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小康》2006,(4):18-19
代表者言罗碧升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把农民都留在农村全国人大代表、岳阳市市长罗碧升:新农村建设并不是把农民留在农村,守住土地,而是需要减少农民,让更多农民离开土地、走出农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握好减少农民的趋势,要在农村规划中体现这趋势,防止建房无人居住的“空心村”,防止占用浪费土地。把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开来,引导农民就近转移。做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资源,接纳农民进城,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周生贤我争取不引咎辞职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我很幸运,因为我担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以后…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农村建房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兴旺景象。这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起来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不少地方对农村建房缺乏全面的规划和必要的管理,农村建房和兴办社队企业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一、起草背景一是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农民建房用地保障工作。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乱占耕地建房有关工作,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和《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围绕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合理建房需求、保护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从计划单列、审批下放,规划管控、统一占补,一户一宅、注意分户合理性等方面对农民建房用地保障提出了要求,并要求各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浙江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和培训领域新举迭出:“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如火如荼,“转移劳动力培训”、“失土农民培训”方兴未艾。地处东南沿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的浙江,是一个土地资源极为贫乏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人均不足半亩地的资源小省,迅速发展为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的经济大省。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为5400多元,连续18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靠的就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全省1000多万企业职工中,有900多万来自农民。…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是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十分宝贵。所以,这次中央机构改革成立了国土资源部,体现了中央要强化土地管理。我们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但又是个经济大省,土地就这么一点,保护好土地尤为重要。我省现有4400万人口,按目前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农民外出务工进城经商成为致富的重要途径 ,农村劳力和人口的转移风起云涌、形成热潮。因此 ,农业生产要素的重组 ,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问题 ,且亟需解决。县委、县政府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力的有序转移 ,根据中央“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的精神 ,提出了我县耕地经营权流转的思路 ,并探索性地开展了工作 ,在农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得到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一、耕地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加强土地管理,节约用地,制止乱占耕地、滥用土地,在一些地方收到了成效。但从全国来看,城乡非农业建设乱占滥用土地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猛增的势头。乡镇企业和农村建房乱占耕地、滥用土地的现象极为突出。许多地方耕地大量减少,有的省一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有的城镇郊区农民几乎已无地可种。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  相似文献   

8.
现状调查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就巩义市而言,全市人口79万,国土面积1041平方公里,去除穷山荒岭,可耕地总计47万亩,人均不足0.6亩,其中大多土地农业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即便如此,随着近年来农村村落规模的无序扩大,大量农田仍被宅基占用。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出现村庄“空壳”现象,即所谓的“空心村”。在对巩义市部分农村村庄的调查中发现,一个2000人左右的自然村庄,其空心面积就达80亩;一个8000人左右的行政村,其空心面积达200亩以上。农村旧居的大量闲置,不仅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日益…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土地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保护土地,尤其是耕地,人人有责。可是近几年在农村出现的宅基地过剩现象,却造成了土地浪费。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据调查:某省某县64个自然村的7191个农户中,有651户有空闲宅基地,占调查户的9.1%。这64个自然村现有耕地37797亩,1991年以来,在可耕地上建房的830户,目前已批准或自行准备在可耕地上建房的尚有451户,两者占全部调查户的17.8%。已占用和准备占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以农村居民点为主的建设用地的增加。今年国家压缩建设用地比去年减少30%,目前全省申报建设用地比去年增加130%。为解决这一矛盾,全省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农村“空心村”整治工作.有助于解决乡村、县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状况,而且增加了耕地面积.有利于村镇环境改善,被农民称为: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相似文献   

11.
帮助农民摆脱土地束缚是解决苏北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清芝  杨雪英  魏范青 《前沿》2008,(12):72-76
导致苏北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受土地束缚的程度较深,优质的耕地资源、历史上无经商的传统、国家时劳动保护不完善及对“三农”利好的政策等因素导致和加深了农民土地的束缚,同时土地束缚产生了三个后果,这些后果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农民对土地的束缚。因此,政府解决苏北贫困问题可从帮助农民摆脱土地束缚着手,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盘活土地、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整治“空心村”,可以盘活土地存量,为推进城市化提供更多的建设用地;可以促进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可以消除许多安全隐患,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嵊州市黄泽镇前良村,全村816户,2133人。该村在2002年农村宅基地整治中,取得了既保护耕地,又改善村容村貌的双赢效果。前良村通过“空心村”整治,为全市树立了集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并创下了两个“全市之最”:一是盘活存量土地面积全市最大。拆除连片旧房32000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56.2亩,除解决了2万平方米道路、11600平方米农户建  相似文献   

14.
湖南是农业大省,省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地方立法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立法注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与WTO的规则相衔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投入等方面制定和修正了一批颇有地方特色的法规。立法为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深化农村改革,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全省到2003年年底,已有47806个村、4271万亩耕地完成了延长土地…  相似文献   

15.
由建勋 《中国发展》2007,7(3):70-73
计划经济时代沿用至今的模糊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使得土地一级市场征地与二级市场供地之间形成巨大利差,诱导地方政府乐此不彼地过度行使征地权。在国家作为土地权形式上的管理者缺位,农民又无权维护自身土地权益的制度安排下,造成了耕地资源流失的难以遏制。对此,及时进行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让农民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成为从源头上保护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其中农村消费水平提升无疑是重要的一环。应进一步挖掘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的土地的内在"矿藏",使之释放更多"能量",在土地资源配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地入市等更宽广范围内有更大的作为,把改革的红利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让广大农民受益,推进农村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第三条 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为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特别是农民将耕地流转,从事第二、三产业,使人民群众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是,在耕地流转中也出现了吸毒农民流转耕地的现象,给社会、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已成为群众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陇川县人大常委会抓住群众关心的“新热点”,及时对全县吸毒农民流转耕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实地察看吸毒农民流转耕地后的家庭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农用耕地,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占用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亦视为耕地。第三条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都是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相似文献   

20.
曾业松 《思想工作》2008,(11):10-11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论述了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意义和基本思路。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土地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客观上要求土地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最佳配置。如何把严格保护耕地与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用地需要结合起来,如何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与维护农民利益结合起来,要求我们创新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