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侯志刚  郑海珍 《人民论坛》2014,(12):220-222
近年来,区域性文化产业非常活跃,国内已有很多地区和城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立省之本"、"立市之本"和"立区之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为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加快其发展有利于将河北省蜕变成生态之省、花园之省、和宜居之省。  相似文献   

2.
刘勇 《当代广西》2010,(23):45-45
文化旅游产业是崇左市"四大建设"之一,对宁明而言最有可能发展形成主导产业。宁明县紧紧围绕花山岩画这一核心品牌,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文化、科技、艺术与经济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全球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围绕文化产业形成的经济体系,已经超过了任何一种经济形式发展的速度,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随着这种蔓延全球的文化经济不断打破传统产业和行业的边界,工业、制造业、服务业以及  相似文献   

4.
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总体思路:"四个转变"和"五个构建",形成"一区三带九重点"文化产业格局文化改革发展列入"一把手工程"发展目标:2011年底,建立起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5年,"一区三带九重点"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2020年,"一区三带九重点"文化产业格局巩固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8%,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极和支柱产业明年底前:全省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改制任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赵弘、梁昊光在介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及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昕 《群众》2013,(10):73-75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和联合围开发计划署2010年12月发布的《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统计,近年来,创意产业在全球市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发展,2002年到2008年,年均增长率为14%,成为国际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其中我国的创意产品出口将近8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21%,这是我国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贸易逆差依然十分严重,欧美国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强势地位依然非常突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节能无污染的特点,符合"两型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新型业态。本课题组通过对洪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做法、比较优势、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就如何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创意资源,提出了加快发展洪山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以共同探索具有武汉特点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创意产业存在的竞争力不足及人才匮乏等问题,应从转变观念、构建产业支持体系、加快产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利用地域优势等方面入手,寻找适合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及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时代里,高新科技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成为带动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内动力。因此,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在国际经济战场上立足生存和迅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9):21-24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并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增长。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启动快、扩张强,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和集群经济,创意产业正逐步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各国、各地区增强社会和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江苏政协》2012,(6):34-35
正文化产业是代表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更以其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优势成为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拉动经济新增长的重要引擎。苏州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突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苏州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一、"走出去"与"沉下来" 中国文化走出去现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当前这样一个阶段以后,这也是自然的要求。从现实的层面看,走出去首先需要考虑:我们是否有值得走出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卫军 《今日浙江》2008,(19):52-53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创意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如美国把创意产业定义为“版权产业”,日本称之为“内容产业”,而在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则结合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把创意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当今时代,面对“新经济、互联网”、“高通胀、高物价”的挑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辟增长新蓝海,对于杭州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正富 《创造》2010,(11):26-28
当前,发展绿色经济、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潮流,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新领域。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发展排放"问题将始终伴随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顺应时代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楚风"文化品牌,面向中外两个市场;建设一座中国荆楚文化殿堂;成立文化产业集团,加快文化产业开发;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湖北崛起,推动湖北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6.
王明珠  吴瑾  沈亮 《群众》2014,(1):63-64
文化产业集聚是产业集聚普遍规律的表现,而文化产业园区是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纵览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无不经历了“文化企业-产业同区-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过程,文化产业园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经济形势下,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集聚产业发展力量,实现文化产业上扬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推动江苏文化产业园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提升我省文化产业规模和能级的主力军,已成为我省推动文化建设工程、冲刺文化强省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颢。  相似文献   

17.
刘晞平 《人民论坛》2010,(12):140-141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应该具有整体意识,树立全球观念。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探讨,进行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界定,通过对国内文化创意人才培育专业的分析,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政策制定者与人才培育机制,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琴  郭俊华 《前沿》2009,(6):75-78
城市竞争力是各种因素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资源运用于人类经济活动领域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业,它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投入产出比例大、资源利用广泛、就业率高的重要产业特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巨大的聚集效应,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中山区率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出台相关政策和设立专项资金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当前。中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已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破解难题。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城区支柱性产业之一和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试析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历史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只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施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最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新最强最具杠杆作用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