作案人仿照他人笔迹写成的字。是犯罪主体为达到目的,模仿他人书写习惯及其个体特征进行材料制作。在诈骗、杀人、经济等案件中,它是作案人惯用的伎俩。但只要识别检材是用模仿方法伪装的字,一般是能检验并作出结论的,相反,如识别不出检材有模仿伪装,就会做出错误的结论。如经练习模仿的字迹,要比用其它方法模仿字迹,在书写上要自然一些,若不仔细寻找细小特征和综合分析,就不容易识别。本文就检材字迹有无模仿迹象进行讨论,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笔迹鉴定属于比对型科学,其鉴定意见的准确率往往会与提供的检材与样本的质量紧密联系。鉴定人员在每一个案件中历经分别检验、比较检验与综合判断后,进而结合笔迹的特征分析笔迹的书写工具、判断书写环境、书写水平与书写习惯,最终得出科学性的鉴定意见,这种系统的检验方法均来源于同一认定的科学理论之上。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经济案件和许多民事诉讼案件中,常常涉及圆珠笔油书写时间的检验,近年来许多人都在从不同角度和采用不同方法对圆珠笔油的种类和书写时间鉴别进行研究,例如采用有机溶剂的溶解程度;双溶剂顺次提取过程的提取率;复印能力试验;单一溶剂提取技术;付里叶红外光谱测量羟基和甲基峰变化及薄层扫描测量峰高积比等方法在法庭科学杂志上多有报导。本文采用纸层析和密度扫描仪联合检测法对宝珠83.7蓝色圆珠笔油流出成份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同支圆珠笔油因书写字数不同,在580nm波长下测量纸层析后斑点的峰高值不同,并随字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原理采撷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案件中,行为人故意临时用左手做伪装书写,以掩盖自身真实的书写笔迹。左手伪装笔迹与右手正常笔迹之间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可以通过比较检验对书写人进行同一认定。由于个体生理特性以及书写运动机理,书写人的左手字往往能够反映其右手书写活动中的某些书写动力定型,为鉴定左手伪装笔迹提供了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龙顺及其他字号的京作榆木擦漆家具,有宫廷元素的加入,有独特的题款,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在中国家具史上应有自己的独特位置,应给予一定的重视。清代家具上用毛笔字题款或者制作年份的,偶尔可见。一些定做的家具,在椅子上油漆前,工匠一般用毛笔在背板上写上添置者的名称,如店名或者姓名。有的是在购买成品家具后在座板的背面用毛笔字题上店名、姓名或者添置的年月,如毛笔字款"润乡堂",显示的是添置家具的店铺或者其他机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犯罪的不断升级,嫌疑人利用文字作案的手段越来越狡猾,书证为"少量字"的案件日趋增多。这类案件书证特征很难掌握,检验难度较大,往往不易澄清。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书写习惯或多或少存在稳定性,在书写过程中固有的特点就能够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3.
黄玮  董杨 《广东公安科技》2007,(1):18-19,23
签名笔迹的检验一直是文检工作中的难点,而经济纠纷案件中的签名笔迹具有书写条件多样、样本难以收集等特点,检验鉴定更是难上加难。近年来,此类案件逐年增加,占了民事文检工作的一半以上比例,笔者通过对多起案件的检验实践,总结出一些针对此类案件的检验方法,对于揭露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4.
少量字的检验是目前文件检验的一项主要内容 ,因其字数少 ,犯罪嫌疑人的书写习惯体现不充分 ,检验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对两例无伪装的典型少量字的检验进行了类比分析 ,以期探求少量字检验的科学方法 ,为案件侦破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活跃的经济领域导致经济案件日益增多。特别是合同和各类票据的签名案件,已成为文件检验技术鉴定工作的一大难题。这一类案件主要特点是检验材料字迹少,书写特征不明显,易模仿,比对难度较大,时间紧。因而,检验这类案件难度很大,根据我们几年来鉴定这类案件的实践和现代信息理论,我们认为只要采取认真科学的态度,做到全面收集、细致筛选、综合分析信息,最终就能找出带有规律性的本质的特征,从而作出正确的结论。我们结合办案实践,对少量字案件的检验进行研究,总结点滴体…  相似文献   

16.
毛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我国古代最常见的书写工具,可以说,千古文章自君始,文明历史它记录。  相似文献   

17.
在文件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书写工具变化而需要进行笔迹鉴定的情况。硬头笔携带方便,书写便捷,应用广泛,是笔迹鉴定中最为常见的书写工具。软头笔表现力、艺术性强,在信函书写、个人签名等方面应用较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鉴定材料与样本书写所用的笔头软硬性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需要对软头笔与硬头笔字迹进行比较,通过实验比对的研究方法,发现其笔迹特征的规律,以准确认定两种字迹是否为同一人所写。  相似文献   

18.
案件言语识别是运用语言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通过对作案人语言特点的分析,判断作案人的身份特征和活动区域,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方向的一门侦查技术。案件的书面语言,一般都会反映出书写人的方言特征和用字遣词的习惯,这对于判断作案人所在地区以及有关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言语识别在侦查破案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确定侦查的方向和范围即所谓“定向”;另一方面是确定作案人的有关特征即所谓“画像”。1定向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的依据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些案件,如写反动标语、反动传单、反动信件、诬陷信、恐吓…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大花园里,有一朵奇苑──竹片书法艺术.它与传统书法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书写工具上不是用毛笔而是用竹笔。这种竹笔是用比筷子还要细的、长不过尺的竹片做成的。用这种竹笔所写的各种书体气势宏伟,刚柔并济,令人叹为观止。这种“折竹作书”的独门竹片书法艺术的创始人,就是有“竹书怪杰”之称的王渊华先生。王渊华,1950年出生于福建省的福清市。他幼年失学,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凭着惊人的毅力坚持自学,从小就培养了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他学习书法以传统为本,拜古碑名帖为师,广泛学习各家所长,并融会…  相似文献   

20.
在人相检验工作中,常常会涉及到尸体的人相检验。特别是在一些有无名尸体的案件、故意毁坏尸体容貌的凶杀案件或者爆炸案件中,尸体的容貌与其生前照片相比常常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一类人相检验的难度比较大。本文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案例,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案例一、尸体相貌被严重毁坏的人相检验1992年12月18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广花路前进东街瑶泉新花园门口垃圾桶旁、广花公路棠溪路段广州市机电安装公司门口垃圾桶旁、三元里大街1号男厕所内分别被人发现碎尸块共九块,经法医检验认定上述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